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讲名牌的背后
珮嘉:你好!
最近总听你抱怨孩子们崇尚名牌服饰的事情,这两日仔细想了想,似乎这里面并不是你我一贯认为的孩子们不知艰苦朴素那回事。
最近我翻了一些时装杂志,隐约觉得名牌服饰的意义并非和艰苦朴素对立。要不我寄本山本耀司的作品让你领教一下?我猜想,看过之后,你就不会再对我的观点摇头了。
作品集中那些堪称世界顶级的设计,其朴素的程度,就连咱爸这农民的儿子过目后都感觉怪过意不去的,而老妈更是直抒胸臆:“这不就是把麻袋片披在身上吗?”而就是这些被大众奉若神明的“麻袋片”,别说让你我花大价钱买,就是白送,咱们也未必能受得了。如此说来,依我们的眼光,那些被孩子们膜拜的大牌时装,简直称得上是诠释“艰苦朴素”的最佳道具了。按这个逻辑推,你那套“追名牌就是思想上不艰苦朴素”的论调,我估计安妮他们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名牌情结实际人人都有,只不过你我没表现在穿戴上而已。有个事我记得很深。当年在蓬皮杜现代艺术馆和孩子们一起参观,看到墙上一组摄影作品很奇特,一个人身上缠满白纱布,吊着绷带做各种姿势,看了让人很不舒服。当时我就想,这怎能叫艺术?要是这个也能叫艺术,猴子画画一定也能叫艺术!想着想着,瞥眼一看,哟!咱家两个孩子正调皮地对着墙上的展品做鬼脸儿呢。见状,我连忙呵斥他俩:“你们知道这是在哪儿吗?这可是世界最顶级的现代艺术馆,能进这个门槛儿的,可都是优秀的艺术品,不懂欣赏,是要让人笑话的。”嘴上这么说,其实我心里可真是另外一本账:倘若眼前的镜框不是在蓬皮杜的墙上挂着,这东西,怎么也和我心里崇尚的艺术沾不上边儿呀。现在想来,这应当就是蓬皮杜这个品牌光环的效应吧。没这个品牌照着这幅画,我是万不能把眼前这缠满绷带的纱布人儿当成现代艺术来对待的。话说回来,这也就是我们平时常遇到的,看着不起眼儿的一件普通衣服,只要冠以某某品牌,便立马怎么看怎么顺眼的原因吧。
通过这个事我就想,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没有自己的鉴赏力,也不知道怎么才能髦得合时,但从心理需求上,我们又希望周围人能把我们高看一筹。谁都想成为众人眼里那个最有品位的、最摩登的人,那怎么办呢?现在想想,最好的法子就是把我们没有具备的能力通过某种途径获得呗。按照这个思路,各种有名有姓的名牌货不就恰好承担了这个任务吗?不用费心培育自己的品味,花钱买大品牌穿戴在身,不就万无一失了!这样,不但不会在品味上出错,而且还会在亲朋圈里出彩--看我多有眼光、多有鉴赏力呀!而依我说,事情恰恰相反,这正是人们没有眼光的一种表现呢!这种时髦,确切地讲,只能称得上是追时髦罢了。正所谓内行搞门道,外行不过是凑凑热闹追追风而已。倘若那些追者身上的服饰被摘掉品牌标识,这样的人就什么优越感也没了。
我在纽约曾见到曼哈顿有一条街,专卖各种缝纫布料,纽约最好的服装设计材料大都来源于此。你若是把安妮拖到那里逛逛,和那些买布料的设计师聊聊,她一定会对时尚有另外的想法。我对一个卖料子的老板的话记得非常清楚,他说:“真正的时尚是独一无二的‘想法’,而不是追逐牌子。”这句话,你可以当是那个老板在推销布匹,但也不妨将其变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时尚”二字的观点。
再叙
姐姐
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