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陈忠实 报纸好标题哪儿去了
5月5日,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殡仪馆举行。上万各界人士前来为这位接地气的大先生送行。本以为今天的报纸还会以精彩的标题来送别这位大家,但遗憾的是,与其病逝的新闻相比,送行的报道不仅规模严重缩水,很多报纸甚至都没报,好标题更是难道一见。难道是在上一轮报道中同行们将灵感和创意都用尽了不成?列举一些标题看看吧:
昨天,北京晚报、法制晚报抢发了送别忠实先生的当日新闻。
北京晚报用了两个版,标题分别是:头枕《白鹿原》安祥离去;魂归黄土地忠实不朽。
昨天法制晚报只做了一个版报道,标题也很干脆:忠别。
再看看今天其他报纸的表现,虽然历经了一个白天的积淀,但除了 “头枕《白鹿原》离去”这一细节,标题好像很难再找出亮点了似的。
光明日报今天刊发了送别陈忠实的消息,加上标题和署名只有约630个字,而标题更是平淡如水: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举行。
北京晚报:陈忠实:关中“冷”汉
北京晨报:陈忠实枕着《白鹿原》离去
京华时报:陈忠实枕着《白鹿原》长眠
新文化报:头枕《白鹿原》心愿已盖棺
云南信息报:头枕《白鹿原》魂归黄土地
相比之下,北京青年报继续展现着编辑制作标题的水平,再次祭出了一个对仗工整又内涵丰富的标题:百年风云 恩怨爱恨写透情性 一朝归寂 泣叹哀悲全因忠实。
今天陕西的报纸表现又如何?
陕西日报今天继续推出4个版的“纪念陈忠实专号”——秦地留白 忠实永生,其中两个版的标题是:高山仰止 精神永驻;陈忠实:永不熄灭的火炬(乏善可陈)。
西安晚报今天用了6个版为陈忠实,头版标题——“鹿归原上”较有味道,而其他版中较好的标题是:他用人生的长度 丈量文学的高度;
三秦都市报今天的特别之处是做了个通版,内页的标题是:世间已无陈忠实 天地黯然魂永存;文星陨落白鹿去 数千民众挥泪别
西安日报:忠实驾鹤别长安 长留白鹿在人间(读着虽顺嘴儿,但韵味不足)。
西北信息报:悲来旧事不成篇
各报刊发的纪念文章很多,《西北信息报》的这篇比较特别,标题也与众不同:《悲来旧事不成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很有特点,摘录部分如下:
“谁都有死的一天。公元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老师去世。
只说《白鹿原》常在,思维定势里就觉得作者亦常在,孰料竟在突然间撒手了人寰。
……
我的老父亲,身体不好,我并没有报丧与他,但他还是知道了,殊为难过,特填词一首,遥望长安,抒发他的悼念:《减字木兰花送别忠实老兄》:正气凛然,笔撰当代辉煌卷;举世盛赞,文坛扛鼎《白鹿原》。力勉弟范,殷殷赠语尚《履端》,沉痛悼念,盈盈双泪慰君贤。
……
那生于尘土者,必将归于尘土。
曾经满面沟壑色,从此托体同山阿。
一路走好啊,大先生”。
众人评说陈忠实
铁凝:“陈忠实老师把写作视为生命,这几十年来他以不朽的作品捍卫着文学的神圣!以他端严正大、忠厚率真的人格品格,成为了一个民族、一块不屈不挠的土地上一个非常耀眼的文化标识。”
李敬泽: “他是个大作家,在我们面前始终是个宽厚的长者,是个君子。从这个层面讲,无论是他的为人还是为文,都是光辉的楷模!”
白描: 我认为,《白鹿原》不止是新时期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而且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具经典品格的一部作品。陈忠实不朽,白鹿原不朽。”
黄道峻: “陈忠实老师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真正的人民作家,他和他的作品始终关注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老百姓的命运。”
贾平凹: “人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文章长留于世!”
濮存昕:“陈忠实脸上的皱纹会让你目瞪口呆。你会联想到闻一多的木雕,脸颊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有一点狠,但是一点也不横。只要他一说话,你觉得他就是一好老头,一个好老哥。”
高建群: “尽管我知道他得的是不能回头的病,对于他的走,我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我仍然陷入一种痛苦中,直到今天已经第三天了,仍恍恍惚惚不能自拔。”
惠敏莉: 陈老师厚道、朴实,做人做事的大家风范,让我们非常感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走了,我们来演一段秦腔,就是想表达对陈忠实老师的思念,为他送行。”
张喜民:“陈老师没有架子,他可以说吃的穿的和我们农民一个样,让人特别亲切。他去世后,村里人都说,这么好的人咋说走就走了呢!陈忠实老师到我家去,说蒸的馍比他家的馍还好吃呢,
就硬送给他咱自己磨的面粉,自家蒸的馍。现在唱的时候,我就难过得几乎唱不下去了,想想以后,再想送他面粉都不能了!”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读报”,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