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五色土】户力平:我的“一亩三分地”
提起《北京晚报》“五色土”,是老报迷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可以说这是京城报纸副刊的“老字号”。我与“五色土”结缘12年,耕耘12年,将其视为我的“一亩三分地”。
作者:户力平
我业余爱好写作,从1980年开始先后给近百家报刊投过稿,唯一没有给《北京晚报》投过。在我看来,那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高地”,是名家荟萃之地。
我最喜欢“五色土”副刊的“谈北京”栏目,尽管刊载的都是几百字的“豆腐块儿”,但全是介绍北京历史、文化、风物、景观、民俗、掌故的文章,短小精悍,别有情趣,每读到一篇便剪贴下来。读的多了,看的久了,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也给“五色土”投投稿?但这个想法马上被否定,就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可能在“五色土”占有一席之地。
从2005年开始,我将写作的重点转到北京文史研究上,相继在京城多家报纸副刊上发表了文章,于是又有了给“五色土”投稿的念头。2006年2月11日,我奓着胆子将一篇改了又改的短文投给了“五色土”。
稿子投出之后,我便格外关注每天出版的《北京晚报》,特别是“五色土”。没想到十天之后的2月21日,我那篇《初春时节话“知春”》竟发表了,惊喜之情无以言表。此后,我每年都有几篇有关北京文史类的文章刊发在“五色土”上。
2012年后,“五色土”副刊几经改版,文史版面逐渐加大,最终形成了“北京史话”专版,以整版篇幅刊载北京文史的稿件,角度新颖,图文并茂。而我也将自己的主要写作精力投入其中,全力为“五色土”副刊编写稿件。从2006年在“五色土”上发表第一篇千字文开始,到2017年底,12年间,我先后发表了158篇,37万余字。
“五色土”上有我的一个保留“地块”,即“地铁站名掌故”。2008年奥运会前夕,地铁8号线(时称奥运支线)和10号线部分路段开通,我编写了《奥运支线站名趣话》和《10号线串起京城老地名》,首次在晚报上从文史角度对北京地铁站名进行介绍,没想到竟受到读者的青睐。此后每有地铁新线路开通,我都在第一时间编写与之有关的地铁站名掌故,刊发在“五色土”上,多年来已成“惯例”。2010年底5条地铁新线开通,2011年1月3日、1月4日,“五色土”用三个版刊载了我编写的《五条新地铁线站名溯源》。2012年12月30日北京同时开通了四条地铁新线,当天的“五色土”又用三个整版刊载了我编写的《四条新地铁线站名是怎么来的》,对一个业余作者来说,这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文友们见我经常在“五色土”发稿,很是羡慕,戏称“五色土”成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并私下里问我是否与“五色土”的编辑有什么特殊关系,能不能帮助推荐稿件。我实言相告:真的什么“关系”也没有,有的只是编辑们对我所写文稿内容的肯定和写作上的指导,是“五色土”给我一方宝地,让我耕耘。
12年来,“五色土”副刊的编辑为我编发了数以百计的文章,每一篇文稿都经过精心修改。遗憾的是,至今我也没有与任何一位热心的编辑谋面,只是通过短信、微信、邮件联系、交流过,但记得这些编辑的名字:骆玉兰、满岩、高立林、蔡岫、孙小楠、傅力、张丽、孙红、陈玉珍、白玮。
2016年7月,我将刊发于“五色土”上的文稿汇编成《光阴里的老北京》,拿到出版社赠阅的样书后,我第一时间将新书以快递的方式,送给了“五色土”副刊文史版的责任编辑,以此表达我对“五色土”编辑的深深谢意。
最近我又将多年来刊发于“五色土”上的“地铁站名掌故”,按地铁线路编号顺序进行编排,并进行了史料补充,汇编成22万字的《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书稿。将一个城市的地铁站名系统地收集起来,从文史角度寻根探源,汇编成册,这在国内还是没有过的,我算是一个尝试。其渊源是“五色土”副刊,这其中也有“五色土”编辑的辛勤付出。
“五色土”,我的“一亩三分地”,结缘12载,笔耕12年,一份拥有,几份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