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地理

鲜有人知马家堡曾有三座火车站 小火车站还曾爆发抗日“大事件”

2019-06-25 16:01 北京晚报 TF008

马家堡在历史上曾是京南著名的村庄,大约明末清初成村,是个大村庄。马家堡旧时写作马家铺,“铺”通“堡”。铺是明清时期设立的传送官文和捕盗的基层官方机构。清末,马家堡因为火车站的修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历史上,马家堡附近先后出现了三座火车站,不同的车站都记录下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作者 高世良


壹 最早的一座还有站台遗迹

清末修铁路时遭到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后经过长时间的争论,最终同意修建铁路。当时,清政府原计划将火车的总站设在卢沟桥(今宛平城东),所以当时京汉铁路叫卢汉铁路,京津铁路叫津卢铁路,机车修理厂定在长辛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始修津卢铁路,当年冬,铁路由卢沟桥向东延伸修到丰台,建了丰台火车站。

1897年3月,铁路又由丰台接轨至马家堡,并建马家堡火车站(站址在马家堡村东北隅,即今马家堡路与南三环相交处往南约100米路东)。1897年,马家堡火车站正式开通使用。此后,随着津卢铁路的全线通车(1898年全线通车),以及卢汉铁路部分路段的修成(全线通车1906年),马家堡火车站成为北京开往多个城市的起点,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北京最早的火车总站。

为什么将北京铁路的终点站选在马家堡呢?马家堡地理位置适宜,处于永定门和右安门中间,距城墙直线距离2公里,距永定门3公里,此处自古就是进京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清末时,南城已发展为居民、商业、会馆的聚集地,客流物流多,上下车方便。

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马家堡火车站遭到破坏。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天坛成了外国军队的兵营,为了运输军用物资,曾在永定门西边的城墙开洞,把铁路修到天坛,这也导致马家堡火车站出现了变动。在马家堡火车站被破坏后不久,在永定门外和右安门外又建了两处马家堡火车站。永定门外的马家堡火车站建于1901年,1902年改名为永定门火车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永定门火车站扩建,后来成为北京南站的前身。永定门外马家堡火车站的旧址位于如今北京南站货场(今陶然桥东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找不到当年火车站的痕迹。

右安门外马家堡火车站建于1902年,此车站存在了50多年,于1957年被撤销,如今在万芳桥西北角还能找到这座火车站的遗迹。

清末在修建另外两座马家堡火车站时,最早的马家堡火车站,因为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毁,处于废弃状态,并在1902年底撤销,后改为马家堡线路所。有意思的是,接近荒废的马家堡火车站,还承担了一个重任:迎接慈禧太后回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1902年返京时因卢汉铁路尚未通车,他们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在保定改乘专列火车,在马家堡火车站下车。官员们为了迎接太后,还在破损的车站临时搭建了一个彩牌楼。慈禧太后一行下火车后,便分乘八抬大轿回宫。

当时的马家堡火车站由英国人监造,为西洋建筑风格。它有东西两个站台,东站台上建有一座宏伟的三层楼房,因而此地原名洋楼台。西站台比东站台略小。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与马家堡村一位老村民聊天得知,最早的马家堡火车站尚存遗迹。

东站台遗址在今马家堡路80号院3号楼东北角,原水泥站台上,盖了居民住房,因为曾经是站台,这里的房子地势也比较高。在这里,可看到昔日火车站站台的大致形状。西站台旧址在今南三环路南空军汽车修理厂一带。上世纪50年代末期,马家堡火车站尚有废弃的一段窄轨的旧铁道,后被拆除。

贰 小火车站爆发抗日“大事件”

在这三座马家堡火车站中,右安门外的那座车站非常小,《北京文史资料精选·丰台卷》记载了这座车站:“它只有三间房,四个工作人员,是个很小的车站。它的作用就是用来会车。”正因为小,它才不被关注,以致后来的一些文章中,人们常常将这个车站与最早的马家堡火车站混为一谈。

这座仅仅用于会车的小车站,在抗日战争期间,留下了一段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佳话。这就是发生在1944年7月,由北平地下党组织实施的倾覆日军列车事件。

清末最早的马家堡火车站站台旧照

当时,这座火车站的站长叫许言午。他是中共铁路工作委员会一名地下党员。车站扳道员申连科,也是地下党的积极分子。此前,申连科对许言午表示,道岔信号电线老了,下雨的时候信号灯乱变。许言午并未同意修理,心里盘算着会有大用处。7月11日上午,正好下小雨。此时日伪北京路局通知,要求沿途注意保护从北平开往青岛的304次特快。许言午感到,车上肯定有日伪方面的大人物。于是许言午决定以技术事故做掩护,施巧计倾覆列车。

看到304次特快离车站越来越近了,在许言午的授意下,申连科打出列车从干线通过的信号,同时却将道岔扳到会车的停靠线上。304次特快的日本司机看到信号桩的通过信号,丝毫没有减速,冲了过去。只听轰的一声,列车冲出铁轨。第一节车厢是豪华车厢,里面的日本军官死伤数十人。因为事关重大,许言午、申连科两人迅速离开了现场。后来,日本宪兵、伪警察封锁了马家堡火车站,并贴出布告,捉拿许言午、申连科二人。巧合的是,半个月后,又一辆304次特快经过马家堡车站时发生了类似的事故。日伪北京路局方面觉得这几起事故应该都是“技术事故”,便又要求许、申二人回来上班。

这个小火车站一直存在至上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笔者在丰台区农林局工作,常到这里来,人们都称此地为“马家堡火车站”。那时在马家堡村北铁道两侧各有一排平房,平房是养护铁路工人的住房。最近笔者再次到万芳桥寻访这座小火车站旧址,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在万芳桥西南三环路北,登上翠林小区跨铁路天桥,天桥下边就是右安门外马家堡火车站旧址。天桥东侧铁轨南边有两对向西的道岔,只剩约有一米长,它们还与现在的铁轨连接着,这就是当年右安门外马家堡火车站的分道岔。

叁 短暂存在的马家堡有轨电车

现如今,不少读者通过一些文章和老照片了解到,清朝末年,最早的马家堡火车站到永定门曾修有一段铁轨,运行的是有轨电车。但是对于这段铁轨的修建历史,没有详细的介绍。笔者查阅多方资料后,可以确定地说,永定门到马家堡火车站的有轨电车,比北京城内的有轨电车要早20多年。

最初,笔者在《丰台地方文献知见书目·报刊索引》中查到,1918年9月1日《群强报》有“庚子前,永定门到马家堡安过电车”的记载。这是当年报纸的报道,应该算是最确凿的证据。为了找到1918年9月1日的《群强报》,笔者跑了好几趟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我才在首图用缩微机查到了那张《群强报》。可查遍了当日所有标题也没有查到马家堡有轨电车的事,后将那期报纸从头至尾查阅一遍,终于在《演说·电车谈》中找到了有关马家堡有轨电车的介绍。这篇文章原本是因为民国初年北京城内要修有轨电车,一位名叫佩三的人在《演说·电车谈》一文中向市民介绍有轨电车,他这样写:“我所说是庚子(1900年)以前,永定门到马家堡安过的电车。这种电车,是在当街马路上铺上铁轨,旁边竖上铁柱,柱上安横梁,梁上悬电线,电车在铁轨上行走,借上边电线的电力,要开就开,要住就住,要快就快,要慢就慢。”

有了这段文字记载,为马家堡存在有轨电车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后来我又从有关书籍中找到了马家堡有轨电车的记载。当代学者颜吾佴等编著的《北京交通史》记载:“北京第一次出现有轨电车交通,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当时,清政府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了数辆有轨电车,并修建了一条由马家堡至永定门外的线网和轨道。但好景不长,第二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这条轨道及车辆就被毁了。”瑞典学者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年5月巴黎出版,1985年许永全翻译,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中记载:“1900年以前,在北京与京津线总点以南的马家铺村之间,有一条有轨电车的轨道线,永定门车站就是这条线路的终点。”

另外,笔者最近还查阅了国家图书馆、测绘出版社编著的《北京古地图集》,其中有法国铁路工程师普意雅绘制的《近畿铁路路线图》,图上有马家铺(即马家堡)、丰台、长辛店3个车站名,用11种线性符号表示了北京地区的铁路发展变化情况,其中就有马家铺至永定门间的有轨电车轨道的图示。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马家铺至永定门间的有轨电车轨道线路图。根据图示,马家堡火车站的有轨电车,向北约行驶1.3公里后,向东再向北至城墙根,再向东至永定门瓮城西侧,全长约3.3公里,这与有轨电车的历史照片是相吻合的。在地图上,这位法国铁路工程师也标注着,有轨电车于1900年拆毁。

可能是因为存在时间太过短暂,这段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承建的有轨电车线路常被人们遗忘。在提到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时,大多数人会想到民国时期从前门开往西直门的有轨电车。王伟杰编著的《北京趣闻1000题》中就这样记载:“北京电车公司是一官商合办的机构,创建于1921年6月。1924年12月17日举行开车仪式,18日正式通车。通车的第一条路线是前门至西直门。”当时,开车典礼在正阳门举行,北京城各大报纸竞相报道。实际上,这距北京城第一次出现有轨电车已过去25年了。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北京街头小吃撤摊儿进店:卫生改善价格略涨,不再“靠天吃饭”

无论“土著”还是“北漂”,在这套丛书中可以找到老北京风貌

逝水流年,往事如烟,忆老北京东四一带故人故事

老北京水井为何苦井多甜井少?宫廷每天派车出西直门,到京西玉泉山取水

记忆,是能够让老北京复活并显影的“试纸”

老北京无空调无电扇的年代怎么过三伏?暑汤摇扇夏衣别有特色

老北京夏天的味道:“旱三白”、“蛤蟆酥”、“酥瓜”都是啥?

从数字看老北京:一口京腔,二口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老北京风情:大碗茶

天贶节:老北京的“洗晒节”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本周四“双星伴月”,夜空将绽放“歪着嘴的笑脸”

文津楼:与北海琼岛隔水相映,是当年全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七夕正赶上出伏头一天,天文专家:今晚头顶最亮的就是织女星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本周日夜空将上演“火星合月”,南大西洋等地还可见月掩火星

“保卫华北”!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北京植物园樱桃沟红色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