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定调,毛泽东命名,人民大会堂不仅是座建筑,还是一座政治工厂
“你准备去哪里?”“我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对第一次来首都的人来说,百里长街上有一座建筑,是神圣到不可错过的地方。
占地44公顷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坐落在广场西面的人民大会堂,则是广场里最耀眼的“明珠”。这座建于1958年,成于1959年的建筑,为祖国的心脏提供了崭新的政治活动空间,也为人民提供了一所神圣的政治生活殿堂。
1959年9月1日,刚刚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的外景。冯文冈 摄
60年前毛主席亲自命名
“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水投入了海洋,作家冰心眼中的人民大会堂,怕也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是毛主席于1959年9月9日定下的,人民大会堂总设计师沈勃在生前的一篇建设纪实中记录了当天的情形。据沈勃回忆,1959年9月9日深夜两点半,毛泽东主席到大会堂工地视察,从万人大礼堂走到宴会厅,然后在北京厅坐下,问起建设情况,并夸奖了建设者努力工作,不为名、不为利的共产主义精神。当时在场的万里同志提出:“这座建筑到现在还没有命名,过去周总理曾讲过,需要请毛主席命名。”毛主席问:“你们现在怎么叫这座建筑?”万里同志答:“我们一般叫‘大会堂’或‘人大会堂’。”毛主席和大家议论了一会儿就说:“那就叫人民大会堂吧!因为这座建筑是属于人民的。”由此,这座宏伟的工程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为了将人民大会堂设计得尽善尽美,全国各地的设计人员都参与到集体创作中,先后提出84个平面方案和189份立面方案。而周恩来总理既是方案的定调者,也是方案的设计者,万人大礼堂“水天一色”的顶棚设计,便是由周总理提出的。
人民大会堂主设计师张镈在《人民大会堂修建始末》一文中写下了“水天一色”的缘起。当天去中南海汇报的张镈记得,周总理先是定调,人民大会堂大厅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应该庄严、朴素、明朗、大方,不能按歌舞剧院的形式处理,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应以人为主,以简洁、干净为宜。随后,周总理又提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是种启发,可以从“水天一色”出发去作抽象的处理:扁圆卵形的观众厅,后面的圆角大,前边浅弧线夹角小,都没有平直的硬线,有点类似自然环境的无边无缘;上边的顶棚可以做成大穹窟形,象征天体的空间;顶棚与墙身交接之处做成大圆角形,就可能把顶棚的大弧线与墙身连成一体,产生上下浑然一体的效果,可能会冲淡一般长、宽、高同在而产生的生硬、庞大的印象。“这些话都是总理用铅笔勾画,边做手势边讲述的精神,不是原话。但我听得入迷,记忆深刻,为我指出脱离迷津的途径。”
10个月的建设速度震惊世界
从1958年10月动工,到1959年9月建成,仅10个月的时间,人民大会堂便告落成,建设速度震惊世界。高速的背后,是建设工人夜以继日地劳作。
“冬天的夜里,人站在辽金旧河道底部、深达9米的基坑里干活,全身都是凉的,手冻得像针扎。”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建队初期的老队员刘月先,参与了当年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工程。时至今日,说起那段建设往事,他仍觉得清晰如昨。
建筑面积29508平方米的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开工相对较晚,1958年12月19日,张百发青年突击队被抽调到工地,参加工程“大会战”。“12月开工,来年8月必须竣工,这无疑是一场硬仗。”刘月先告诉记者,按照2403吨的钢筋量计算,工程需要使用钢筋工260人,但加上其他两个钢筋小组,现场实际只有68人。“68人重新组成张百发钢筋连,三班日夜奋战,24小时不合眼是经常的事儿。”刘月先回忆起,12月的北京,北风呼啸,队员们在9米深的基坑里绑钢筋,不能穿太厚,更不能戴手套,冻得全身冰凉,但心都是火热的。队员们苦战9个昼夜,完成了680吨钢筋的绑扎任务。这个数字,相当于日常一年半的工作量。
大铁锅里炒石子,大梁底下绑钢筋,工地小跑运钢筋……数万名建设工人在工地上抗严寒、迎风雪、战酷暑。据统计,人民大会堂工程挖掘土方430000立方米以上,浇筑钢筋混凝土127000多立方米,钢结构使用型钢约4000吨,使用大理石、花岗石、水磨石和剁斧石170000多平方米,琉璃瓦23000平方米,铺设动力电缆和电线45公里,照明电缆和电线670多公里。
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圣殿
从1959年9月到2019年9月,人民大会堂建成已整60年。60年来,它已成为党和国家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神圣殿堂。
每年3月,全国两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济济一堂,共商国是,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关于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关于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的议案、关于增加幼儿教育资源供给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建议……一件件提案建议案在这里汇集提交,聚焦民声热点,集纳民间智慧。
《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食品安全法》……一部部法律在这里表决通过,绘就法治蓝图,建设法治中国。
与此同时,这里还是举办外宾欢迎仪式的场所,鸣放礼炮、军乐团奏两国国歌、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检阅分列式……一场场仪式中彰显了祖国强大的“朋友圈”。
一切就像彭真同志当年所说:人民大会堂不仅是一座建筑,而且是一座政治工厂。
小百科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由大会堂、宴会厅和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组成,建筑面积为171800平方米,体积约160万立方米。
当年建设时,人民大会堂工程土方工程量达43万立方米,主体结构使用钢筋11000多吨,型钢约4000吨,砼约12.8万立方米。
中间大会堂,东面是中央大厅,有连通两层总高17米的回廊大厅,和跨度为24米的大梁,西面是观众厅,长60米,跨76米,高72米。
宴会厅包括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国宴大厅,屋顶由56.2米跨度、5米高的次钢桁架和48.6米跨度、7米高的主钢桁架组成。
(原标题:一座属于人民的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