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文人亦有相重时,先贤如欧阳修、顾炎武成为后人仰望标尺

2020-07-12 15:32 北京晚报 TF015

曾经有人问袁枚,本朝谁的诗写得最好?袁枚答:“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人为轩轾。”

资料图,王海欣 摄

是啊,文章千古事,诗人有千秋,何必非要分个高下呢?就是这个随园老人,八十七岁那年还为晚生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一书作序且不吝赞誉之辞:“及得此书,卧而观之,方知闲居展卷,胜于骑鹤来游也……”文人相重之意,可见一斑。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人相重,亦古已有之——

李白的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文友之间的惺惺相惜力透纸背。

成语“出人头地”,源于北宋文豪欧阳修。欧阳修对苏轼这位青年才俊十分赏识,他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欧阳修的爱才之心溢于言表,文人相重之意直白坦露。

武人之刀、文人之笔,皆“杀人之具”。文人相轻,口诛笔伐,相互撕扯、热闹、喧哗,实在是市侩功利,也很短视浅薄。文人相重,是难能可贵的互敬互重,是心灵相通的坦荡豁达,一如涓涓细流,温润彼此。

陈定山的《画苑近闻》就记述了这么一件清代的旧事:“张子祥设古董铺于湖州,何子贞来,停舟铺外,见子祥画大幅牡丹,二人都没有问名。子贞去,有人见告,方才知来铺观赏者为何太史。子祥深悔失诸交臂,雇小艇追之。而子贞亦觉作画者在大气磅礴中具有秀逸之概,回舟一图晤谈,二舟竟中流相遇,相与把臂大笑,欢若平生。”虽然这属于故纸堆里的文人逸事,今日读来,画面感依旧很强,“相与把臂大笑,欢若平生”的文人情怀让人阅而难忘。

昆山大儒顾炎武在其《广师篇》中一口气罗列了十个“吾不如”的论断:“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在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兵农及经史百家等领域均有研究,开清代朴学风气。如此大儒,晚年尚能坦言“吾不如”,其“吾不如”实则是文人相重、文人相敬的另一种表达。学问渊博,却又谦逊如初,焉能不为世人所敬重?

文人亦有相重时。先贤如欧阳修、顾炎武,因其文人相重的情怀、旷远辽阔的境界,如大江明月,又如峨峨高山,成为后人仰望的标尺。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庞立群

流程编辑:TF015

分享到

晚明山人普遍不受欢迎,李维桢为何在晚明士林中有独特地位?

“陋室”流芳千古,袁枚辞官为随园,古代文人雅士书斋名大有讲究

当自然崇拜遇上风霜雨雪 古代大家如何笔骋这些世事现象?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