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屠呦呦买回酱缸用土法泡出了青蒿素,亲身试药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2019-08-22 10:25 北京晚报 TF008

她的名字取自《诗经》,与“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暗合,宋代朱熹曾注称,“蒿”即青蒿,一种扎根于山野间的平凡野草;她虽自谦“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冥冥之中却用这种山野小草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她就是屠呦呦。2015年12月10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章和证书,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危急时刻

39岁领衔“523”攻关

在获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屠呦呦的名字。很多人羡慕她一夜成名,殊不知,屠呦呦已经在研究“抗疟”的道路上,奋战了40多个春秋。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父母用《诗经·小雅》的名句给她起名,寄托美好期待。然而,父母没有想到,《诗经·小雅》的另一段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竟然成为屠呦呦一生的追求。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少人问津的生药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开始了与中药的不解之缘。

为了消除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疫情,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指示,紧急启动抗疟新药的研发。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制定了研究计划,并以“523”作为任务的代名词。

一年多过去,“523”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69年初,“523”任务的负责人来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希望能得到科研支持。当时,39岁的屠呦呦作为院里的骨干也参加了会谈。

中医研究院在接受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并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长。

买回酱缸

土法泡出了青蒿素

屠呦呦决定,首先从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把成垛成堆的古书搬回家,埋头在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药方。她还拜访老中医,逐字逐句地抄录学习到的中药信息,汇集成以640种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

不过,在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

有一天,在翻阅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再度吸引住了屠呦呦的目光。与青蒿打交道久了,屠呦呦突然意识到,也许正是高温加热破坏了青蒿里的有效成分,古人绞取汁可不是在实验室里加热提取。于是,屠呦呦决定,换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提取青蒿。

当时,实验环境恶劣,怎么用乙醚提取呢?“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屠呦呦说。

那阵子,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添了一道风景:屠呦呦带着助手买回酱缸泡青蒿。

1971年10月4日,第191次实验,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亲身试药

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为了帮助临床实验,工作人员需要制备大量的青蒿素。他们买来7个盛水的大缸当提取锅使用,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三班倒,周末也不休息。屠呦呦因为每天接触大量乙醚,身体的多个系统都受到了损伤,甚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可她依然不肯放弃试验。

之前,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提取物出现了疑似毒副作用。为确保无毒后尽早用于临床,屠呦呦主动要求自己试药,并且后果自负。获得领导同意后,她和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事一同在自己身上做起了试验,最终三人都无大碍。1986年,青蒿素终于通过了新药审批。

鉴于在青蒿素发现中的原创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颁奖词中提到:“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奖委员会对屠呦呦及青蒿素的贡献作出高度评价。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

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并没有放慢科研的脚步。3年多来,屠呦呦团队正式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2篇影响因子超过10的重要论文。

大事记

1978年

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1979年

“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为第一发明单位。

1981年10月

世界卫生组织致函中国卫生部,提议在中国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由此“抗疟新药青蒿素”为世界熟悉和认可。

1986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获得自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的《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青蒿素。

2015年10月

因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9年

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郑勇

 

分享到

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人民”,怎样把人民团结起来?

周令钊的画笔和苏席华的钢刀,了解人民币背后的光荣与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这片土地从“冒险家的乐园”回到人民手中

“人民邮电”四个字从何而来?主持人王刚曾收到毛泽东亲笔题字回信

回顾人民出版社发展史,《毛选》无一差错创纪录

周恩来定调,毛泽东命名,人民大会堂不仅是座建筑,还是一座政治工厂

1932年《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两个问题,激起千层浪

太庙改造成人民文化宫,曾经的皇家禁地服务劳动人民

人民医院最初由中国人“众筹”成立,见证中国医学百年发展与进步

毛泽东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反腐“第一枪”震慑全中国

杭州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院:见证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过程

新中国首部法律《婚姻法》由邓颖超为首起草,普法演出一票难求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