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没有空调电扇的古人如何度夏?科学避暑也可以很优雅

2019-07-16 08:15 北京晚报 TF008

古代人为了度过炎热的夏季,采取了许多措施,既有利用冬季的藏冰来改善夏季的饮食,也有制造凉爽的环境来避暑。其中,对古人来说,最简单而又最普及的手段则是使用扇子。

    ▌作者 李学朴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资料图

早在汉代,能工巧匠们便发明了机械风扇,借以增加室内的空气流动。《西京杂记》卷一记载:长安城的一名巧工丁缓,“作七轮扇,其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凛。”也就是说,汉代就有人发明了风扇,只不过当时的风扇是手动的。

唐代时,风扇又有进步。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往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力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据《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凉殿,……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在宋代帝王的凉殿中,也有这种设备,但比起唐朝则更加豪华。宋代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芳芬满室。当时一位姓卢的学士,在凉殿面见皇上,居然在三伏天感到寒慄不堪,不可久立,可知“制冷”效果之好。

帝王们的“奇技淫巧”也启发了高官显贵们,他们也建立起私人避暑设施,虽然比不上宫廷的规模,但也极尽巧妙之思。唐代时,一些官吏的府上,也建有专供纳凉用的水亭,这种水亭,利用机械将冷水输运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起到避暑降温的效果。

《唐语林》卷五记载了御史大夫王铨的凉亭:“宅内有自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诗也描述了水亭的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精帘莹更通风。”

除了机械制冷设备以外,古人还在山阴之处挖深井或岩洞,每年冬天把冰凿出来后,放进里面,用稻草隔开,以免冰块冻结在一起,深井、岩洞储满冰后,再用泥巴和稻草层层覆盖成一座小山丘,再在上面搭上一座凉棚遮蔽日晒。到来年夏天,打开“冰窖”, 取冰享用。《唐六曲》卷十九《司农寺》载:“凡冬季藏冰,每岁藏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所管州于山谷凿而取之。”

每当盛夏,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赐冰仪式,把皇室的藏冰赐给文武大臣消暑。唐代,在长安市场上,更有专门做冰买卖的商人。五代时王定保撰写的《唐摭(zhí)言》中说:“蒯人为商,卖冰于市。”后唐冯贽的《云仙杂记》中也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唐朝显贵杨国忠,因地位显赫,不仅有皇帝赐的冰,还造冰山来避暑,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

到了宋代,发展出亭楼纳凉,泛湖避暑的习俗。每当炎夏来临之际,人们划船行舟,荡于湖中,或寻风亭水榭、柳岸树荫之处,嬉耍度时。据《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这种习俗,由东京开封一直流传到杭州。南宋立都于杭州后,每至盛夏,人们无不携伴行舟,涌向湖中。

元朝建都北京,凡遇盛夏,大多转到漠北避暑。当时,元王朝建有一座陪都,号称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那里是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处,元朝君主常率群臣到此度夏。

据记载,元代在冷饮制作上有了创新和突破,出现了冰激凌的雏形。元好问《续夷坚志》载:“洮水冬日结小冰,小于芡实,圆结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这里记载的冷饮作法,就非常类似冰淇淋。当时,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元世祖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外禁止制造这种冷饮的敕令。

明清时期的避暑颇具特色。《燕京岁时记》说,清廷在三伏天给各级官吏广泛赐冰,由于需求量大,赐冰时,必须由工部颁给“冰票”,才能领取。明清时,江南居民仍然普遍采用泛舟入水的方法来消暑。到了清代,苏州水上消夏活动的场面更加壮观。在胥门万年桥桥洞、虎丘以及太湖洞庭西山岛内的消夏湾,形成几处大型的避暑胜地,水中有千舟集结,岸上有万人纳凉。人们还开展多项娱乐游戏,又有人清唱斗曲,夜以继日,称为“曲局”,还有许多说书人赶来凑热闹,吸引了大批听众,成为当时别致的消夏场景。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古人不直呼其“名”怎么称呼?“字”、“号”、家乡和官职均可指代

古人也有“自拍文案”?给自己画肖像再题诗,白居易是最早爱好者

古人“开学第一课”讲什么?李白李商隐古诗词彰显敬师之道

这所官办外语院校不得了,初设时遭嫌弃,后来考生却为入学挤破头

“三八”妇女节在即 明清时期京城女性的寻常生活是怎样的?

古人将冬至过成“小春节” 那时都流行什么玩儿法?

古代就有牛奶冰淇淋?二伏将至,不如学古人来碗竹筒饭和槐叶冷面

初伏就热得受不了?没空调的古代解暑就只能靠一把扇子?

《广陵散》于近日在京上演 魏晋“男神”嵇康是个”多面人“?

古人夏天如何度过漫长炎热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揭秘古人如何御寒取暖? 皇帝贵族竟有私人“空调房”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