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叙诡笔记:黑色猿猴:招福还是招祸?

2017-02-24 17:14 北京晚报 TF003

清代地方官府的木头槛柱上,往往雕刻着狮象的图案,以显示威严,但清代学者曾衍东在笔记《小豆棚》中记录,潮州刺史署与众不同,雕刻的是猴子,这里面的缘由何在?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读者不妨跟随笔者,先了解一下老北京的“黑猴传说”。

作者:呼延云


潮州刺史署与众不同,雕刻的是猴子

一、“黑猴儿帽店”的传奇

近来翻阅一本老北京民间故事集,看到一篇讲“黑猴”的传说,篇幅极长,情节曲折,各种反转,神神叨叨,很像是现在的很多网剧,把好端端一个故事改造成“加强版”,中间掺杂了大量的男欢女爱、荒诞不经,反倒失去了原著的味道。就我所看过的“黑猴儿”的记述,迄今为止还是北京史学家、民俗学家王永斌先生在几本书里讲述得通透明白。

王永斌先生生于1924年,幼时上过私塾,也接受过新式学堂的教育,1937年北京沦陷后,在大栅栏的精明眼镜店做学徒,对老北京的商业民俗和商业文化有过切身体验,出版了不少专著。我过去读过他的《话说前门》、《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北京大栅栏》等书,多次看到他讲“黑猴儿”的故事,印象颇为深刻。

说起黑猴儿,先要说鲜鱼口。老北京的鲜鱼口西起前门大街,东到南晓顺胡同和北晓顺胡同之间的口。因为跟大栅栏相对,买卖很多,客人也不少,是相当繁华的地界儿。“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中的马聚源帽店就在里边。另外还有两家卖毡帽的,店门口都摆着一个约一米高的方凳,上面坐着一个楠木雕刻、外涂大漆、火眼金睛的黑猴,猴子的双手捧着个金元宝——为啥两家毡帽店用同一个“吉祥物”?这里面可就有故事了。

相传有个名叫杨小泉的猎户,打猎时打死了一只黑色的猴子,他把猴子皮剥了去卖的时候,有识货的人告诉他,这不是普通的猴子,而是上古时代一种名叫“黑猱(音‘挠’)”的异兽,正所谓“十鹰出一鹞,百虎出一豹,千鲤出一跳,万猴出一猱”,于是小猎户把这张皮卖了个好价钱,然后来到北京开了家毡帽店,就此生意越做越大,发了财。

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的事情比传说更加温暖:杨小泉确有其人,他的毡帽店开业于明朝末年。杨小泉喜欢养猴,他在店里养了一只红眼睛的黑毛猴,猴子通人性,除了陪着主人消遣娱乐之外,偶尔还能帮着从柜台里拿个东西什么的,所以,不论同行还是顾客,都管杨小泉的毡帽店叫“黑猴儿帽店”。

杨小泉做的毡帽料实工精,价钱公道,买卖很是兴旺,后来他去世了,黑毛猴也病死了,后人为了招揽生意,就请了个木匠,做了个木制黑猴放在店门前。

再往后,有个名叫田老泉的人,就在杨小泉的店旁边也开个个毡帽店,而且也在门前弄个张高方凳,摆了个木制黑猴,从此两家店开始竞争,商战不断……解放后,鲜鱼口街的几家帽店被合并,两个木制黑猴,一个下落不明,一个成为了首都博物馆的藏品。

前门大栅栏,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因为位置特殊和历史际遇,留下的典故传奇,恐怕是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黑猴只是其中之一。猴子能像招财猫一样成为两家店争抢的“吉祥物”,说明在古人的心中,猴子通灵、聪慧,寓意着富贵和兴旺——不过对于当官的而言,可就未必了。

分享到

古代“厌胜”之术到底是真是假:木工做做手脚房主就能家破人亡?

古代科举考试有个“特别加分项”:祖宗积德本人努力 想不考中功名都难

叙诡笔记:道光年间“万源夹道”上的命案真相

叙诡笔记:道光二十四年的一次“鬼碰瓷”

叙诡笔记:大年三十做善事 好人好报可翻番

叙诡笔记:灵犬能救主识字 还有名士脾气记

叙诡笔记 杨贵妃:不爱“妖猫”爱“妖猿”

叙诡笔记:古代笔记中对报应观念的坚信与迷信

叙诡笔记:清末盛行的“另类骗婚”

叙诡笔记:比“捂月子”还奇葩的“捉夜星子”

叙诡笔记:一个被误斩的“狐妖”

叙诡笔记:一桩与“女德”有关的蚊子杀人事件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