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两个问题,激起千层浪
1932年11月,上海《东方杂志》发布启事,向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两个问题并征集答案:一个是“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另一个是“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
作者 陈晋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这个有关梦想的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他的梦想“是个共劳共享的平等社会”;有人说,他相信“未来的中国是大众的中国”;有人比较乐观:“理想中的中国是能实现孔子‘仁’的理想,罗素科学的理想与列宁共产主义的理想”;有人比较悲观:“在这漫长的冬夜里,只感到冷,觉得饿,只听见许多人的哭声”,“所做的都是噩梦,惊醒时总要遍身出冷汗”……
在这些有关梦想的答案莫衷一是之际,在距离上海不到1000公里的江西瑞金,中国共产党已经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立起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是一个“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兵士劳苦群众的国家”。在此后的岁月里,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各地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广大人民群众开始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什么是“民主”?1949年8月3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发了大学问家费孝通的文章,他说自己很早就听见过民主这两个字,但是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呢?并不明白。正是在北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看到的场景,让他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民主: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皮帽的,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使他第一次对民主的形式和民主的事实有了认识。
中国共产党为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共有662名代表参加,包括各党派、团体、区域以及特邀的代表,还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商、妇女、自由职业、华侨、宗教等10多个界别的各阶层代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老百姓嘴上的“民主”,在政治上的表达,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和政权机关,前面都加上了“人民”二字,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铁道、人民邮政,包括使用的货币也叫“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纪元。
(原标题:人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