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互动北晚资讯

【我与五色土】邓乃刚:感激和崇敬

2018-03-16 16:22 北京晚报 TF010

在庆祝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的日子,我对晚报和她的副刊充满感激和崇敬。

作者:邓乃刚


20多年前,每天下班路过沙滩路口的报摊,我都要花4毛钱买一份晚报,晚饭后的精神食粮就有了。1995年,我也开始给晚报副刊写稿。那时“五色土”有个专栏叫“文学与社会”,编发散文、随笔和杂文等,当我的拙稿出现在上面时,我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文学的美梦中。那个时候,我在上面看到过徐城北、霍达、毕淑敏、郑彦英、星竹等许多作家的名字,在一些副刊开始取悦于社会大潮中的媚俗和低俗时,“五色土”副刊仍然坚守着文学的底线。那时,“五色土”副刊还经常举办征文活动,1997年11月开始的“今世缘”征文活动,许多作家和老作者都参加了,莫言先生的《上官团长的马》得了三等奖,获奖作者中不少是作家。这些征文贴近百姓、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立意深远,感人至深,召唤着人们的爱心和良知,慰藉着人们那孤寂的心灵。我也有幸参加了这几次征文活动,把作家们当做老师,体悟人家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芒,培育自己温文和质朴的气质,也多少打下了些许写作功底。最近,我翻开一些发过拙稿的旧报纸,竟有12位编辑处理过我的文章,他们绝大部分人不认识我,但我记得他们的名字,深深地感念着他们。今天,我仍然这么认为,“文学与社会”是一个纯文学的阵地,报纸的副刊就应该是这样的。

挂历一次又一次地换下去,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文学与社会”这个专栏悄然消失了。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与晚报也断了联系,有些年看得也少了。2016年初夏,发现副刊又出了一个新栏目“知味”,看了几期,自以为与当年的“文学与社会”有相似之处,欣喜之余,我又来了精神。从2016年8月起,我又陆续在“五色土”副刊上发表文章了,真有一种再次回家的感觉。其实,更让我开怀的,是能学习欣赏到别人的好作品。两年来,赵大年、肖复兴等许多人们熟知的老作家经常出现在“知味”上,一大批我过去并不熟悉的作者也露出了耀眼的光芒。闫政、岳强、杨葵、蒋力以及刘荒田、姚谦等许多作者的文章我都不止看一遍,在心动的地方用红笔划下线来。是如此众多的作者,我手写我心,用醇厚隽永的文字托起了“知味”。如今,“五色土”各个专栏一起并驾齐驱,各展千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品栏目,使副刊不断得以生存和发展。作者会记住他们,读者会记住他们!

想起“五色土”的办刊思想,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五色土》副刊自产生之日起,就坚持做好文艺性综合副刊的本职工作,以坚守文学阵地为己任,坚持雅俗共赏、平民化视角和高品位文化理念相融合的办刊思想。”在庆祝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之际,在感激和庆贺之余,不由地又思考起这个问题。如何在信息决堤、文字泛滥的碎片化阅读时代,牢牢守住文化和文学的一方净土?也许,我们更需要清醒……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一篇报道结缘《北京晚报》 打开信报箱阅读一座城

《北京晚报》记录前三门护城河发展 见证北京人60年“逐水梦”

60年晚报故事:北京人的“念想儿” 纪刚参与筹办《北京晚报》

著名语言学家程祥徽:《北京晚报》是我的“数据库”

老读者忆往事:《北京晚报》曾为我当“红娘”

《北京晚报》老读者将家乡报带到日内瓦 制作剪报30余年

王玥波与《北京晚报》的故事:攒了整整八柜子报纸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圆满闭幕 不说再见晚报和您天天见

话剧《北京人》首演庆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

五色土副刊两位专栏作家与读者分享 “晚报给了我学习创作的平台”

展览现场按图索骥 晚报帮读者五天找到失联九年的小学同学

北师大退休教师谈与北京晚报渊源:看晚报已成为家风

“瞬间”摄影专栏诚征京城瞬间,一同记录你我身边事

“非遗”珍宝展、老字号VR体验,本月北京艺术展看这里!

《湖光院影》和棠瑞著高端摄影沙龙完美落幕

纪念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创刊六十周年:百花芬芳 一纸风华

【我与五色土】董梦知:我与“五色土”的半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