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今日主打

古籍图片如何变身文创产品? 结合流行元素再设计

2017-12-14 10:03 北京晚报 TF005

2017年12月14日讯,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的鬼谷先师,头上绑着“必胜”抹额,怀抱一支钢笔,坐在一张满分的考卷上,“沉迷学习”,是为“考神”;祛除邪魅、逢凶化吉的殷元帅,手持长枪大战PM2.5,“我想净净”,是为“驱霾神”;精通理财、义薄云天的关圣帝,手持画着支付宝logo的玉如意,“你咋不上天”,是为“钱神”。

从苍松双鹤图到双鹤茶具

鹤鸣茶具

鬼谷先师,从古籍中的形象到“考神”形象

元杂剧帆布包上使用了现代的语言

这三位“神”,将依其“功能”,分别出现在笔袋、尺子,口罩、活性炭包,钱包、卡套等文创产品上。

他们的形象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1863年的古籍《中国建筑、民俗历史、神话人物白描图》。在经过二次创作、糅合当代流行元素后,最终呈现在文创产品上。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文化融合项目--“古籍图典设计资源提取、开放及再开发平台建设”,让来自544种古籍的57043张古籍图片成功建库,并经过二次设计成为通用的设计素材,再通过文创公司的演绎转化为种类多样的文创产品,为京城文创市场添彩。

寻找

57043张图片从先秦至1911年

“我们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做古籍图典资源库了,当时我们把社里30年来出版过的近4万种古籍进行了资源回溯,扫描成电子版,贾贵荣老师提出这些古籍里的图片没有一个专门库,我们是不是建一个。”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数字出版部副主任于春媚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图画与文字同为中华文明之源,从河图洛书到明清话本,图文互义极大增加了文化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含图古籍主要集中在金石类、科技类、通俗文学类及类书等文献中,“比如《金石录》中的一些甲骨文拓片,比如《天工开物》里关于采矿冶炼的一些示意图,比如百科式的《三才图会》《古今图书集成》。”

建立古籍图典资源库最初是一个纯学术的项目,但上报至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后,项目评审认为,这个资源库可以与另外两个项目结合起来:其一为“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素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其二为“北京礼物”等特色文化商品的设计与研发。于春媚坦言:“我们觉得这个结合非常好,因为我们一开始想的是把这个库卖给图书馆、研究机构、艺术院校去做一些学术研究,没有想过设计界、文创界会对这个有兴趣。”

编辑们查询了3万余种古籍,从544种古籍中提取图片57043张,时间跨度从先秦至1911年。

于春媚介绍,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建立标引分类规范,在咨询过专家、参考了《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古代名物大典》等古今类书的体系后,最终形成了13大类44小类的标引分类规范。

“一张图是什么朝代年份,来自哪本书的哪个版本,书作者是谁,图作者是谁,图的名字是什么,属于哪些类别。”于春媚说,这样让每张图都有了身份和来处,“后续我们还有2万多张图,今年能做出8万张图的图库,对机构和公众销售,最终目标是30万张图。”

重绘

结合流行元素再设计

古籍中提取的图片,能直接用来制作文创产品吗?

于春媚表示,30%的图可以直接作为产品的核心设计元素,30%的图需要进行重绘、简化、变形等二次设计后再使用,还有40%的图只能取其意重新创作。

视觉中国正是将这些古籍图片转化为通用设计素材、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素材公共服务平台”的一方。

“在国内外的视觉图片市场上,中国元素的市场是很大的,包括图片,也包括设计素材。素材,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古籍图片。”视觉中国副总裁魏林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古籍中有很多很美的图片,都是艺术品,但毕竟年代久远,在图像质量、满足当下审美方面有所不足,所以需要在原图的基础上再次创作,“结合现在的时尚潮流,变成现代的矢量设计素材,便于人们去使用去接受,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副黑白的鸳鸯荷花图,三片荷叶两朵荷花一对鸳鸯,再设计为一片绿荷叶两朵粉白色荷花摇曳在淡淡灰蓝色背景中;一副苍松双鹤图,略去苍松,再设计为简洁的双鹤素材;一副江天暮色图,远山大雁江水扁舟一一上色,再设计成的素材极具现代感。

“我们有一个设计师社区,同一张古籍图片,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再设计成果。”魏林介绍,通过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个人特色,视觉中国将5000张古籍图片进行了再设计,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素材公共服务平台。

魏林说,这次合作让视觉中国有机会对自己掌握的传统文化素材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我们图库里的中国元素素材不少,但梳理和分类不够精细,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发现,传统元素再创作后形成的设计素材有着非常大的商机。现在我们设了一个小组专门收集整理这类设计素材,以期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一些作品已经用到了媒体和广告内容上,实现了300多万的销售收入。”

宗旨

既要寻根也要创新

经过重新设计的鸳鸯荷花图和苍松双鹤图,最终在文创公司华江文化的手中,变成了荷花水杯和鹤鸣茶具,还有更多的纹样被重新组合设计,出现在了瓷器、冰箱贴、钥匙扣上。

另一家文创公司元隆雅图,也研发出了形态功能各异的产品:元杂剧图文帆布包,为古人配上了令人捧腹的现代语言“琵琶声停欲语迟,姑娘唠嗑有点直”“一种相思两闲愁,公子搭讪有点low”;《蹬梯子图》被做成了筒形灯具,倒置会变换色温;《颐和园八旗兵营图》被绘制在荣获中国好设计金奖的超薄插线板上,携带出差仿佛率领千军万马……

“在研发时做了古今结合,比如中国古代的神大都比较狰狞,我们把它萌化,再加上流行语;也做了中西结合,融入一些科技元素,比如变色灯;有的是脑洞大开,比如把狮子头做成‘狮子大开口’自拍杆,就是希望能用大家喜欢的、实用的方式呈现古籍图片的传统内涵。”元隆雅图设计研发部项目经理陈正峰介绍,元隆雅图参与了众多国际赛会、博览会的特许产品研发,也参与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众多文博馆所的文化衍生品设计开发,在创作传统文化元素特色的文创产品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参与这个项目的四家单位都是各自领域里非常优秀的,在互不了解的情况下都进行了科委的项目申报,科委觉得我们三个项目非常有连贯性,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打通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让科研成果有机会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华江文化副总经理吴晖表示,开发文创产品一定要寻找其来源,有了来源文化主题才有权威性、有深度,“不能做得太浅,更不能做错,所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都要是地道的。”

吴晖说,挖掘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复原古代的东西,“复原了清代的一个东西,过了一百年,后人再去看它依然是清代的东西,没有代表你这个时代的东西。创新在哪儿?时代感在哪儿?每个朝代的文化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希望做到的是,在找到传统文化的‘根’的基础上,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后人看到我们做的文化产品,能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白歌

分享到

最大规模古籍修复成果展昨天开幕,修复那一卷敦煌遗书用了两星期

给古籍上“户口”真不简单,乾隆“盖戳儿”内府藏书现身西城图书馆

将千卷《赵城金藏》缩成200个胶卷 “谍战技术”为古籍延命500年

7.2万部古籍数字资源 公众可免费阅览

7.2万部古籍网上免费阅览!20家单位发布古籍数字资源

杨守敬带着13000件碑拓 给日本书坛带去一场“晴天霹雳”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将开展 汇集300多种珍贵典籍文献

国图明起展出《四库全书》等330多种珍贵藏品,让古籍活起来

《永乐大典》等一批“亡佚”典籍回归 让中华文明“有籍可查”

国图8000余部数字古籍免费发布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上线

古籍保护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新模式 初步扭转专业人才匮乏局面

实拍今冬北京山区第一场雪,银装素裹

冷空气来袭!中疾控专家:这五类人群警惕身体失温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值得期待,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注意了!20日起北京核发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停发实体居住证

昌平门头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北京已5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