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女排国手董天姝:《北京晚报》陪伴了我一甲子
2018年4月4日讯,76岁的董天姝是中国第一代女排队员,曾经著名的二传手、“重炮手”,退役后,一直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做排球科研工作。由于前段时间她不在北京,因此,错过了参观《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的展览。“虽然有遗憾,但是翻看此前的报道,往事浮现,历历在目。”董老说,在她从事排球运动的这50年里,晚报和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关注,共同成长。
当年我们是晚报上的“主角”
如今的董天姝,虽然芳华已逝,但韶华依旧。回忆起创刊时期的《北京晚报》和当时的自己,她格外兴奋:“1958年《北京晚报》创刊时,那时我16岁,在北京青年排球队学排球。得知北京有了晚报,大家都相争传看。晚报从那时候开始,定位就十分清晰,这是一份属于百姓的报纸。她内容丰富、知识面宽,很多读者都喜爱。在我们排球队里,也受到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喜爱,每天训练结束吃过晚饭,大家都会到收发室去等晚报。”
董天姝还清楚记得,当时有一篇题为《十七年沉冤大白记》的连载报道,讲述的是解放前上海一个被拐骗女孩的故事。这组连载,让她在训练之余,格外关注社会新闻报道,女孩的命运也牵动着她的心。
“后来,我进入了国家队,成为中国女排的一名二传手。《北京晚报》对我们的关注和报道连续不断,大小赛事都会有文字和照片登载,我们经常能成为晚报体育新闻中的主角。”董天姝说,体育新闻在晚报报道中的占比很重,这个版块文字犀利,版面活泼,而且,有立场有观点,所以,京城的体育迷们看晚报的体育报道,都觉得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董天姝说,她从事体育工作50年,纵观这半个世纪的晚报体育报道,变化还是很大的。“以前都是对比赛的常规报道,后来,专业性提高了,提升到了对整个球队的分析。晚报记者和我联系的时候,常常问为什么这场球打成这样,未来排球的趋势是什么样,他们的深入挖掘,就是希望能让读者更深一步的了解女排。”
“这几年,报道更深入读者心里。其实,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岁数大一些的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体育明星。大家对人物的了解很迫切,晚报会及时报道李牧教练、大花蕾等等,报道的这些个人,让球迷对这项运动有了更贴切地感受,更加关注运动队的成长。”
60年来晚报陪伴我成长
退役后,董天姝开始从事排球项目的科研工作,作为撰稿人,她通过晚报向读者介绍、讲述、评论排球比赛。
那时候,正是中国国家排球事业飞速发展的阶段,读者对中国女排的关注都是全方位的。董天姝经常受邀为《北京晚报》撰写国内外排球发展趋势、动向、特点和赛事分析等文章,也常常为记者朋友们提供相关的排球资料、素材和数据,这些都成为她科研工作的一部分内容。
“这60年,我和晚报是共同成长。我从打球到撰稿,再到研究所搞科研,晋升为研究员,协助国家排球队多项科研工作,这里面有晚报给予我的帮助。她看到了我一步步的进步。”
董天姝说,她很小就进入排球队,在文化知识方面欠缺很多,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意识到自己对知识需求的渴望,所幸的是,这些年,晚报给了她很多支持。无论是平时的读书、看报,还是在与视野极广的记者们接触的过程中,对她来说,都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晚报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她,鼓励了她,激发了她对写作的喜爱。
多彩的退休生活离不开晚报
退休后的董天姝也时刻关注着晚报。2014年9月,《北京晚报》与国家大剧院联手推出带着父母到国家大剧院看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征集活动,董天姝在当天的晚报上看到这条报道,当即联系了组织者,并讲述了这部歌剧第一次进京公演的场景。“当时,我们受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老总的邀请,观看《洪湖赤卫队》。那场演出的场景我印象非常深刻,洪湖精神也始终激励着我们在运动场上奋力地拼搏。”
后来,1993年,“中国女排元老队”去景德镇参加一场表演赛,虽然那时候董天姝和这些女排姐妹们都是50多岁的人了,但是重回赛场,她们依然打得很带劲儿。赛后,在和当地运动员联欢时,大家都想听“洪湖”。首演“洪湖”的歌唱家王玉珍也在场,但嗓子不太合适了,所以蔡希秦就被“推”了出来,没想到的是,她刚一开嗓,王玉珍立刻上来帮她伴舞,全场掌声雷动。一曲唱毕,在地上坐成一排的队友们全都哭了,“我们真是怀念那个年代啊!”
此后,董天姝和女排队员们的“洪湖情结”,不仅登上了《北京晚报》,在2014年的那场活动中,她们还受邀到国家大剧院探班,并且,观看了新一代歌唱家演绎的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精彩表演。
董天姝说,晚报一甲子,也陪伴了她六十年,带给她的有知识、有信息、有励志、有快乐。如今她76岁,仍然是晚报的忠实读者,她也祝《北京晚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