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中国人有关烹饪的字眼共有66个之多,千年前书法经典一样能读懂

2020-01-16 02:40 北京晚报 TF021

中国文化的特点可以用博大精深一词来形容,什么都可以成为“文化”,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关饮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中国人每家每户大大小小各式锅,少则四五个,多至十几个,以满足各种需要。有的人用心统计过,中国人有关烹饪的字眼,共有66个之多,诸如煎、炸、涮、煮、炖、煲等。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统称为炒菜,实质是文化粗鄙化的一种表现,在口头表达上已经不是那么精微、精致、精妙。

作者:严 荥


清 吴昌硕 隶书: 饮且食; 寿而康。

清 吴昌硕 篆书: 饮且食; 寿而康。

古人做事很细心。一不小心,就可以翻出敦煌遗书中的粮食帐,上面详细地记载了日常所需,暌违千年后的人们,不禁哑然失笑,古人的起居饮食和今人是一模一样啊。人是会变的,但人性是不变的。所以,千年前的书法经典,一样可以读懂,可以想见古人的种种状态,一样会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

大宋王朝是文官主政的时代。当时的富足可以从书画作品中读到,《清明上河图》无疑是最典型的,可以找到诸多的酒肆,可以想到“无酒不成欢”的场景。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总的社会图景描绘,宋代蔡襄所撰《茶经》和《荔枝谱》,则是文人闲情逸致的充分体现,一个是关于喝的,一个是关于吃的,尤其是《荔枝谱》,可以想到苏轼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荔枝当时在北方算奢侈品,只有宫廷专供。

同样是文人,在不同的时代,活在不同的境遇之下,状态不同、心境不同,绘画素材和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边寿民的《螃蟹图》,赵之谦的《萝卜图》与《青菜图》等题材,已经预示了世俗化,向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事转向。说到吃螃蟹,最厉害的莫过于近代书法家李瑞清,这位南京师范大学的创始人,一顿可以吃一百多只大闸蟹,为避螃蟹的寒性,同时吃黄酒,因此得号“李百蟹”。赵之谦以青菜、萝卜入画,对后来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人影响极大。赵之谦的开创性,见证了绘画从大雅向大俗的转变,从文人的山水怡情向日常琐事的描绘转变,大雅大俗、大俗大雅。对比来看,历代皆以文人统称,实质上是不一样的文人,或者说,一样的文人,别样的心性。时至今日,如何在艺术化和商业化之间盘旋和取舍,乃是有志于书画艺术创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俗话说,“人无癖不可交”,然“有好都能累此生”,过犹不及。忽然间突发奇想,赵之谦的《青菜图》和《萝卜图》,大概颇合素食主义者的口味吧。

清 赵之谦《青菜图》 款字释文: 菜色亦自姣,菜根安可咬。何不食肉糜,故鬼肚已饱。

清 赵之谦《萝卜图》 款字释文: 莱菔能消薯蓣补,以之果腹皆有取。乡民向我偏自夸,老死惟知食地瓜。闽人有终身不谷食者,地瓜山蓣俗呼番茹。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绘画,“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书法,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篆刻,在前人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清 边寿民《螃蟹图》 边寿民《螃蟹图》,纵85.4厘米,横42.8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

款字释文:

姜米醯盐共浊醪,

欹斜乌帽任酕醄。

饶君自负双钳健,

篱菊秋风餍老饕。

题跋整体上呈现出浓郁的书卷气息,章法布局上注重纵向行气,善于运用字势的自然伸展来调整书写节奏,间架结构造型疏朗、宽博,注重向外拓展,呈现出苍浑秀雅的视觉感受,吸收了苏轼书法的特点,字体具有左低右高的特质,各字善于运用欹侧造型所形成的顾盼之势使行距间产生呼应和联络,画面活了起来,动静得当,表现出灵性。

边寿民(1684-1752),初名维祺,字颐公,号苇间居士。清代著名画家,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书法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店

唐 《粮食账》 敦煌遗书中的《粮食账》。

释文: 便征到油梨等价。□□一石五斗五升粟。□二石六斗五升?课,一十石功德。一十九石五斗豌豆。五斗五升?课,一十八石五斗用麦换。八石二斗□□,诸处便利。

唐 《粮食账》 敦煌遗书中的《粮食账》。

释文: 旧斛斗面,一千石一斗一升九合。八百五十石六斗八升小麦,四升大豆。七十石七斗五升粟,卅三石五斗豌豆。廿四石七斗白□□三石二斗青麦。二石六斗麻子,八斗四升米,一石二斗黄麻。□□斗苏一石□,七□斗米。卌五□四斗,并前帐旧 ,一十六石白面,八斗小麦,一石□。□□二斗粟,一十四石豌豆,四石青麦。九百五十四石七斗一升九合新加附,八百卌九石八斗八升小麦,二百七十四□课,廿二石韮,一百八十九石功德。

宋 蔡襄《荔枝谱》 蔡襄《荔枝谱》(拓本)。

释文:蔡忠惠公法书。荔枝谱,七篇。“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 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

《荔枝谱》是宋蔡襄撰植物书。共一卷,分七篇,是编为阁中荔枝而作。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荔枝专著、果木专著。蔡襄所记是一棵名叫“宋家香”的古荔枝树,植于唐玄宗年间,至今仍会花开结果,生生不息,世所罕见。

蔡襄(1012-1067),字君谟,谥号“忠惠”。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宋四家”之一。

 

(原标题:肴馔俗且雅)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品俞平伯、吴晗、朱自清笔墨,才知书法家有共同的底色

他们是清华大师级人物,这四人被称“四大导师”,李济为何不在此列?

北京大学大师云集:沈从文偏嗜古雅之风,宗白华字里行间满是书卷气

昨夜星“臣”

古代书家多为文人学人哲人,明代大字热兴起,书法为何有别于前朝?

青史留名的书法家都是达官贵人?“人以书传”贵于“书以人传”

浅谈明代宫廷里的书法大家 欣赏张居正海瑞姚广孝作品集锦

朱氏皇帝一族后代子孙笔墨最顶峰:八大山人朱耷和苦瓜和尚石涛

明朝16位皇帝书法集锦:识者称朱瞻基造诣可与宋徽宗比肩

书法大家李铎先生习字全靠自己观察自学,对孩子外表严厉内心慈爱

古人书法中提到颈椎病的并不多,大名家也会为自己的脚气而烦恼

林则徐为何喜欢米芾的书法?其临摹的《甘露帖》讲的啥内容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