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书单:从他者的眼光看自己 “鲤译丛”的价值
2016年2月26日讯,萨特曾说过:想了解自己,唯有通过他者的眼光。
承受“他者的眼光”并不是件容易事,因为“他者”难免误会、偏见,甚至还有恶意,但唯有通过这条荆棘路,方能走向成熟。这,或者就是“鲤译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价值所在。
“鲤译丛”目前面世的是5种入门级历史读物,即:《永乐帝》(檀上宽著)、《西太后》(加藤徹著)、《倭寇》(田中健夫著)、《中国通史》(堀敏一著)和《蒙古帝国的兴亡》(杉山正明著)。5位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泰斗,书写虽浅近,视角却极具颠覆性。
《永乐帝》以东亚史的视角重读燕王朱棣,以探寻其制度建设的基本构思。众所周知,朱元璋与朱棣建立了中国后来500年高度专制制度的基础框架,故明代只有他们二人分别称“祖”而不称“宗”,檀上宽认为,其中包含了两方面思想资源,一是唐代的华夷秩序,另一是忽必烈“万邦来仪”的帝国辉煌。朱棣远征大漠、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最终都是为了完成他心中盛世拼图,而足利义满的妥协,又恰好为朱棣提供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幻景。
《西太后》则试图从人的角度重新解读慈禧太后,书中东西太后的暗斗、慈禧太后父亲死亡原因等方面的介绍,都是较新学术成果,加藤徹倾向于认为,慈禧太后作为女性统治者,其人生成功的定义与时代需求相乖,视野与智慧决定,她只能稳定局面,不足以突破历史局限,最终致家国皆走上没落之路,她站在错误的时代,做出了错误的抉择,再一次证明了,个体的挣扎往往难以战胜命运。
《倭寇》对纷繁的史料加以梳理,作者认为,“倭寇”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日本人为主,后期则多是中国沿海商人,甚至还有荷兰人。“倭寇”泛滥,体现了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变化间的矛盾,随着东亚国际贸易圈的逐步稳定,问题迎刃而解,但由此带来的向内化视角,以为通过剿抚便能平息外部挑战,这种僵化思维给后来中国造成巨大的危害。
《中国通史》则以唐宋变革为枢轴,展现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世社会转变的历程,从而看清其中的延续性与变革性。
《蒙古帝国的兴亡》则继续发挥作者所主张的“内亚传统”视角,以挣脱传统解释体系,最大化挖掘出蒙古帝国与传统中原王朝截然不同的一面。
虽部分史料处理存争议,如将谭嗣同去法华寺见袁世凯说成是在天津,称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很可能是翁同龢的泼污),用基层士兵人数来界定倭寇主体,但通读下来,不能不感到惊讶,日本作者对中国史了解之深、兴趣之广,而这般有见地的、专业气息浓厚的书,又有多少中国读者会关注? 国人读史,常常沉浸于臧否的浅层快感中,忽略了深挖真相的乐趣,“鲤译丛”呈现出了不同滋味,或者有助于补足我们的短板。(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