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美的书”揭秘西安最早的图书个体户
2016年3月9日讯,位于西安市南郊的“方圆工艺美术社”一直是一家低调得地不能再低调的民营书店,每天的日常就是订书、进书、卖书,34年来始终如此。由于毗邻西安美术学院,书店主要经营美术类图书,也卖画具、颜料等美术用品。艺术家、美院师生和书画爱好者是这里的常客,“方圆”在西安的艺术圈内也小有名气。
1月13日,本报曾在36版刊发艺评文章《为什么它是“中国最美的书”》,推介了刚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订单·方圆故事》,不到一个月,从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图书”评选现场传来喜讯,代表中国选送的《订单·方圆故事》荣获金奖,这也是时隔12年后,中国选送的图书再次获得这一世界图书设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
《订单·方圆故事》写得就是“方圆工艺美术社”自己的故事,该书的作者、也是这家书店的老板吕重华,四十多岁,平头、小胡子、大腮帮,带一幅眼镜,身着中式对襟衣服,聊起天来侃侃而谈。即便获奖已有月余,书店内并未高调张扬,吕重华的生活也一如往常——坐在柜台后的电脑前,扫码、结账,回答购书者的任何咨询。黄昏时分,顾客稀少了些,吕重华终于得闲,与北京晚报记者在店里聊起了这本书与这家书店的故事。
攒了几千张自带“表情包”的订单
《订单·方圆故事》 成长摄/takefoto
“写这书本来是想传子传孙的,没想到还得了国际大奖了!”吕重华从柜台上取来一本《订单·方圆故事》,用手仔细摩挲着书皮和版口:“瞧这手感多好。”书的封面和封底选用的是编织袋材质的包装纸,绿油油地,韧性好。内文用的则是学画人常见的速写纸,又轻又软。吕重华对书的平整切口十分自豪,用手触摸能感觉得到手工制作的痕迹来。这本书除去印刷环节,要经过二十多道在装订上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全部手工作业。
编写这本书的源起要追溯到2010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时任广西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张东一见到吕重华就拉着他的手说:“我有一个想法,想出一本关于你的订单的书。”
张东所说的订单,是办书店的人天天都要接打交道的工作一环。在互联网与电子邮件还未普及的年代,书店需要购进哪些书目,都要以传真的方式给出版社发送订单,告知书名与册数,催促出版社发书。
出版社发行人员变动频繁,对常年与出版社打交道的吕重华来说,总要面对与新的发行人员建立关系与信任,感到费时费力。吕重华是西安美院设计系毕业的,平素里喜爱画速写漫画。从2002年开始,吕重华开始在签署每一份订单时,在落款处画一个漫画自画像,取代以前的公章。吕重华的每一幅自画像都有意注入自己的情绪,如果心情愉悦,纸面上呈现的就是一张笑脸。如果烦心恼怒,眉毛直立、呲牙咧嘴的形象就立马活灵活现。这个习惯居然坚持了十几年,吕重华的自画像如同一个个表情包,通过传真发送到各大出版社的发行办公室,有人劝他刻个章子,省时省力。他却坚持手绘,以达到每个漫画像都不一样。
“来,我给你画一个。”吕重华接过北京晚报记者手里的书,打开扉页提起笔,不过十几秒钟,一个方脸盘、八字胡、长马褂的漫画形象跃然纸上。从2002年以后,这个独特的标记在图书发行圈内成了吕重华鲜明的标识。“我的传真传到任何一个办公室,大家都知道是西安那个家伙又来订单了,还知道我当时心情好坏。”吕重华说,有一次在北京国展的订货会上,他正在摊位看书,对面的小姑娘盯着他看了一会,突然“哇”地一声,把他吓了个半死——这位与他素未谋面的发行员愣是通过订单上的漫画把他认了出来。
十多年下来,吕重华积攒的传真底稿有五千多张,两尺厚,嬉笑怒骂,岁月流逝,在订单中都留下了独有的记忆。
为了这本《订单·方圆故事》,吕重华把这几千张订单与漫画像一股脑丢给了自己的大学同学、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教师李瑾,李瑾承包了这本书的全部装帧设计,她将书的装订线左侧进行创意开发,切割成或宽或窄的四本小页书,每页上都是一个自画像,翻动起来十分有趣味。书的内页也暗藏玄机,筒子页中隐藏着一些老照片,需要用手撑开才能看到。
线装、纸本、书法、印章、竖排、中式漫画……当这些文化元素被极富创意地合成在一本书上时,立即让评委们眼前一亮。吕重华说,在这本书送去莱比锡评奖之后,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拿上大奖了。他高兴坏了连忙告诉李瑾,李瑾吓傻了,说梦都是反的。没想到几天后喜讯传来,美梦成真。
因为手工程序繁琐,《方圆·订单故事》第一次只印了2500本,在获奖之后很快脱销,后来又印了5000本依然供不应求。有两个上海学美术的女生去敦煌采风,路过西安时按照书里的描述找到书店来参观拍照,欣喜之下又在店里买了两本。对于来店里买书的顾客,吕重华都会即兴一幅漫画像作为“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