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追踪报道:与《北京晚报》结下一生的深厚情缘

2018-01-31 14:37 北京晚报 TF003

“晚报一甲子,请您讲故事”。纪念《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线索征集活动的开展,使很多老读者回忆起他们与晚报的情缘。读者们纷纷打来电话,不只是他们的故事,电话那端传来的喜悦和深情也深深地感染着本报的每一位记者。老读者们说,这张报纸深藏于记忆中,有些人的人生轨迹甚至因她而改变。

喜欢集报的小伙朱凯超 摄影范光永

结缘晚报
成就了自己的记者梦

赵新义先生今年64岁了,自打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了给《北京晚报》投稿的经历,稿件见报后的兴奋劲儿他一直记得。参加工作后,赵先生给本报投稿的机会更多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他给本报投稿上百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了媒体记者并有所成就,赵先生说,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北京晚报》给他带来太多改变。

1980年,赵新义就读于清华大学,著名指挥李德伦到校举办一次交响乐欣赏的讲座,赵新义和同学们都特别感兴趣。讲座听了一半,老师来到赵新义身边,跟他说,看能不能写一篇新闻稿,内容就是这次讲座。“我平时书报看得比较多,可写新闻稿件还是头一次。”

很快,百余字的稿件交到了老师手上。当年4月15日,赵新义的稿件就刊发在《北京晚报》第4版,题目为《怎样听交响乐 清华请李德伦办讲座》。如今,翻开剪报本上的这一页时,看着豆腐块大小的文章,摸着泛黄的纸,赵新义仍能感受到当年的那股兴奋劲儿。

毕业以后,赵新义被分配到了北京制药厂。1981年,在车间当技术员的赵新义,时时关注着《北京晚报》,也仍然想着要再投稿。那一年,北京出了件挺轰动的事,一个大学生到新华书店盗书并致人伤亡。赵新义对这件事感触很深,他写下一篇800多字的评论文章,准备给晚报投稿。“我不知道该怎么投,当年在学校投稿是老师帮着弄的。”赵新义把稿件塞进信封,骑上自行车,从芳草地直奔报社,很快,他的稿子在当年8月9日刊发。“我还记得这篇稿子的稿费是8块钱,报社能认可我,深受鼓舞。”

1985年,赵新义参加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组织的通讯员培训班。通过3个月的学习,赵新义拿到了一个红皮的通讯员证,日后再投稿,除了名字,前头还署着通讯员三个字,赵新义说他觉得自己和报纸更亲了。

在厂里这些年,赵新义不再满足于稿件见报的数量,更要求质量。1986年4月25日,《北京首选降压零号走向全国》在晚报上发表。赵新义说,别看文章不长,但为了这篇稿子,他做了深入调研,从制药厂到医院都走遍了。“因为这篇稿子,当时市委宣传部领导打来电话,表扬我选题抓得好,还来进行调研,我们那会特别激动。”

1993年以后,赵新义被调到中国记者协会国内部业务交流处工作。但他更想到采访一线工作,后来他成为了《人民政协报》的记者。“‘统战政协理论’又是另一个领域了,好在我有多年与晚报结缘攒下的功底,完全可以承受挑战。”

“我因为喜爱《北京晚报》,也因此更加关注北京,关心北京政协的各类提案。”在记者生涯中,赵新义的《委员提案 北京市出台扫雪铲冰6号令》、《北京告别沉重的粪桶》,获得政协好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回忆起来,我对《北京晚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爱戴,对给晚报当通讯员的日子也更加怀念、珍惜。”

赵新义说,“晚报创刊一甲子之际,我把晚报比作一棵树。从它破土之时起,就注定植根于一个民族、一方地域、一种文化,在古都北京这片沃土中,滋养沁润、根深叶茂。根,是一个作者的文化积淀、它深深埋藏在心底不退变,一旦有了根,随之而来的诗文之物自然显现。一篇文章,代表作者对主题事物的解读与感悟,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一次寻根历程。”

结缘晚报
她走进博物馆“大门”

今年61岁的荣秀霞阿姨至今还保持着剪报的习惯,对《北京晚报》上刊发的与博物馆有关的消息都精心珍藏,并与微信群友们分享。荣秀霞一家人走遍了北京的各种博物馆,对她来说,晚报就好比通往博物馆的大门。

好大的一张报纸啊!这是儿时的荣秀霞对《北京晚报》的最初印象,每天看着爷爷“唰啦唰啦”地翻着报纸,那时的她不会想到,跟爷爷相比,这张报纸将来对自己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我当年看过一本书,名字叫《祖国》,里面有对编钟的介绍,我很感兴趣。”荣秀霞说,1986年的春节,她和丈夫去了大钟寺参观。以前去博物馆都是走马观花,从那次开始,荣秀霞被文物背后的历史和知识深深地吸引了。

那是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哪座博物馆即将举办新展览,展些什么,这些消息的最好来源就是《北京晚报》。从那时候起,荣秀霞不但要看晚报上介绍的博物馆展览,还精心做了剪报。

1987年,荣秀霞参加了市教育局、文物局等多个部门组织的博物馆知识竞赛,历时8个月,题目中有三分之二的问题,不到博物馆亲眼去看看,是根本得不到答案的。该去哪些博物馆查资料,她胸有成竹,翻看剪报本,《北京晚报》上早有线索。有道题目荣秀霞印象特深,问朱德老总的手枪真迹在哪个博物馆展出?荣秀霞一查,军博、国博都有展出,到实地去问,最终得知军博展出的那支手枪是真迹。

荣秀霞一家人去博物馆有个特点,当时她住在城里,一些博物馆离得比较远,比如昌平十三陵、房山周口店,但甭管多远,全家人去博物馆全靠一辆三轮车。“我跟我爱人还有孩子,轮流蹬车。”参加知识竞赛的8个月里,每逢周日(当时还没实行双休日),一家人就蹬着三轮去看展览。在很多博物馆门前,她的这辆三轮车甚至成了焦点。“坐着大巴车的外国游客还我们一家人拍照,当时我还奇怪呢。”功夫不负有心人,荣秀霞最终在博物馆知识竞赛中拔得头筹。如今,荣秀霞一家人看展蹬的那辆三轮车,已经送到了首都博物馆进行展览。

在荣秀霞收藏的“宝贝”里,有40个本子、60个信封。40个本子都是《北京晚报》刊发的博物馆消息的剪报,她一直珍藏着,后来精力有限,她做剪报有困难了,就用信封把剪报收藏起来。这些“宝贝”记录了一家人太多的珍贵回忆。

上了年纪后,荣秀霞仍保持着剪报的习惯,她会把晚报上感兴趣的消息分享给微信群里的群友。老街坊们有的人年岁大了,想去博物馆转转不方便,荣秀霞就把相关消息念给他们听,给他们描述博物馆里的场景和实物,比讲解员还生动。“靠一张报纸我走遍了北京的博物馆,也把快乐分享给别人。”

结缘晚报
老人忆起志学之年

“以前的晚报啊2分钱一份!”79岁的朱维岭老爷子是本报的老读者了,每每拿起这份报纸,耳边还会回响起叫卖晚报的吆喝声,那声音稚嫩,却有着十足的冲劲儿,一张报纸仿若一台时光机一样,把老爷子带回了志学之年。

1958年,朱维岭在北京十一中上初中,校门口就是郎家胡同。那时候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里组织了各类的活动,有学木工的、有学裁缝的,朱维岭则相中了卖《北京晚报》的项目,这算作勤工俭学的门类。

每天放了学,报纸配送到了学校传达室,朱维岭在传达室点上20多份报纸,抱着出了门,“当时的晚报4个版,这一摞也挺沉呢。”从郎家胡同拐了弯奔宝钞胡同,出了口就是鼓楼东大街。现今的鼓楼东大街已经淹没在南锣、什刹海的商圈里了,当时的鼓楼东大街虽不像现在这般花哨,却也是热闹之地,小商铺挺多,人来人往,下班的时候,7路公交车一过,又带来不少“客流”。朱维岭卖报最钟爱这条街。几声吆喝,周遭的人就都来了,“孩子,来份晚报!”还没走到交道口,朱维岭手里的报纸就卖光了。

与晚报有这么一段渊源,朱维岭老爷子说,他对这张报纸更有着一份亲近感。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城市里的报纸越来越多了,但北京晚报一直是他所钟爱的,他说报纸看了很多,《北京晚报》对他来说不只是一张写满新闻的纸,更渗透着老北京的文化底蕴。“五色土一直办到现在,越来越有滋味,太难能可贵。”如今老人最喜欢的版面是《墨缘》,老人说因为自己以前的工作与舞台、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己也对书画有着很深的喜爱。通过《墨缘》他看到了更多名家的作品,了解了背后的知识,觉得这个栏目特别亲切。

朱维岭老人说,在晚报一甲子之际,看到老读者们纷纷与报纸分享记忆与喜悦,自己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希望把老读者的故事,说给每个人。

本报记者 景一鸣

集报小伙捡漏记

2016年8月20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喜欢集报的小伙朱凯超来说,这一天并不平常,他意外得到了一份珍贵的老报纸。

当天4点多,在北京打工的朱凯超就起床赶往潘家园。在一堆老报纸面前,朱凯超停下脚步,习惯性地翻找自己喜欢的报纸。猛然间,一张《北京晚报》的创刊号让他眼前一亮。惊喜之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仔细一瞧,的确是真的。朱凯超努力抑制着心中的惊喜,问摊主这一堆老报纸多少钱,摊主说要300元,他说这一堆破报纸就给100元吧!没想到摊主连看也没看说“拿走吧”,朱凯超赶紧把一堆报纸装进了自己的布袋。

抑制不住激动的心跳,朱凯超立即向同在潘家园的两位报友报喜。三个人找了一个僻静处打开了那堆报纸,在一大堆《文汇报》中,小心翼翼地找出了那张1958年3月15日出版的《北京晚报》创刊号。朱凯超高兴坏了,立即让报友拍照留念。撰文王纪民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一篇报道结缘《北京晚报》 打开信报箱阅读一座城

《北京晚报》记录前三门护城河发展 见证北京人60年“逐水梦”

60年晚报故事:北京人的“念想儿” 纪刚参与筹办《北京晚报》

著名语言学家程祥徽:《北京晚报》是我的“数据库”

老读者忆往事:《北京晚报》曾为我当“红娘”

《北京晚报》老读者将家乡报带到日内瓦 制作剪报30余年

王玥波与《北京晚报》的故事:攒了整整八柜子报纸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圆满闭幕 不说再见晚报和您天天见

话剧《北京人》首演庆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

五色土副刊两位专栏作家与读者分享 “晚报给了我学习创作的平台”

展览现场按图索骥 晚报帮读者五天找到失联九年的小学同学

北师大退休教师谈与北京晚报渊源:看晚报已成为家风

城市副中心又一重点工程完工,未来这里将成开放式水景公园

今冬北京山区来了头场雪,超美!

胡同疏通京报馆修缮加快了,未来这里将建成邵飘萍纪念馆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值得期待,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注意了!20日起北京核发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停发实体居住证

实拍今冬北京山区第一场雪,银装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