北晚首页

人文旧照

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竟然不是天桥、前门、大栅栏

2018-02-05 16:58 旧京图说 TF003

地安门,俗称后门,是明清时期皇城的北门,位于景山以北,鼓楼以南。北京城门有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地安门就是皇城四门之一,与它相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安门。

站在景山上北望北京的中轴线,近处是寿皇殿,中间是地安门,远处是鼓楼。摄于1910年代。

站在鼓楼上南望中轴线,远处是景山,中间是地安门,画面右侧是北海。摄于1920年代。

解放前的鼓楼外的护城河,远处依稀可见安定门箭楼。从这张图片可见当时北京市政疏于管理,满目萧索。

1954年,地安门还没有拆。李晞摄

1951年举家搬来北京的秋叶,就住在地安门内,走路去地安门只要五六分钟。对于地安门,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地安门,北京的老百姓多称之为“后门”,如今,这个词当地名用也只有真正的老北京才知道了。

虽说,它也是皇家宫殿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因为不在前脸儿上,加上清末民国的年月里国力衰落,断了经常的维修,所以显得格外破败,琉璃瓦的屋顶上长着一丛丛的荒草;粗大的门柱,红漆早已剥落,木纹如青筋裸露,和在它两廊下栖身的乞丐一样蓬头垢面的。

地安门尽管破旧,但建筑的体量很伟岸,因为顶子高大,走在门洞里时,人声,车声都有回音,格外响亮。夏天,门洞里穿堂风习习吹过,走过的行人顿时感到一阵清凉,而且是避雨的好去处。

冬天,门洞里就不是什么好地方了,北京的冬天老刮西北风,冷风吹过门洞,比外面要大好几级。顶风走过门洞,躬身缩脖,好像是过道关卡。

地安门最美的时候是在雪天,下雪的时候,世界显得寂静无声,连路过的行人车辆似乎都会敛声屏气。大雪抚平了屋顶的茅草,在灰暗的天幕衬托下勾勒出宫廷建筑特有的,刚劲而又优雅的曲线,在氤氲的气雾中,地安门的气势陡然显现,平和、端庄,大气、大度。

1954年,由于阻碍交通,地安门被拆除。秋叶每次回到地安门时,看见一片白地,心里总觉得空了一块。这种感觉大概只有经过、见过老北京的人,才会有体会。

地安门雁翅楼中国书店。

雁翅楼中国书店的店员正在整理书籍。孙戉摄

雁翅楼中国书店24小时不打烊,成了读者的好去处。孙戉摄

1950年代,与地安门同时拆除的还有地安门内雁翅楼。北京皇城的雁翅楼,其实有四座,除了地安门内的雁翅楼,故宫午门东西也有两座雁翅门。

雁翅楼始建于1420年,位于地安门十字路口南端东西两侧,这里曾是“地安门内两傍楼房,系内务府三旗办公之所”,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著名景观。

1923年夏,故宫建福宫起火,大殿与殿内宝物灰飞烟灭。溥仪知道,这场大火是监守自盗的太监所放。当时宫中太监偷盗成风,人人都将宫里的“稀罕玩意”往外捣鼓。

建福宫大火20天后,溥仪一声令下:宫里800名太监一律出宫。据溥佳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一书中回忆说:

若叫这数百名太监流落街头,未免有碍北京的治安。经过商量议定由内务府筹措一笔遣散费,北京有家或有亲朋投宿的,即可携带行李出宫;实在无处投奔的,暂时住在地安门雁翅楼内,待领到遣散费后,再各自回乡。

2014年,地安门雁翅楼复建。随后,这里变成了中国书店24小时书店,成为京城爱书人又一处刷夜的好去处。

1961年,地安门商场售货员马洪词 。李晞摄

1963年,地安门商场里的顾客正在选购北京的搪瓷产品——洗脸盆。 李晞摄
1963年,地安门商场售货员市先进工作者马洪词在教马玉芳捆脸盆 。高宏摄

1964年,春节活动,西城区百货管理处主任赵绍先、业务科长黄润清在地安门商场厂甸售货摊参加售货。 李晞摄

对于“60后”来说,对地安门印象最深的当属地标性建筑——地安门百货商场。

地安门商场始建于1952年,当时只是一个门面不足100平方米,店员仅十几人的小店。1956年公私合营时,附近17户私人商号并人,商店扩大后定名为“地安门百货商场”。

1958年,商场与宏丰百货店、源丰百货店、永通诚布店、恒达布店合并后,营业面积有近千米,职工有170多人。主要经营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和儿童用品等。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商场职工艰苦奋斗,决心把几个小门店改建成大商场。历经5年的努力,鼓楼前西侧终于矗立起一座有一定规模的百货营业大楼。

扩建后的地安门百货商场,共有5层。营业面积达3800平方米,员工增加到560人。内设百货、搪瓷、服装、鞋帽、交电、钟表、纺织、家用电器等19大类货品。当时有“南有天桥,北有地百”的说法。

1984年的地安门商场夜市。李晞摄

“新地百”改完后的效果图。据悉,今年全新改造后的“新地百”将重张开业,将引入创意文化、阅读空间、高端休闲业态、不再以百货为主业。

地安门地区,还包括地安门外大街、钟鼓楼和什刹海。这里历来就是老北京味最浓的区域。

地安门外大街旧时分为两段。以后门桥为界,以此至鼓楼,明称鼓楼下大街,因在鼓楼之下而得名。清光绪《顺天府志》称鼓楼大街。以南,清时称地安门大街(从后门桥至景山后街)。民国初未变。后,以地安门为界,以北称地安门大街,以南称地安门内大街。新中国成立后称地安门外大街。

城门开,顺着皇城延伸出来的地安门大街,越过后门桥,可以望见雾霭中的鼓楼,街道两旁,从元朝开始就是一个繁华的后市。

据1934年北平市商会编印的《北平市商会会员录》记载,当时地安门至鼓楼一带,正式参加各同业公会的商号共有137家,可谓百业汇集。有句老话,叫“东单西四鼓楼前”,说的是京城最繁华的地界, “鼓楼前”就是其中之一。

地安门还有一个传统,古玩店特别多。自打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紫禁城里的一批宝贝流落出来,出了神武门,直接汇聚在地安门一带,由此带动了古董买卖。一些专门制造赝品的高手也会集于此,其伪造的字画,即为著名的“后门造”。林立的店铺外,往往还挤着一堆支着布伞的小摊,卖什么的都有。据从小住在地安门的张先得老人讲,大街上有一条岔子胡同,平时“根本看不见胡同口”,全被小摊挤满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地安门外大街修成六七米宽的碎石路(原为石板道,后损坏)。清宣统元年(1909年),北长街、景山东街、地安门内大街修成碎石路面。1912年,原皇城禁区开放,地安门内大街也包括在内,社会车辆由此开始通行。1936年地安门内大街和地安门外大街由工务局修建了沥青路面。

1930年代的钟鼓楼和后海。
19世纪末的钟楼湾。

1954年,后海的夏日。

1961年,鼓楼草厂胡同二号的老大娘朱淑贞带动周围群众讲卫生 。

1962年,鼓楼大街。江定保摄

什刹海自古就是北京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什刹海沿岸开满了酒吧,一度喧嚣、吵闹、烟火气极重,入夜以后更是灯红酒绿。老北京人一般都绕着走。不过,最近什刹海消停多了,沿岸许多酒吧、餐馆都关张了,违建也拆了。不知道曾经那个闲适、风雅的什刹海还能不能回来。

从小住在什刹海的朱家溍先生,曾经有这样一段生动的回忆:

从白米斜街西口北行,漫步到什刹海南岸,想一面走着一面“寻梦”。迎面先看见鼓楼钟楼,波光倒影,依旧是当年的景致。

记得当时每天晚上听见鼓楼打鼓由慢而快的三通,据说是一百零八。但我没数过,只觉得有点像《击鼓骂曹》的“渔阳三挝”。打过鼓,停一会儿,又撞钟。夜里十二点钟又一次。早晨天亮以前又一次。早晚两次我每天听得见,觉得很好听,又感觉很严肃,因为我常听见这样口气的话:“别闹了,该睡觉了,鼓楼都打鼓。”夜里十二点钟的鼓我很少听见,偶然正赶上,好像有点可怕.什么理由,说不出来。民国13年,优待清皇室条件修改,首先取消了第一条“大清皇帝尊号仍存不废……”连带着“銮舆卫”当然就没有了。因而銮舆卫所派专司打鼓的旗鼓手也就失业了,从此北京的钟鼓声不再响了。

1974年,钟楼湾居委会热情举办青少年校外活动站。司马小萌摄

1975年,地安门邮局女邮递员王玉如在为居民送报刊 。

1977年,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副食商场职工在党支部领导下,认真做好春节供应工作。这是春节售货大棚一角。 胡敦志摄

1980年,在地安门商场地下营业室里,顾客们正在选购应时商品。 李晞摄

1981年,已经显得比较简陋的后海儿童游乐设施。吕坚摄

1983年,春节鼓楼花灯会。 胡敦志摄

1983年,春节鼓楼花灯会剪影,千盏彩灯喜迎春。 胡敦志摄

图 | 北京日报图片库

资料来源 | 《什刹海的老字号和特色店》《平安大街》《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原创新媒体制作人员:黄加佳

(原标题:地安门:最有老北京风味的地方)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180余张珍贵照片,46万字原刊报道,1870年代外国人怎么看中国?

八臂哪吒与明朝改建北京城有关?施爱东:传说的产生不会早于1940年代

端午节是防疫节,老北京为了与疾病作斗争也是拼了

AI技术修复上色的老北京火了,从影片内容看可能有这个错误

“崇效寺的牡丹,花之寺的海棠” 一日看遍旧京花

将火车车厢作为临时隔离营,自制口罩,北京曾有位战“疫”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