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最大规模古籍修复成果展昨天开幕,修复那一卷敦煌遗书用了两星期

2020-09-02 13:37 北京晚报 TF021

一页七八十个“虫眼儿”的“天禄琳琅”,尘埃覆面、难辨真颜的“祠堂画像”,涂了蜡、浆糊粘得一塌糊涂的敦煌遗书……这些曾饱受摧残的古籍,都因一双双“回春妙手”而重获生命和尊严。昨天,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这也是目前以古籍修复成果为主题的最大规模的展览。”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告诉记者。

阎彤摄

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全国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共同举办,展出了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作品和珍贵古籍修复成果共103册件。

展柜里,一件《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和一件《唐文粹》在本次修复技艺竞赛中脱颖而出,它们都来自清代宫廷善本的精华——“天禄琳琅”。“你看,仅这一页儿上,就有多达七八十个‘虫眼儿’。”杜伟生指着眼前的《事文类聚翰墨全书》说。乍一看完好无缺的书页,一旦俯下身细细观察,就能看到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蛀孔,像“水印”一样浅浅印在已修补完整的泛黄书页上。“这件作品的修复,最难得的就是配色得宜,修补好的书页不仅看上去和谐完整,又能辨认从前的痕迹。”

除了优秀的参赛作品,展览还展出《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修复作品。其中,敦煌遗书中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五》就是本次展览的一件重要展品。虽然经卷泛黄古老,颜色深浅不一,但它“完好”得几乎看不出任何修补痕迹。杜伟生告诉记者,这部古籍材质是涂了蜡的“硬黄纸”,“浆糊涂在上面粘不住,经常刚刚修补完,一压就又裂开了。”在修复这样的古籍时进度十分缓慢,“这一卷就得修上两个星期。”而国图收藏敦煌遗书1.6万余件,工程量可想而知。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乐琪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给古籍上“户口”真不简单,乾隆“盖戳儿”内府藏书现身西城图书馆

将千卷《赵城金藏》缩成200个胶卷 “谍战技术”为古籍延命500年

7.2万部古籍数字资源 公众可免费阅览

7.2万部古籍网上免费阅览!20家单位发布古籍数字资源

杨守敬带着13000件碑拓 给日本书坛带去一场“晴天霹雳”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将开展 汇集300多种珍贵典籍文献

国图明起展出《四库全书》等330多种珍贵藏品,让古籍活起来

《永乐大典》等一批“亡佚”典籍回归 让中华文明“有籍可查”

国图8000余部数字古籍免费发布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上线

古籍保护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新模式 初步扭转专业人才匮乏局面

古籍图片如何变身文创产品? 结合流行元素再设计

外交部:再次正告美方,任何行径都阻挡不了中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RCEP签署对全球有何重大意义?外交部回应

启程!“蒙古国捐赠羊” 首批加工品运往湖北

退役军人保障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有哪些重大意义?

雄安新区建设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京开市场迎来新商机

今年中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