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内海棠星罗棋布,颐和园白海棠来自极乐寺,明清人为何尤爱这种花
海棠是中国原产花卉,有2000年栽培史了。历来就是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庭院花卉,在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等组合,象征“玉堂富贵”。
作者 李其功
文华殿的海棠
据《清史述闻》等多种史料记载,御花园内绛雪轩前曾经种植了很多海棠(一说五株),春日,粉白色海棠花落英缤纷,“绛雪轩”由此得名,乾隆皇帝还留下过诗句。但清末慈禧却挖掉了海棠,换上了太平花,这可能与国运衰退,朝廷岌岌可危而祈求太平有关。
今日文华殿海棠之盛,已是远远超过了绛雪轩。我曾经在文华殿前数过海棠树,地径在40厘米左右的古树20棵,其他几年来新栽的海棠当有数百棵之多。
除了文华殿,在故宫其他开放区各处,海棠也是星罗棋布,比如永寿宫、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御花园、宁寿宫、宁寿宫花园等等。
故宫也有意识地通过海棠文化来弘扬故宫人爱文物、护文物的精神。2012年,一群年轻的故宫人在故宫支持下首演了自编话剧《海棠依旧》。“海棠依旧”出自李清照的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话剧以1933年到1949年故宫文物南迁、西迁、迁台为主线,叙述了一群故宫护宝人保护故宫文物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正如《海棠依旧》的创作者对媒体所说,海棠谢了还会再开,《海棠依旧》的主旨就是延续老故宫人的一种精神。
文华殿海棠
西府海棠遍京城
海棠品种很多,其中优良品种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等。最出名的还是西府海棠。陕西宝鸡古有西府之谓,当地海棠品质优异,于是因产地而名扬四方,宝鸡市花就是西府海棠。故宫、恭王府等处多有西府海棠。
文人作诗词为求高雅,也可以“西府”代称“西府海棠”,学者启功先生写过一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是回忆他的老师陈援庵先生的,文中写到“一次作司铎书院海棠诗,我用了‘西府’一词,另一位‘同门’说:‘恭王府当时称西府呀?’老师笑着用手一指,然后说:‘西府海棠啊!’”
记得在我学生时代,中南海还是对单位开放参观的,周总理居住和办公的西花厅就有西府海棠,于是西府海棠也成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心爱之物。
北京观海棠之名胜,不能不提宋庆龄故居,在宋庆龄故居前就有两棵近300年的西府海棠,此地最早是清代康熙朝的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的父亲)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清末为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譞的王府花园,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
目前宋庆龄故居每年都在举办海棠文化节。我在多年前就专门去看过这两棵古海棠,花朵硕大,我不知道是枝条疏于修剪还是有意为之,繁花似锦的枝条已经被压得弯弯,垂到了地上,实乃别处看不到的海棠盛景。
珍宝馆内展出的海棠花式口的花盆盆景
颐和园白海棠来自极乐寺
科普作家黎先耀先生写过一篇《北京的海棠》,文中说,在1949年春天,他奉命到还没有开放的颐和园准备国共和谈的场所(后改在中南海),看到乐寿堂前白海棠正值花期,可谓“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园中老人相告,这是京城享誉最高的海棠,是慈禧从西直门外极乐寺移植过来的。
寺庙海棠之盛,不可胜数,除了名气很大的极乐寺,还有悯忠寺(后改名法源寺)等,在《帝京岁时纪胜》有“曰‘西府’、曰‘铁梗’、曰‘垂丝’,海棠之妙,韦公寺、慈仁寺,可为甲于天下矣”。韦公寺位于左安门外,今无存。慈仁寺即广安门内的报国寺。
明代《酌中志》记载,清明节“圣驾幸回龙观等处,赏海棠”,说的是明代中后期有一处皇家道观,名叫“玄福宫”,明代皇帝去天寿山拜谒皇陵回来必经此处,在玄福宫停歇,捎带着欣赏一下观中的海棠。故玄福宫因此又称回龙观。
贴梗海棠、木瓜海棠都不是海棠
古人在谈到海棠名品的时候,常常提到四种海棠,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
从植物学分类来说,这四种海棠虽然都是蔷薇科,但是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是苹果属,算是海棠的“正规军”,而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是木瓜属,是“伪海棠”。它们的差别很大,苹果属的海棠是先叶后花,而木瓜属“海棠”则是先花后叶。苹果属的海棠在古代被称为“奈”,也有称来禽或者林檎的,这个来禽或者林檎是包括海棠果、小沙果等在内的多种中国原产小苹果的总称,因为它们能吸引禽鸟食用,故名林檎或来禽。
木瓜属的“海棠”结出的果子比海棠果大得多,呈梨形,叫木瓜(不是水果店出售的番木瓜),也不能直接作为水果食用(可做蜜饯或药用)。但是因为木瓜有香味,所以慈禧喜欢,游客参观故宫储秀宫的时候,会看到里面的粉彩大缸,那个就是给慈禧装熏香果子用的,里面就有木瓜、香橼、佛手,每个月初二、十六为水果换缸日,换下来的旧果子就赏给身边宫女了(见故宫出版社《宫女谈往录》)。
故宫还有一种草本海棠
在故宫御花园里的楸树下,还种植着一种草本海棠,这就是秋海棠。
御花园的秋海棠
秋海棠科包括竹节海棠、银星海棠、四季海棠、球根海棠等品种,均为草本,所以算不上名贵,但古人非常喜爱,认为“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宋代《采兰杂志》),又名“断肠花”。
明清两代关于秋海棠的诗词较多,其中明代万历年间的进士俞琬纶有《咏秋海棠》:“薄罗初试怯风凄,小样红妆著雨低,一段妖娆描不就,非关子美不能诗”。最后一句点明了唐代杜甫没有写过海棠诗。这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事情,以至于北宋时有人说杜甫生母名“海棠”,故杜甫不作海棠诗。清代学者李笠翁反驳说,“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
在文物器型里,有一种四个花瓣的海棠花式口,且花瓣大小不一,仅仅相对的花瓣两两对称,我一直困惑,海棠不是五个花瓣吗?如何这个海棠花式口只有四个花瓣,而且大小不一?后来偶然看到秋海棠的花形,觉得相似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