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海棠花源自古老的中国,为何李时珍却得出“棠自海外来”的结论?

2020-03-19 15:36 北京晚报 TF019

云销雨霁,春色中分。

作者:管弦


《海棠蛱蝶图》扇页,(清)恽珠绘

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分点,平分了春季。春分这一日,白天黑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妙,千花百卉片片芳。那春分花信风中,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都吹得明媚动人。来得最早的海棠,宛若春分的第一抹阳光,撞亮了初见的目光。

棠自海外来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浅数点红。”

海棠花开的时候,清红娇嫩,恰似一抹新开的胭脂,带着一丝羞怯和好奇,慢慢地晕染,浅浅地散开,如北宋学者沈立描绘的一样:“二月开花五出,初如胭脂点点然,开则渐成缬晕,落则有若宿妆淡粉。”心,在那一刻,就融化了。

难怪,海棠还叫赤棠,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把她收进《本草纲目》中,也贯以“海红”之名。赤、红,漫成一片明媚的主旋律,浸染在海棠花上,人们常常直接把海棠花叫做海棠。海与棠,也都有深意:“棠”内隐于海棠果的本质中,与甘棠(即野梨,又称棠梨)牵手,“棠性多类梨”,海棠果与甘棠外形性质相似,都呈圆形且性味酸甘,都可鲜食或制成蜜饯,都可药用治疗泄泻等;“海”牵引着海棠的名字,是古人认为海棠最早来自海外的缘故。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李德裕的《花木记》说:“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唐代诗人李白也说:“海红乃花名,出新罗国甚多。”李时珍根据李德裕、李白之说,得出结论:“则海棠之自海外有据矣。”

不过,海棠之“来自海外”,并不是现代意义上来自中国境外的意思,而是有来源不明或源自荒蛮地带的含义。海这个字用在海棠身上,就像《山海经》里的“海”一样。《山海经》内容包括“海内”“海外”“大荒”三个部分。“海内”与“海外”不能理解为本土与海外。“海内”指的是“五服”中的甸服、侯服、绥服等地区,“海外”“大荒”指要服与荒服。“五服”是古代一种地域划分方法,将整个国家地域根据离帝畿(即京都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的远近划分而成。古人所在的“中土”(即中原地区)为山,山外为海,海外为荒。“海”不是现代人所说的海,而是古人视野范围内距离较远、荒晦而不可琢磨之地。

李白所说的新罗国也证明海棠的“海外关系”同《山海经》一样。新罗国(公元前57年-935年)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国家之一,起初为朝鲜半岛东南部的部落联盟,唐朝在新罗国设置鸡林州都督府,作为对新罗进行羁縻统治的机构。羁縻的原意,见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引申为笼络控制。唐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宋、元、明、清几个王朝称为土司制度。统一新罗时代(668年-901年)时,新罗国以唐朝诸侯国自居,还往往冠以唐朝国号作为全称,如“有唐新罗国”“大唐新罗国”等。

“海味”十足的海棠,还是源自古老的中国。海棠也确实是在唐代才闪亮登场的。相比甘棠这早就在《诗经》中亮相的植物,海棠的出场晚了一千来年。只是,海棠一出场就得到很高评价,当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唐代地理学家贾耽(729年-805年)的《百花谱》中时,就被如此盛赞:“海棠为花中神仙,色甚丽,……”作为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六朝元老、唐朝中期宰相贾耽的评价不会不引起重视。这般高起点,点亮了海棠多姿多彩、红红火火的“树生”。

后来,宋代诗人释惠洪的《冷斋夜话》提到过唐明皇李隆基(685年-762年)对海棠的喜爱:“(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海棠,明媚了春天。

清代 《缂丝花鸟图册·白头海棠》

妙手偶得之

唐代的盛开,有了宋代的辉煌。

美丽、从容、安静的海棠愉悦着人们的眼和心,被一个又一个具慧眼有慧心的人吟诵。

特别是那个海棠花落的早晨,些许花瓣偶然飘落到诗词的大树下,被北宋词人李清照的纤纤玉手,捡拾起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李清照大约创作于1100年春天的《如梦令》,携着海棠,仿佛俊逸潇洒的身影,穿越了从唐朝到宋朝的400多年时光。

时间回到大唐开元初年,也是一个春天的清晨,襄阳城外,鹿门山上,二十出头、正在隐居的孟浩然(689年-740年)看到山里风雨方停,心中不禁诗意汹涌,一首简单却生动的诗脱口而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花里,也有海棠吧?100多年后,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缓缓走来,这位诗歌造诣很深的诗人身后,站着他十几岁的外甥韩偓(844年-923年),手握一枝海棠。李商隐对韩偓是很欣赏的,单看这句夸赞就可见一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偓也继承了姨父的衣钵。那一个春天,韩偓看到一个女子,在酒醒懒起之时,为院子里被风雨打落的海棠而心思婉转,韩偓便从女子角度,写了一首《懒起》:“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真乃似曾相识燕归来,“百舌唤朝眠”不是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很像吗?光阴似水流淌,慢慢浸入公元1084年、这个北宋文坛的黄金时代,这一年,文学家李格非以“一道清流照雪霜”,为喜得之千金取名:李清照。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苏轼有好些学生都名闻天下,大约1094年春天,他的另一名得意弟子秦观(1049年-1100年)就以一首《如梦令·春景》惊了春光:“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原来,海棠闪耀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之前,经历了那么漫长的风吹雨打的时光,“昨夜雨疏风骤”“绿肥红瘦”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昨夜三更雨”;“试问卷帘人”与“侧卧卷帘看”;“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与“海棠花在否”;还有那个点睛之“瘦”,都印着“瘦觉锦衣宽”“人与绿杨俱瘦”的模样。

流转,流转,海棠伴着唐诗宋词的璀璨一并流转,转到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手中。记住了唐明皇那“海棠春睡”的唐寅,早已思绪悠悠,挥笔画下《海棠美人图》。

历史上的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好运,“三笑点秋香”的故事也纯属后人杜撰。他出生于明成化六年,苏州府吴县人,父亲是一个商人。他从小酷爱读书,过目成诵,“每夜尽一卷”。24岁那年,唐寅的父亲去世,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也相继在随后一两年内逝去,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寅潜心读书备考。28岁获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但次年参加会试,却因牵连科场弊案而下狱,罢黜为吏,他深以为耻,拒不到任,第二任妻子也因此离他而去。唐寅从此浪迹天涯,32岁才重返家乡,以卖文卖画为生,晚年穷困潦倒,但画作、诗文颇丰。

在《海棠美人图》中,唐寅别出心裁地题了一首诗:“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是的,无论怎样,海棠都依旧值得我们将真心相送。

宋代《海棠蛱蝶图》

正气存天然

绿树,红花,经典明正的形象,令海棠有着天然的正气。人们常常用她来类比甘棠。

北宋诗人王禹偁(954年-1001年)的《题钱塘县罗江东手植海棠》就是把海棠比甘棠,并借以寄情、明志的:“江东遗迹在钱塘,手植庭花满院香,若是当年居显位,海棠今日是甘棠。”。

这应是王禹偁遭贬谪时所作之诗。王禹偁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他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且秉性刚直,不畏权势,遇事直言敢谏,发誓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所以,他屡受贬谪,但他意志坚定,曾作《三黜赋》,以“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表达志愿。

和海棠一样,甘棠受重视的程度也很高,她跟随西周召公,被记载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诗经》对甘棠的吟唱确实情深意长:“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甘棠树啊高又大,不要砍啊不要伐,召公在树下居住过、休息过、停留过……人们由召公而爱甘棠,还有了成语“甘棠遗爱”,以颂扬离去的政声卓越的为官者。

召公本名姬奭,辅佐周武王灭商后,继续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辅佐周王室。因采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周武王逝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姬奭担任太保。姬奭常在甘棠树下处理政务,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政通人和。周成王逝后,姬奭辅佐周康王,开创了“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为周朝延续八百多年打下坚实基础。

甘棠,也成为清正的象征。特别是海棠到来之后,她更是携海棠一起,称道正直、仁厚、清廉之为官者。譬如,在位于济南大明湖东北岸的为纪念曾巩而建的南丰祠内,就是先种植了甘棠,后又加种了海棠。江西南丰人曾巩(1019年-1083年)也是北宋文学家,曾经做过齐州(今济南)太守,为消除济南水患,疏浚了大明湖、开辟了北水门,官声颇佳。

海棠便伴着甘棠,均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品质,成为人们对清风正气的期盼和赞许。

(原标题:仲春之月 海棠最早)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9

 

分享到

赏花攻略:“却道海棠依旧” 从名人故居到“海棠花溪”别错过

北方人曾爱吃花红海棠,如今混在水果摊里,没什么人认识了

故宫内海棠星罗棋布,颐和园白海棠来自极乐寺,明清人为何尤爱这种花

北京北海西府海棠进入盛花期,游客赏花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时机!

北京陶然亭公园海棠绽放 3000余株“花贵妃”斗艳迎宾

元大都遗址公园之海棠花溪 雨中别有一番风味

延庆八棱脆海棠:冰糖味的粉红色果子

趁夜色偷走7棵海棠 警沿着一路掉落花瓣抓到“采花贼”

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溪:“解语花”染粉红溪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