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小巷管家”宋雅军:全年无休,就爱“管闲事”,给装修垃圾定规矩

2019-04-30 13:48 北京晚报 TF021

365天全年无休;不挣工资专门爱“管闲事”;遇上刮风下雨或是突发情况,别人都往家跑,他们却往街面上冲……这样一群与众不同的人,就是“小巷管家”。

2017年4月,家住光明社区的宋雅军成为全北京第一批小巷管家。两年过去了,北京的背街小巷已经实现了小巷管家全覆盖。而61岁的宋雅军现在作为“小巷管家团”的带头人之一,依然乐此不疲地在为居民解决烦心事。

给装修垃圾定规矩

那会儿,热心肠的宋雅军上岗没几天,每天在楼下巡视,风言风语就传了过来:“这么上心,这是挣了多少钱啊?”面对冷嘲热讽,宋雅军解释:“我们当小巷管家不赚钱。”可小区的居民却不信:“不可能,没钱你们还天天干得这么起劲!”

虽然一肚子委屈,宋雅军却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照样每天在小区里“管闲事”。很快,她就发现了问题。原来,光明社区1号楼门前有个健身小广场,小区的孩子都爱在广场上玩。附近的学校和幼儿园有8所,下午3点半,小学放学了,低年级的孩子们会聚集在小广场玩;5点钟,幼儿园的孩子也加入到其中。多的时候,连家长带孩子得有三四十人。还有人也看中了小广场地方宽裕,小区里谁家装修,都爱把装修垃圾暂时堆放在广场空地上,有时候一家的装修垃圾就占据六七平方米的面积。

一次在巡视的过程中,宋雅军发现,不知谁家装修拆下来的木板上,还有竖起的钉子。“这可不行啊,钉子尖儿还朝上呢,这要是哪个孩子不小心扎着,那还得了。”不敢耽搁,她立刻找到装修的人家,但装修工人却一推六二五,对清理装修垃圾的要求置之不理。没办法,作为小巷管家的宋雅军只好向社区汇报,寻求帮助。社区得到消息后,立刻联系到了房主,将装修垃圾及时清出了小广场。

在宋雅军的提议下,社区为装修垃圾定下了规矩。如今,装修垃圾在堆放的时候需要圈出一定的范围,围挡要搭得高一点儿,垃圾上面还要进行苫盖。装修垃圾旁边必须放置一块公示牌,上面详细写着哪一户正在装修,留下装修负责人和房主的联系方式。“过去,有的装修垃圾一堆能堆一个多月,现在限定了堆放时间,每隔15至20天,就要将装修垃圾清理一次,等装修一结束就赶紧把垃圾清走。”尽管如此,宋雅军还不放心,每天在巡视的时候,不停地提醒家长,别光顾着聊天,看着点儿孩子,别让孩子在装修垃圾旁边玩。

起初,有的家长不理解:“关你什么事啊,我们爱在哪儿玩在哪儿玩。”渐渐地,居民们认可了宋雅军的热心和贴心。之前不理解的家长,如今和她成了朋友,一见面就打招呼:“大姐干吗去啊,辛苦了,慢点儿啊。”

组团出点子 搞定停车难

“刚开始当小巷管家的时候,觉得只要管好自家门前这一小段路,不脏不乱就行了。”但很快,宋雅军就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有时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急需有人帮着出谋划策,合理解决问题。2018年4月,“小巷管家团”推出。宋雅军所在的小巷管家团被取名为“明院花香”,如今已有28名成员。“成立小巷管家团之后,感觉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几个人抱团,可以互相出出主意、提提建议。”

宋雅军所住的光明社区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没有物业,此前没有规划停车位,停车一直是小区的老大难问题。这停车到底有多难呢?宋雅军形容,小区里的道路两侧全部被机动车占据,马路上只留下一辆车能勉强通行的空间。由于停车难,去年,宋雅军还赶上过这么一档子事。晚上8点多,两辆车在1号楼楼前的路中间“顶”上了。两个司机各不相让,谁也不肯向后倒车让路。争吵声将宋雅军和楼内居民都引到了楼下,百般劝说无效,就这么僵持了20多分钟,最后不得不报警请警察来解决,整条路堵了半个多小时才算疏通。

居民没地方停车,怨声载道,宋雅军和其他小巷管家们商量,怎么能解决这一问题呢?做民意调查,对停车空间进行摸底,对小区的机动车数量进行摸底,经过一系列调研后,小巷管家团向社区建议,引入正规停车公司,在小区中施划正规停车位。

去年,第三方停车公司终于被引入了光明社区,一共在小区里施划出600多个正规停车位。宋雅军和伙伴们又琢磨上了,小区居民有1000多辆车,车位还是不够。光明社区周围社会单位、学校、幼儿园比较多,社区里将近有1/5的车位都被社会停车占据。于是,他们又组团提议,希望对小区的停车位区分管理,外来车辆可以从小区中通行,但不允许停车,这样能够将更多的车位腾出来,留给小区居民停车。

“小区里一些不能停车的地方,老有乱停车的。比如我们1号楼楼下吧,有的司机老是把车停在居民的窗根儿底下。”宋雅军说,小巷管家天天靠人力追在屁股后头制止乱停车肯定不现实,今年大家准备提议,制作一些花箱摆放在小区中容易乱停车的地方,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不自觉的司机乱停车。

每天巡视徒步10公里

今年年初,宋雅军突然感觉右臂抬不起来,大臂酸疼。起初她并没有在意,直到晚上疼得翻不了身,她才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宋雅军的右臂断了5根肌腱,需要立刻手术。“我跟医生说,我还得值班,还有巡视任务呢,再忍忍,等忙过这段再来做手术。”就这样,宋雅军拒绝了医生的手术建议,在断了5根肌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照常巡视了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到3月27日才做完手术。

谁也没想到,手术后还不到1个月的时间,胳膊上套着护具的宋雅军就又出现在了小区,开始上街巡视了。“我们小巷管家不分年节,天天都得出门巡视。现在的责任区都分成网格了,每个人都包片儿。不是说一放假,这条路上就没事了,365天风雨无阻,天天都得出门巡视。下雨了人家都往家跑,我们得往外跑,赶紧上街看看,雨箅子是不是都通了,别积水了啊。”每天按规定说是要求“三巡”,但宋雅军每天要在小区巡视四五遍,徒步走上10公里左右。即使胳膊刚刚做完手术也不闲着,好歹也要在家门口巡视几圈。

“现在小区里的居民对我们小巷管家理解多了,看见我胳膊上套着护具出来巡视,都过来提醒我:注意点儿,看着路,小心。我这心里可暖和了。”宋雅军一边在光明中街上巡视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补白

“小巷管家”解决

两万余件烦心事

2017年4月25日,东城区龙潭街道在全市率先尝试启动“小巷管家”试点,以此作为“街巷长”的延伸和又一创新。从2017年6月10日起,小巷管家走出龙潭,逐渐开始走向全东城,迅速覆盖了东城178条主要大街和1005条背街小巷。

小巷管家们不仅针对街、巷环境问题和社会秩序稳定问题,每天进行巡视;对居民、单位、门店经常性走访,了解基本情况,收集意见建议和服务需求;还对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阻,遇到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及时处理;针对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项,则及时“上报”街巷长;对巡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已记录在册的问题进行跟踪反馈。

随着部分街巷的整治陆续完成,一些小巷管家发现,自己小本本上记录的问题越来越少。这时候,小巷管家还能做点儿什么?2018年4月,小巷管家再次升级,多名小巷管家抱团组建起了“小巷管家团”,由多名小巷管家共同认领一件事,协同解决问题。

短短两年时间里,仅来自龙潭街道的145名“小巷管家”就巡访120287小时,解决问题事项22478件。“小巷管家”成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如今,全市所有街道均已完成了小巷管家的招募注册,实现背街小巷“小巷管家”全覆盖,有条件的乡镇也在试点建立起“小巷管家”队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楠 文并摄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致敬平凡战疫者:房山公安分局检查站站长严守进京西南大门90多天

五一特别报道:致敬劳动者

“追光使者”陈欣钢:让盲人与正常人同步看大片,拥抱视听盛宴

“蜗牛老师”解春荣:赤子般爱等待孩子成长,树叶石子都能变玩具

“航运特服”黄月兰:协调东航特殊运输任务,曾一天“快递”五个器官

“减税热线天使”刘丽娜:解麻烦帮人难,我们每人都是刻苦的小孩

“警官信箱”杜昕:百事通问不倒!解释法条,不是只会搜索就能干

“聆听女孩”崔娜:15年座席,听60万民声,每个来电都是份责任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

北京市民对人口普查有疑惑可用多种方式解决,上微信公众号打电话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