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漫漫征途红军何以打不散拖不跨 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

2016-10-21 10:20 网络 TF005

80年前胜利的红军长征,是红军将士用理想和信念、意志和力量、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成为震惊世界的东方奇迹。万里长征,漫漫征途,为什么红军付出重大牺牲却依然砥砺前行?为什么红军永远打不散拖不跨?

qq%e6%88%aa%e5%9b%be20161020162304

这是因为红军拥有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萧华上将在《长征组歌》中写到:“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共同的革命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红军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铸造了我们的军魂和党魂。有人问老红军谢振华将军是靠什么挺过来的,他回答说:“我们是对革命的信仰,人不能没有信仰,在爬雪山、过草地的陆上,我们红军之所以能够坚持过来,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能吃这种苦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翻身解放,相信跟着共产党,为人民打天下,一定会胜利,没有这种信念是不可能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正是这种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让这支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红军队伍前仆后继,铸就了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伟大史诗,成为后人打造精神品格的火种。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创造了长征的奇迹,也夺取了革命和建设的不断胜利。

红军打不散拖不跨,是因为红军将士不怕牺牲、敢于胜利、顽强拼搏、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漫漫征途条件极端艰苦,天上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敌军围追堵截,步步有艰险,处处是绝境。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纵横14个省,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40座高山,经过了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总里程达到6.5万余里,平均每天行军74里。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参加长征的共有20多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3.34万人。长征途中因冻、饿、病、累而牺牲的红军将士比比皆是,红军平均每走一公里就倒下2-3名官兵,牺牲的有名有姓的营以上干部就多达422人,牺牲的指挥员中仅师职干部就达80多人,还有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红25军政委吴焕先、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等数名军以上干部牺牲。长征的道路是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漫漫征途洒遍了红军将士的鲜血,万水千山掩埋着中华民族的忠骨。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从敌军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胜利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红军打不散拖不跨,是因为红军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红军在长征中走到哪里,就将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解救劳苦大众做到哪里,就将党的主张、思想宣传到哪里,正如毛泽东所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所到之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各族人民深切认识到只有红军才是自己的军队,自发地为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收集情报、救护伤员、提供兵源。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军民鱼水深情的生动历史。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将士之所以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充满旺盛着的战斗精神和高昂的士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一个指战员心里装着人民,牢固树立了为人民而战的思想。每个战士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与他们有什么关系”,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为谁杠枪,为谁打仗”的道理。这一切都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军打不散拖不跨,是因为红军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紧密团结。长征是一首官兵一致、团结奋战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许多顾全大局、团结奋战的感人事迹。这种精神首先表现在党和红军的高层领导中,他们把维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维护红军的高度团结作为至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无论是遵义会议前后的争论,还是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斗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为顾全大局堪称楷模。长征途中,各路红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有的部队为了主力红军的安全,不惜牺牲局部利益孤军奋战,战斗到最后一人,但都无怨无悔。

红军打不散拖不跨,关键是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长征中形成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每到危难关头总能给全党全军以坚定的信心和巨大的力量。红军将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是“主心骨”,只有跟党走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毛泽东说:“谁使长征胜利的呢? 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红军的胜利行军,胜利达到甘、陕,而其有生力量依然完整无损,这首先是由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漫漫征程,历经磨难,红军之所以打不散拖不跨,说到底就是因为有“魂”, 听党指挥就是胜利之源。

今天,战争硝烟早已散去,昔日的断壁颓垣早已大厦千倾,炮火连天的土地早已恢复了和平宁静。打不散拖不跨的长征精神,已进入党的精神体系,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宝库。只有深刻理解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才能真正揭示它的独特性和享誉世界的民族性,才能发现长征精神无限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长征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回望过去的80年间,从中国工农红军走出泥沼的那一天开始,我们苦难的民族就开始有了新生的希望。共产党人打不散拖不跨,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自立自强,也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路。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 袁武振 袁文伟

分享到

足总杯南野拓实红军首秀,红军小胜,孙兴慜错失单刀球,热刺言和

新婚丈夫走上长征路,妻子等待近30年,埋下几十件衣裳和鞋子

湖南东安县红旗村:一家三代接力守护无名红军烈士墓

延庆大庄科乡启动红色教育新模式 走红军路吃红军餐瞻仰遗址

国家京剧院创排京剧小戏 多名优秀演员联袂出演《红军故事》

纪录片《你从井冈山走来》8月1日开播 用故事为历史注入温度

77岁老人北京寻亲:我的姊妹你在哪儿? 红军转移时她被寄养在延安农户

追寻红色足迹  400党员体验“红军长征”行

《红色护卫》以女性视角回顾长征 “槿汐姑姑"直言很辛苦

《长征组歌》应怎样传承下去?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扬

北京晚报献礼长征80周年重走革命路 我们沿着红军的足迹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