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春节漫画欢天喜地 喜庆童真画面背后故事更温情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也是一年中家庭里最为隆重的节日。所以在艺术家笔下,春节是一个艺术富矿,里面有取之不竭的题材,艺术大师丰子恺笔下不仅写了不少回忆过年的散文,也画了不少春节题材的漫画,这些漫画,是丰子恺艺术世界中十分有趣的艺术样式。
作者 钟桂松
1947年除夕,丰子恺将一幅《今夜一岁明朝两岁》送给舒国华。
一杯红酒,一支红蜡烛,“青尊红烛庆升平”,喜气洋洋。丰子恺如此回忆小时候的过年场景:“大年夜的夜饭,我故意不吃饱。留些肚皮,用于享受夜间游乐中的小食,半夜里的暖锅,和后半夜的接灶圆子。吃过夜饭,店里的柜台上就点着一对红蜡烛,一只风灯。红蜡烛是岁烛,风灯是供给往来的收帐人看帐目用的。”最高兴过春节的,莫过于儿童,春节还没到来,他们就急切地期盼着。丰子恺是儿童心灵的崇拜者,是儿童心灵的知音,是对儿童天性的弘扬者,他曾经说过,他的心常常为四事所占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和儿童。”因此儿童在丰子恺的心里,和星辰、神明、艺术具有同等的地位,用丰子恺自己的话来说,“儿童和他的因缘最深”。所以丰子恺在漫画里,把春节的开心和喜庆,都无私地给了儿童。
据不完全统计,丰子恺春节题材的漫画有十多幅,绝大部分是画儿童欢天喜地过春节的场景。只有1937年春节时,丰子恺画的两幅春节漫画,一幅是《除夕》,画了一群大人将“1936年”送走;另一幅是《过年》,画了两辆汽车,前面一辆汽车拉着后面的一辆“阴历”驶进"1937"--抗战前夕的春节,丰子恺笔下的春节漫画,并没有喜庆气氛,也没有快乐场景,弥漫着除旧的气息,没有一点迎新的味道。上世纪50年代初,丰子恺在上海画了两幅拜年的春节漫画,一幅是《小辫朝天红线扎,分明一只小荸荠》,画中两个儿童给一个老者磕头拜年,老者背后的柱子上贴着“新春大发财”的红纸。另一幅漫画是两个孩子,左手提着一串彩线穿的“压岁钱”,右手举着用压岁钱买来的玩具金鱼和三脚蟾,两个孩子喜气洋洋,十分开心。丰子恺将这幅春节漫画题为《昨夜新收压岁钱》,突出了儿童拿到压岁钱后的喜悦心情。
丰子恺以儿童为春节题材的漫画,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抗战胜利后,丰子恺在杭州当寓公,与《浙赣路讯报》的编辑舒国华成为莫逆之交。1947年除夕,丰子恺将一幅《今夜一岁明朝两岁》送给舒国华。在这幅漫画里,一家六口人其乐融融围着襁褓中的孩子,父亲拿着红蜡烛,照着襁褓中的孩子,望着孩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喜,连小花猫也趴在襁褓边上,分享除夕夜的喜悦。后来孩子长了一岁,丰子恺与“时”俱进,一幅题为《除夜》的彩色春节漫画又在他笔下诞生,副题是“今夜两岁明朝三岁”,画面上母亲举着红蜡烛,姐姐奉着一盆水仙花,父亲托着两岁的儿子,逗他玩耍,除夕之夜开心快乐的家庭氛围,跃在纸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子恺的春节漫画虽仍是儿童为主角,但是画面主题气氛与以往的风格完全不同,充满了喜庆童真,欢乐祥和。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春节小景》里,两个带着红领巾的儿童在放鞭炮,一个将鞭炮挂在竹杆的一端,正在噼噼啪啪地响着;另一个在躲躲闪闪地点燃一支爆竹,神态欢喜可爱;边上两个小一点儿的儿童正捂着耳朵,紧张而又不肯离开的期待心情,非常传神。
1961年是农历辛丑年,丰子恺创作的春节题材的漫画,题为《瑞雪映晴空,儿童塑雪翁。雪翁开口笑,预祝大年丰》,画中有四个儿童在雪地里玩雪,其中两个在推着雪球,一个在已经堆好的雪翁上插一面小红旗,还有一个在扫雪。春节到了,孩子们个个都是忙忙碌碌、满腔热情,投入到堆雪人的活动中。丰子恺将“瑞雪兆丰年”的古意赋予新内容,“雪翁开口笑,预祝大丰年”。这幅春节漫画,应当是他的春节漫画中雅俗共赏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