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元大都遗址公园之海棠花溪 雨中别有一番风味

2018-05-10 10:13 北京晚报 TF003

我们单位距元大都遗址公园之海棠花溪段不足三公里,一直说要去走一走,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闻说明天大幅降温,还有五级以上的大风,着实为我的海棠之念添加了忧虑。今日空中飘着小雨,虽然不是看花的最佳时间,但是促生了我看花的心情。也许雨中海棠别有一番风味呢,我心中默想,并当机立断去赴我的海棠之约。

作者:景俊美


《香如故》 杨青春

到了之后,花的布局依然还是十年前的样子。只是花期临近尾声,花树下落英已纷洒在绿草与微波之上,一种于无声处的美静静地等待着知音来访。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来看海棠花,还是在实习的时候,编辑部同仁下班之后一起赏花,大家都很开心,边走边聊,主编与副主编均参与其中。那时天气晴好,又是盛花期,游人密如织,花娇似红装。沿着小月河从东向西,迎着落日余晖,伴着莺歌燕舞,海棠盛卷扑面而来。一些小朋友在桥上桥下奔跑,一如放出笼子的小鸟,啁啾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我个人,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那么多的海棠,花枝烂漫,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如在画中行的愉悦,曾激起我对刘勰名句的吟诵:“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所见之景与随感之情往往是交相辉映的。那时候的自己还算年轻,对很多事都好奇,对人生更是充满憧憬。如今,再次站在当时站立的地方回望,那感觉既真切又恍惚。

花落花开怀胜赏,春来春去感流年。时光一晃就是一个十年,如今大家都已经变换了新的岗位与身份,来往也并不多。但是在我心里,一直念着那份好,那份温情与归属感。因为那个大家庭,我着实喜欢上了帝都,后来也终于在京城落下了根。怀着对美、对艺术的执著,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于是一步一个脚印,读博士、攻博士后,然后工作,牵手相伴一生的人……

然而生命并非一帆风顺。最欢喜的时候也会遇到最致命的打击。一如这即将经历狂风暴雨的娇嫩海棠。作为女性,应该没有比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更能深刻体会到辛苦之后的欣慰。然而我不是,在怀孕第五个月的时候,我的孩子被查出有问题,医生也给不出一个一一对应的原因。需要终止妊娠,再不得已还是做了选择。在医院的那段日子里,我每天以泪洗面,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竟然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然而泪水改变不了事实。身边有人在,我还感觉不到什么。当独自一人面对残酷之事实时,我一次次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自然没有答案。但是时间给了最好的注脚——没有比健康更重要的事,没有比支持更好的认同。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是一种境界。一己的经历未必能引来多少共鸣,但却是与自己生命等值的获得,看似寻常最奇崛。一如这曾经历战火、后建为城墙,然后又变成公园的“海棠花溪”。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条单行道的路,那么花的一生呢?一年一个轮回,一年一种机遇,或者说是一种稍有不同的重复?不,不是的。花与人在根底上是相通的,成长、承受、面对和灿烂。虽有隐忍,品格不曾改变;虽有挫折,理想从未失落。一切的经历,最终被镌刻在树的年轮里,凝固成跳动的音符,属于独有的自己。轻重疾徐方为乐。人也一样,即便是一路前行如梦似幻,走过的道路未必能留下一粒尘埃。但是雁过终会留痕,匆碌也好,闲适也罢,最终都归于平静。

游目骋怀间,已冒雨走过了河的两岸。站在廊道上回望来路,不自觉地轻吟起元好问的《清平乐》——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雨中的海棠也许不是最美的海棠,但是她最坚强,也最真实。无论是枝头上的春娇还是将要化为泥土的落红,都将自己最美的一生献给了大自然。海棠花下春风里,曾拼千场醉。别离,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相遇。已经过了盛花期的海棠,细雨之中播撒着淡淡的清香,静静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野鸭缓缓游过倒映在水中的花丛,仿佛在检阅整个春天。花在枝头显得有些重,但梨花带雨般的雅致是另一种美的所在。仰观吐曜,俯察含章。无识之物尚能郁然有彩,奈何有心之器?

别了,雨中海棠,来年我再来看你。

(原标题:雨中海棠)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3

分享到

赏花攻略:“却道海棠依旧” 从名人故居到“海棠花溪”别错过

海棠花源自古老的中国,为何李时珍却得出“棠自海外来”的结论?

北方人曾爱吃花红海棠,如今混在水果摊里,没什么人认识了

故宫内海棠星罗棋布,颐和园白海棠来自极乐寺,明清人为何尤爱这种花

北京北海西府海棠进入盛花期,游客赏花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时机!

北京陶然亭公园海棠绽放 3000余株“花贵妃”斗艳迎宾

延庆八棱脆海棠:冰糖味的粉红色果子

趁夜色偷走7棵海棠 警沿着一路掉落花瓣抓到“采花贼”

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溪:“解语花”染粉红溪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