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观点

北京社区微信群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力争到明年6月底覆盖全市社区

2018-09-19 11:21 北京晚报 TF2018

全市社区微信群体系建设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力争到明年6月底覆盖全市所有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社区微信群体系建设,与网格化体系有效对接,切实解决社会服务与城市管理智能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记者采访多个小区发现,目前大多小区都已建立了社区微信群,类型多样,规模不一。至于微信群如何保持活跃度、居民生活中的难题怎样高效解决,还需进一步探索。

制图:宋溪

丰台 芳古园二区

每栋楼都有群,实名入群有“群规”

“邻居们打扰了,有起床的吗?家人从外面把门锁上了,我在里面打不开,孩子上学着急,能帮忙开一下门吗?”早上7点,芳古园二区的老冯着急地在居民微信群里问道。“我可以过去帮您开门,您是几零几的?”、“我来了”……很快,群内出现了几位热心居民。这样“邻里救急”的一幕,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芳古园二区共有9栋楼,从2014年开始社区便建立了一个志愿者微信群。此后几年,社区在街道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始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群,目前一共有46个微信群。主要包括1个社区大群、9个楼栋骨干居民群、9个居民联络群、各领域兴趣爱好群等。

“不是每个居民都入了群,每家至少保证一个人在群里,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物业、水电热力等部门人员加入‘骨干群’。目前社区平均入群率达到了92%。”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宝忠说,居民入群采用实名制,需到居委会登记门牌号。在加入每个群后,群员都要遵守相应的纪律要求:不能发敏感信息、黄赌毒等有害信息、不能发推销广告等。

居民彭阿姨告诉记者,“有了居民群很方便,诸如维修路灯、窗户等很多小事都能解决。但对于一些顽固问题,比如与物业相关的问题,我们期待能定期召开协调会,让微信群更有活力也更有力量。”

而在芳城园二区,7栋居民楼一共建立了9个居民微信群。“前不久,我们居民张女士还在群内发布寻人信息,通过地区各类微信群,两个小时内帮助她的医生朋友找到了一名重症患者。”芳城园二区社区书记王彤说。

海淀 科育社区

33栋楼14个群,每天发送工作日常

中关村附近的科育社区共有33栋楼,目前建立了14个居民微信群。不同的群承担着不同分工,包括房主群、党员群、未成年人群、读书会群、高龄老人服务群等。“目前14个群中,活跃度较高的有五六个。主要是党员群、居民联系群和青少年群。”科育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元莹说,这些群每天大约能保持共计1000条左右的交流和咨询信息。

社区微信群均采用实名制入群,居民需拿有效证件才能入群,群规也很严。“拼团广告、谣言、反动信息等都不许发。当然,求助类、非盈利类的信息是允许的。”平时,社区居民可以在群里咨询柴米油盐、水电气网等各类生活问题,社区也会在群内发布天气预报、相关政策和活动等信息。“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举办一些线下活动,保持居民微信群的活跃度。”科育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洋说。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会在工作日每天向居民群发送“工作日常”总结。“社区里开了什么会、举办了什么活动、有哪些居民参与,居民当天咨询了什么问题等等,每天都会总结8条左右。同时,还会配上‘名词解释’,方便服务居民。比如怎样注册”志愿北京“、”老年卡怎么办“等等。”赵元莹说,除了文字性的内容,每天还会要求工作人员轮值,在发送“工作日常”的时候,将最近或当天的工作图片,采用“九宫格”的方式制作成一张图,发到14个居民群。“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社区工作,知道身边发生的事,同时也给居民提供一些便民信息和服务。既然建了微信群,就要让群出点效果。”

朝阳 光熙门北里北社区

已建立33个群,几分钟内消灭火情

光熙门北里北社区居民议事平台,大概从两年以前就开始在党员网格内使用,然而,真正大规模推开居民微信群是在去年7月份。当时,社区开启了一项管理模式创新:以每栋楼为单位,为居民建设一个微信群,邀请居民入群,搭建居民楼宇议事微平台。

据了解,截止目前社区共有稳定的微信群33个。其中主要包括党建类、居民自治类、社会组织类和品牌服务类微信群以及一些临时组建便于服务群众的群。

“这些微信群,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及时联系、增强沟通、政策宣传、效果分享等多种作用。”光熙门北里北社区书记张红霞说。“比如,居委会会不定期在群里发布号召居民集体灭蟑的通知、号召倡议居民和志愿者自发清理楼道小广告、解决居民房屋漏水、暖气等问题;居民之间,平时也可以询问邻居一些生活工作上的问题等。”

居民微信群的搭建,方便居民的同时,也增加了居民安全感。“去年的一天,我们在消防队来之前,成功控制一起火情。”28号楼楼长牛贵勤告诉记者,“当天有居民闻到一股浓烈的烧焦味。我就要求大家在群里按照每一层报号报平安,而后顺着报号的下一个楼层去挨家挨户查找。终于在火情开始蔓延前,敲开那户人家的门,屋主人才发现是厨房里的锅糊了。”

张红霞介绍,随着居民群的建设和实行,一些群也邀请了“专业人士”,促进了“老大难”问题解决。“小区里有一部老旧电梯,因为产权复杂,一共涉及26个单位,更换非常困难。在各方努力之下,很快就要更换了,这离不开大家在群里的呼吁和线下的奔走协调。”张红霞说,虽然并非所有“老大难”问题都能如此顺利解决,但有了微信群这个桥梁,能促进问题推进得更快更好。

正说

关键信息要定期汇总和真正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显洋认为,北京启动全市社区微信群体系建设,在网络时代,对完善和提升基层治理有一定积极意义。社区微信群本身可以看做是基层民主自治的一种载体,是畅通服务、上行下达的渠道之一。但是,对每个街道和社区而言,建立什么类型的微信群、微信群数量多少为宜、如何将微信群里的民声民意重视起来,需科学认识和考量。

“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掉入需求和问题的陷阱。需要认识到,微信群建设只是推进基层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种手段。”于显洋说,建立社区微信群体系,关键要发挥参与者或者主办者的作用。“同时,线上和线下要结合、怎么结合,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于显洋建议,在社区微信群体系建设过程中以及今后,要设立专人负责和反馈的机制,关键问题要让关键人物看到和推动解决。“社区要有专门的人员或者重要相关人员来管理服务这个群,定期搜集居民意见和相关信息。要仔细统计分析居民最关注什么类别的问题,每周或者每个月整理出来。在此基础上,以街道办为主要载体,固定一个时间节点与相关部门机构联系,建立起例会制度,对居民反映的焦点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他说,只有将这个环节真正做好,社区微信群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信誉度,才可能逐渐在居民心中建立起来。

对于社区微信群建立后的发展质量和满意度,于显洋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建立一定考核体系。“比如,主要可看看每个社区微信群的覆盖面和参与面,将居民所反映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微信群的作用到底大不大,有多大,社区居民心中有杆秤。”此外,于显洋提醒,大规模推进建设社区微信群,不是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的最有效的方式。“最有效的,还是直接与居民面对面倾听意见、解决问题。要打造更多方便的物理沟通平台,鼓励直接面对面的互动,而不只是依赖于微信的方式。”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松林

编辑:TF2018

分享到

北京延庆儒林街道永安社区供暖管道井里满是粪便,“代管物业”清除隐患

社区工作者、快递员坚守一线,也受到了很多来自社区居民的关爱

三张基层治理清单明年出炉 居委会被派了不该干的事可拨打12345投诉

移动居委会成百姓好管家:难题在哪里 办公桌就搬到哪里

北京市政协委员:托幼服务可与社区医院居委会协同发展

天龙苑居委会服务很暖心,材料齐全,只跑一趟拿到社保卡!

社区“万能章” 别再随便盖,明确责任主体可以实现多赢

大兴八旬独居老人亲手制作10双布鞋,挨个儿发给居委会的年轻人

北京如何办理电子停车优惠?居民可到属地居委会咨询解惑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将村、居委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志愿者和热心邻居让失独老人走出阴影不孤独 每周都有人上门服务

看过即吃过?看吃播多为“心理代偿”,专家:猎奇受宠会导致更多效仿

“30+”要提防哪些职场陷阱?用劳动合同法带你看透《三十而已》

杜绝浪费!北京多家餐馆推出小份菜单人餐,还有“光盘”奖励

“防沉迷系统”破解很容易,想让孩子充实过暑假,家长得“根治”

如何培养真正的非遗传承人?不能只靠体验,还需成体系课程

护理员收入低流动大,养老院难招到大学生,留住养老人才先从“钱”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