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小妇人》中乔为何拒绝劳里的爱?全书蒙上一层道德色彩

2020-04-24 15:50 北京晚报 TF008

善良仁爱是马奇四姐妹共同拥有的品德,而二姐乔和三妹贝思是其中一对最具牺牲精神的人物,乔和劳里的感情是全书的一条主线。

作者 刘春英(《小妇人》译者)


青梅竹马的乔与劳里

乔为什么拒绝了劳里的爱?是因为乔感情尚未成熟,因为性格差异,还是因为太热爱自由而不愿进入婚姻?这些都是可能的因素,但一个重要原因,是乔的牺牲精神,她爱妹妹贝思远胜于爱自己。

在第三十二章《温柔的烦恼》里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屋里只有乔和病后的贝思,乔假装写作,却在悄悄察看妹妹。贝思坐在窗口,呆呆盯着萧索的秋色。忽然劳里吹着口哨从窗下走过。贝思微笑点头,目送他远去,脸上泛起红晕,转瞬却滴下泪珠。“天哪,贝思爱上了劳里!”乔大惊失色。想到劳里,乔也脸红了。“要是他不爱她,会是多么可怕啊!他一定得爱贝思,我得让他这么做!”乔赶忙为贝思打算,她认为“只要我们其他人不挡道”,劳里也一定会喜欢贝思的,而“由于除了自己外,没有人挡道”,她觉得“应该尽快把自己处理掉”,于是决定离家躲避。

乔的牺牲精神在第三十五章《伤心》里得到了最为感人的体现。彼时,劳里因乔拒绝了他的爱,痛苦之下离家远行。分手时乔跟在他的身后,想趁他回头时跟他挥手道别,他果然回过头,返回来,用手臂绕着她,说:

“哦,乔,难道你不能?”

“特迪,亲爱的,我真希望能!”

然后劳里挺直身子,说:“好的,别在意。”随即再不发一言,转身离去。呵,但这可并不好,乔心里也确实在意,当他头也不回地离他而去时,她知道男孩子劳里是永远也不会再回来的了。

寥寥数语,乔对劳里的感情跃然纸上。心中有爱而不能爱,这种深沉婉转、矛盾缠绵的诗意,构成一幕爱情经典,令无数读者叹惜。

这种忧郁的诗情穿插在一组组悲愁交织的故事之中:父亲病重,姐妹们又悲又愁;贝思罹病,命悬一线,大家既恐惧又痛苦;劳里出走,乔心里千丝万缕;贝思独自承受生命正在慢慢消蚀的现实,乔发觉后和妹妹相拥而泣,姐妹俩被巨大痛苦的浪头所吞没;劳里和艾美订婚,乔在为他们高兴之余仍禁不住失落沮丧,感慨落泪……然而,正如雪莱说的,“最美妙的曲调总不免带有一些忧郁”,“我们往往选择悲愁、恐惧、痛苦、失望,来表达我们之接近于至善”,读者通过苦痛能够领略到一种最高意义的善的快乐,从而进入自由的美的境界。奥尔科特产生并保证了这种悲愁中的最高意义的快乐,证明自己不愧为一个具有诗才的哲学家,不过,作者在这一点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悲愁之情虽有,但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人生难以逃避悲剧,而从审美上说,文学创作中的悲剧深蕴着美学与哲学色彩,因此,悲愁之情最为贴近人生,亦最为震撼人心,淋漓尽致的悲愁之情可使人仿佛大彻大悟,进入一种情感的升华和净化。

《小妇人》把爱心看做一个特殊的目标,使全书蒙上了一层道德色彩:乔因同情劳里孤独寂寞而主动接触他;母亲带四姐妹把食物送给穷人;劳里的爷爷劳伦斯老人乐善好施;贝思先人后己;乔为妹妹放弃劳里;劳里和艾美结婚后把钱财慷慨地施舍于有需要的人;乔把马奇姑婆遗留给她的梅园办成一所非盈利性质的学校,和丈夫巴尔教授一起全身心投入教育,并免费收养无家可归的穷孩子,等等。所谓道德,亦即是整个纯真人性,是人类心灵深处至真至善的东西。

长久以来,人性的善恶一直是哲学界和伦理学界争论不休的一大题目,有学者认为当有阶级社会、有利害冲突、有人在法律面前的不平等,人性表现为恶时居多。这也正符合达尔文的生物学理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德国思想家歌德则持性善论,他认为:“它(道德)不是人类思维的产品,而是天生的内在的美好性格。它多多少少是一般人类生来就有的,但是在少数具有卓越才能的心灵里得到高度显现。这些人用伟大事业或伟大学说显现出他们的神圣性,然后通过所显现的美好境界,博得人们的爱好,有力地推动人们进步。”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显然持性善一端,这和她的家庭教育有关系,她的母亲曾在信中给她写道:“人不应该抑制自己高尚的天性,高贵的品性乃浑然天成,无需雕镂。”为他人牺牲的精神,乃是人性道德中至为高尚的品格。

《小妇人》重塑真实生活中奧尔科特姐妹们的崇高精神,字里行间透露出宗教的热忱,而牺牲精神正是其悲悯情怀的体现。据奧尔科特回忆,她童年时到山坡上跑步,在寂静的树林里停下休息时,透过树丛望去,只见一轮红日跨着山坡和宽阔的草地冉冉升起,其情其景,壮丽无比。她心底突然升起一股幸福感,霎那间获得信仰,且历经四十年的坎坷磨难不变,在贫穷与痛苦、悲哀与成功的考验下变得更加强烈。对美的感悟因人而异,一般知力越高,感悟也越深。奥尔科特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如此深刻,竟至建立起一生的信仰,可见书中出现的并非只是单纯的宗教圣神,它是作者潜意识的最高理想,是对美的最高追求。人的理想永远没有止境,它的终点在于无极。作者把美学和教谕结合起来,体现了新古典主义式的审美情趣。

真善生美,自由生美,悲伤生美,而美生艺术,《小妇人》由此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著作。

但换个角度想,乔在牺牲自己爱情的同时是否也牺牲了劳里的幸福?这对劳里是否公平?而劳里为什么不能坚持自己的爱情,等待乔成长,反而娶了爱慕虛荣的小妹妹艾美?这些都是令读者们深感遗憾、也是可以展开讨论的话题。

(原标题:乔为什么拒绝劳里的爱? 谈《小妇人》中的牺牲精神与悲愁之美)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

分享到

“碎片化”阅读时代如何让学生爱上经典?南大教授出“导读攻略”

《飘》电影为何译作《乱世佳人》?面对灾难或许能从中得到些启示

马克思女儿所译《包法利夫人》忽略了一个词,福楼拜真是用心良苦

翻译家郝运逝世,曾译有《红与黑》等六十多部法国文学名著

大英博物馆文物在华展出 大英图书馆的“莎士比亚”也要来了

比读不读名著更重要的是什么? 少读网络文学那些口水书就好

《西游记》第一回前写了什么? 北京晚报带您揭开谜题

那些你假装读过 但其实并没有读过的作品

《红楼梦大辞典》修订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卖700万套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