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今日主打

一篇报道结缘《北京晚报》 打开信报箱阅读一座城

2018-05-18 10:10 北京晚报 admin

2018年5月18日讯,翻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晚报》,泛黄的纸张上,每个“豆腐块”,都是一个时代的标记,记录着当时的北京,很多话题也延续到了当下。

王海昆

1987年5月2日的报纸,《本市部分居民楼信报箱破损严重》登在头版,只有4个版的老报纸,把这篇报道放在首位,可见当年信报箱对老百姓非常重要。文章的作者名叫“王海昆”,问起报社老前辈,大家都记不太清了。几经辗转,记者终于和王海昆见了面。他和信报箱有着怎样的渊源?又是如何与晚报结缘的?且听老王慢慢道来。

1980年 “邮报一家”时代

今年57岁的王海昆,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邮来友往》杂志编辑部主任,是《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记者见到王海昆时,用1987年5月2日的报道直切正题,一聊才明白,真正说到这篇报道,还有太多的“前缘”要梳理。

198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正是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暴增的阶段,不但写信汇款寄包裹的频率增多了,市民读书看报的热情也增加了。当时刚刚复刊的《北京晚报》是百姓们最关注的报纸,由此一个“邮报一家”的时代开始了。邮和报亲到什么地步?王海昆回忆了一个细节,当时北京邮政支局的党员、团员,每天下班后,都要在街边上卖1个多小时的《北京晚报》再回家。有的人,即使是从邮局退休了,依然继续帮助晚报扩大发行,解决群众“买报难”。1985年6月5日,晚报一版刊登的《邮政局长离休后街头卖报》,曾经引起读者热议,因为老局长是1943年参加抗战的老革命,是王海昆父母单位的老领导。

“我爸妈、姑姑、叔叔、弟弟、妹妹,还有……”王海昆掰着手指头算,一家有16口人都在邮政部门工作,这是个邮政世家了。1980年,年轻的王海昆也参加了邮政工作,当时还有没有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政工作归当时的邮电部管。

王海昆最早是在工体对面的邮局做邮递员。1980年,左家庄以北全是农田,王海昆的邮递段被称为“半乡邮”。每天王海昆都骑着自行车投递,车前车后是三大兜子的信件和报刊,四五十公斤重。下午投递的时候,主要的分量来自于晚报。直观地说,他每天投递的邮件量能占小半间屋子。

“晚报来啦!”每到居民院门口,王海昆总要这样吆喝一声。左邻右舍来取晚报,还没订报的看了羡慕,也托王海昆帮忙给订一份,这叫代收代订。多的时候,一天有三四十份。王海昆从那时就开始留意信报箱的问题了,最早的信报箱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木头箱子,而是居民们拿纸壳糊的盒子。

“人民邮电为人民、干一行爱一行!”这些老传统在王海昆的思想中,绝不是空的口号。到处去查找、核对通邮地址是那时王海昆经常做的事情,由此他也认识了不少人,比如著名词作家乔羽、时传祥的老伴儿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查找时,他把报纸信件送到了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手中。

“他窝在一个小板凳上,一点点挪。”王海昆说,这位残疾人自强不息,每天坚持读报、剪报、再编辑,整理以后邮寄到外省,以稿费为生。面对这些情况,虽然残疾人家还没有通邮,但王海昆一口承诺:我给你送。从此以后,无论寒来暑往,他都克服困难,每天不辞辛苦绕道几公里,专门为这名残疾青年进行了两年多的特殊服务。为此,这位残疾青年激动地投书《北京晚报》。

在王海昆投递的道段内,一个新建的住宅小区还没有通邮,王海昆与一位热心肠的退休大妈一起,每天为居民们带去200份《北京晚报》,虽然这不是他分内的工作,但及时解决了居民们的看报难问题。居民们高兴地给晚报打来了热线电话。

这两件事当时本报前辈记者进行了专门的采访,这让王海昆第一次与本报记者有了直接的接触,算是结缘的开始吧。也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晚报知道了邮政系统里有王海昆这样一位善于沟通的热心人。

1985年 借调的那段日子

百姓对邮政通信需求真正产生爆发式的增长,是在1985年前后,邮政的人员、运力、场地要增加,是必然的趋势。《北京晚报》当时最需要的,是一个能把晚报、邮政、百姓三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总编辑叶祖兴想到了一个最佳人选--王海昆,也就是本报一版报道过的邮递员。1986年8月到年底,王海昆借调到本报群工部。他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百姓来信中,与邮政有关的反映。

“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拆信!”来到办公室,群工部四五个人所面对的,是桌上堆成小山的百十封来信。信件拆开、归类,凡是和邮政有关的反映,都会归到王海昆面前,由他把百姓的诉求汇总,转给邮政部门,并告知市民们问题解决的进度。那时王海昆也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进行梳理,他发现,其中一大类,仍是在提通邮问题,尤其是信报箱的问题,信报箱对于市民来说,越来越重要了。邮递员出身的王海昆也更能感受到,信报箱建设和管理不完善,也同样是困扰邮递流程的问题。

1987年 那篇文章的由来

1987年5月2日,王海昆这篇《本市部分居民楼信报箱破损严重》的报道,在晚报一版发表。这篇报道的导语中提到,许多群众反映,本市居民住宅楼内安装使用的信报箱损坏严重,公民的正常通邮受到危害。在接到邮递员和居民的反映后,王海昆当时和同事李毅用了20多天,跑了市区内十几个小区,才慎重落笔。

当时小区里的信报箱,大多已经换成了铁皮的多口信报箱。王海昆通过不断走访,找到了信报箱损坏严重的几大原因。那一年是“集邮热”的开端,不懂邮票的人会把任何邮票都贴到信封上去,其中不乏红楼梦小型张邮票、生肖猴邮票等这些珍稀邮票,倒卖的人撬坏信报箱偷了信后,把邮票撕下来,拿水一泡,处理完了到市场上倒卖。第二类人搞破坏,是为了方便散发小广告,卖楼的,卖假药的,五花八门。

报道中还以团结湖小区为例,如今查地图没有这样的称呼。记者也联系了街道办事处查找当年的旧称,工作人员帮记者找到了不少老资料,几张老照片带来了直观的感受。当年的团结湖小区,指的是团结湖公园周边的几栋老楼。

王海昆还记得,文章在晚报刊登后,各相关部门开始着力解决信报箱被损坏和更新换代的问题,解决信报箱损坏、建设问题被列入了1988年北京市为民办的60件实事。

2018年 本报持续关注信报箱

胜古南里35号楼楼院里信报箱受损

接过前辈们的“笔杆子”,对于信报箱问题的关注本报从未间断过。1987年的那篇报道里有个数据,当时市区居民楼内,信报箱安装数量近两万个。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城6区新建或更新补建邮政投递用楼房信报箱、信报箱群125万多户,覆盖了500多万居民。王海昆说,这主要得益于政府、邮政和住宅楼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

2016年3月,本报《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策划采写过一组有关信报箱的问题。近日,记者再次关注这一问题。比如,太平湖小区2号楼一位大爷反映,小区信报箱安装了多年,居民们没拿到钥匙,信报箱如今还大敞着不能用。胜古南里35号楼居民反映,楼院里的信报箱损坏严重无法使用。看来小区物业对信报箱的维护,仍是个社区话题。

每天下午,老人们下楼拿报纸,见面打开了话匣子,所以信报箱还是邻里联络感情的“催化剂”。有老人说,现在还保持着写信的习惯,感觉有些事写信更正式,是一种礼仪、一种尊重。年轻人们现在更有复古的玩法,寄明信片,仿过去的老格式写信,乐在其中,这些事都离不开信报箱。

从报道中的信报箱品读一座城市的发展,它不该是“疯长式”的,它的文明、完善程度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景一鸣

分享到

《北京晚报》记录前三门护城河发展 见证北京人60年“逐水梦”

60年晚报故事:北京人的“念想儿” 纪刚参与筹办《北京晚报》

著名语言学家程祥徽:《北京晚报》是我的“数据库”

老读者忆往事:《北京晚报》曾为我当“红娘”

《北京晚报》老读者将家乡报带到日内瓦 制作剪报30余年

王玥波与《北京晚报》的故事:攒了整整八柜子报纸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圆满闭幕 不说再见晚报和您天天见

话剧《北京人》首演庆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

五色土副刊两位专栏作家与读者分享 “晚报给了我学习创作的平台”

展览现场按图索骥 晚报帮读者五天找到失联九年的小学同学

北师大退休教师谈与北京晚报渊源:看晚报已成为家风

天通苑添1.2万平方米绿地公园,12月正式建成开放

终于回家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通运营,线路覆盖河北北部、山西和内蒙古地区

实拍北京冬雨,别样的美

改造慢行系统、增添口袋公园......北京CBD交通综合治理年底完成

看病不用卡,只需一个码!国家卫健委:“脱卡就医”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