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她”将我送入繁华的大都市,我却宁愿从未触摸“她”的美丽

2020-05-16 17:18 北京晚报 TF020

我小心翼翼地走在乡村公路边的草丛里,生怕妨碍身旁那些飞驰而过的汽车。短短几年,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汽车,开车的年轻人,正在把因速度激发的快感发挥到极致。风靡了半个多世纪自行车,就这样被无情地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富裕起来的人再也不使用这种既费力又耗时的交通工具了,即便是老妪,也轻巧地跨上电动车,一按电门,车子迅即蹿了出去。

鲁西南这个叫新桥的小村庄的土路,已经被柏油马路取代,虽然并不宽阔,却也贯通南北东西,平整笔直。比起那些雨天黄泥粘脚、平日尘土飞扬的日子,幸福来得突然而又令人兴奋。

作者:吕高排


已经没有人再靠两条腿来实现原始的运动功能——除了踽踽独行的我。

有人超过了我,又停下来,回过头好奇地打量着,问我需不需要捎一程。显然,迅猛发展的乡村经济使得曾经并不怎么值钱的时间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而我只是想走一走——沾一沾地气也好,忆一忆乡愁也罢。我的行为让这些善良的乡人很不解,他们像看一个异乡客一样,用惊诧的眼神打量我,试图探寻其中的奥秘。

辗转难眠,披衣起床,走到院子里,看天。因为是晴日,一轮圆月还算明亮;星空不再浩瀚辽远,清晰可见的星星,更是少数。

记得小时候,整整一个夏天,就在这个院子里,我们兄妹几人躺在凉席上消夏。天上的星星闪耀,触手可及;流星雨毫不避讳,随意划过。那时候的夜是如此静谧、祥和,除了不远处池塘里的青蛙讨好般唱着催眠曲,整个世界都在酣眠。

失眠,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怪诞事。

可就在这浓浓的夜色里,汽车鸣笛声远远传来,下夜班的人,打麻将的人,还有不明所以的人,在街上制造着各种刺耳的杂音。

乡村的宁静,已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求。

资料图 冯晨清/制图

新桥村的村委会主任是我本家的一个三哥,他自豪地告诉我,村里的家家户户装上了净水器,喝上了放心水。我问他:“地下水不能喝了吗?”他摇摇头:“早就超标了,细菌、重金属、农药……”看上去,他已经掌握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我听后,心中只剩悲切。

回忆总是那么美好、清爽。直到初中,我和我的小伙伴还经常饮井水。那时候拥有一个玻璃瓶是富裕的表现,夏天,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飞奔到学校附近的水井旁,这口水井既可以饮用,也可以浇菜,还可以洗衣。我们给玻璃瓶拴上绳,投入井中灌满,提上来即喝。你一口我一口,甘甜的井水,滋润着我们的成长时光。

每到周末,我们赤着脚,带着家中最大的盆去河里摸鱼,说是摸,实际上就是捡,手掌大的河蚌、活蹦乱跳的鲫鱼,甚至碗口大的甲鱼,纷纷成为盆中之物。小半天时间,便满载而归。

沧海桑田。如今我漫步整个村庄,已经看不到那些清澈的池塘,池塘干涸之后,上面建起了民宅。有知情的乡人告诉我,当年二里地外那个深不可测的大池塘还在,我急匆匆赶去,只为一睹它的芳容。很遗憾,它已萎缩成一个十米见方的水坑,冒着气泡的水面一片浑浊,目测深不过半米,腐烂的臭味灌满鼻腔……

返回城市的脚步,沉重得难以迈开——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曾经无私地养育了我,将我送入繁华的大都市,可时间改变了太多,我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方,来安放我的乡愁。

我宁愿从未触摸她的美丽,我想。如果记忆里没有这些美好,我不会如此揪心、如此感伤;如果美好的记忆只是过去,我又来这里寻觅什么呢?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0

分享到

疫情深居在家,一棵大白菜引起乡愁

台湾诗人痖弦把一块槌衣石放在门前,背后是一种怎样的乡愁?

北京胡同巷子里的寻常吃食 林海音舌尖的乡愁

华语诗坛大家洛夫因病逝世一周年 去洛夫故里感受诗神的情意乡愁

从《你在他乡还好吗》到《梦圆他乡》“出门人”你想起了什么?

周末跟我GO:追名人足迹探老会馆 时光交替留下的岂止乡愁

北上南下时过境迁 民谣的乡愁

家书:何为乡愁?是对亲人的思念

读村史忆乡愁 周末新去处这些史馆能不能勾起你的回忆

龙阿朵把乡愁都倾注到作品中 演绎至纯至真的浓浓

吞音北京话刷爆朋友圈 褒贬不一专家主张宽容对待语言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