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晚报》老读者将家乡报带到日内瓦 制作剪报30余年

2018-04-11 10:59 北京晚报 TF008

2018年4月11日讯,说起“收藏”,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藏品大多是古董、字画、钱币、邮票等,在朝阳区亮马河畔有这样一位读者,他的收藏是15本陪伴了他30多年的剪报册。“《北京晚报》上刊登的有用、有趣的文章,我都剪下来贴好。这一晃都坚持了30多年了。”这位老读者就是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的退休干部薛金星,他曾驻日内瓦工作多年。当时,为了能看到家乡的报纸,他先是想办法让家人寄,后来又专门申请订阅。一张记录了北京市民生活的晚报,就这样“漂洋过海”出现在万里之遥的日内瓦。

身在异国想念家乡报纸

薛金星说,自己珍藏的剪报册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见证了他的奋斗岁月。1986年,39岁的薛金星正值壮年,他被单位派到驻日内瓦代表处工作。在国内的时候,看《北京晚报》是他每天都要“打卡”做的事。到了日内瓦后,薛金星发现办公室的报架上只有《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和外文版的《中国日报》,人在异乡,却看不到熟悉的晚报,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为了能看到晚报,薛金星让还在国内的爱人每天准时去买报纸,然后寄到外交部的信使队,托信使把晚报带到日内瓦。每当信使把一叠叠晚报带到单位时,薛金星和同事们都争相“抢晚报”来读。

“我让着他们,一般都是我最后看。” 薛金星说,不过,那时候信使一个星期才来一回,大家每次看到的晚报都已经“过时了”。为了让大家能及时看到报纸,他主动向领导建议——为办公室加订一份晚报。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就这样,《北京晚报》通过国际邮局,经过一夜的跨国旅途,第二天会准时出现在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处AMT五号办公室的报架上。也是从那时起,薛金星开始做起了剪报册。

剪报剪了三十多年

薛金星还记得,复刊后的《北京晚报》只有四个版,“一分钟小说”是他最喜欢的栏目。“有些作家能出长篇小说,却写不出一分钟小说,所以,这一篇篇豆腐块儿大的文章里都是精华。”远在异国他乡的薛金星深感晚报“来之不易”,于是,便把自己最喜欢的文章都剪下来,夹在册子里,细心留存。

后来,随着晚报不断扩版,薛金星剪报册里的内容也渐渐丰富起来,剪报册也是越集越多。“你看,这个运动员跳水多漂亮,就像跃动的音符;这是望京、东直门发展建设中的样子;这是航天英雄的照片;这是吴冠中、李苦禅、韩美林的绘画……”翻开一本本剪报册,薛金星充满回忆,他说,这是一笔财富,至今读起来仍感觉那么亲切。

2007年后,薛金星开始将贴剪报与记日记相结合。他的日记分为生活日记和学习日记,里面记录着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征文活动是《北京晚报》的一大特点,它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增添了撰稿人的情趣。”薛金星从点滴积累中,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技巧,只要晚报有征文活动,他都格外关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他也会积极地投稿。在《遥望故乡》的征文活动中,他写的《迁西板栗》就发表在“五色土”副刊上。

薛金星说,学习永无止境,自己也是活到老学到老,晚报虽然创刊时间长,却是一份紧跟时代的报纸,通过看报,他能不断了解新事物、接受新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头脑越来越灵活,心态越来越年轻。晚报六十华诞,作为一名忠实的老读者,他祝晚报越办越好,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 付天泽 文并摄

分享到

一篇报道结缘《北京晚报》 打开信报箱阅读一座城

《北京晚报》记录前三门护城河发展 见证北京人60年“逐水梦”

60年晚报故事:北京人的“念想儿” 纪刚参与筹办《北京晚报》

著名语言学家程祥徽:《北京晚报》是我的“数据库”

老读者忆往事:《北京晚报》曾为我当“红娘”

王玥波与《北京晚报》的故事:攒了整整八柜子报纸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圆满闭幕 不说再见晚报和您天天见

话剧《北京人》首演庆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

五色土副刊两位专栏作家与读者分享 “晚报给了我学习创作的平台”

展览现场按图索骥 晚报帮读者五天找到失联九年的小学同学

北师大退休教师谈与北京晚报渊源:看晚报已成为家风

胡同疏通京报馆修缮加快了,未来这里将建成邵飘萍纪念馆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值得期待,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实拍今冬北京山区第一场雪,银装素裹

三年时间,这里发生巨变

北京通报7家单位巡视整改情况

北京全市普降中雨,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