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北京养老机构再次严格管理之后,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服务“升级”了

2020-06-22 14:14 北京晚报 TF020

昨天,民政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养老等社会福利机构即日起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全部停止家属探视活动。对机构员工则要求“在院不通勤、在外不进院”,食材采买等后勤人员在外负责服务保障,不得进入机构;日用商品采买、物资保障要做到无接触式交接。

四季青敬老院,接过“父亲节”水果,邵大爷笑得特别开心。 金昊 摄

老年人作为易感人群,疫情期间尤其要受到严密保护。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几家养老院和社区后发现,在防疫升级的情况下,本市各养老机构和居民小区的养老服务也相应“升级”了。

四季青敬老院

顶着烈日 近800人完成采样

烈日炎炎,在海淀区四季青镇敬老院,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一丝不苟地在为院内老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一忙就是一整天。

“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太辛苦了。”院内老人杨奶奶看着面前一个个裹成粽子似的“大白”心疼不已。四季青敬老院负责人介绍,上周六,该院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院内工作人员按照提前制定好的工作方案,将现场分为三个组,依次引导检测。医护人员不畏酷暑,身穿防护服,从上午10点一直忙到傍晚快6点。在敬老院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该院长者、职工近800人全部如期完成采样。

昨天是父亲节,四季青敬老院为全院老人送上新鲜水果,并向院内的“老爸”们表示节日的祝福。

再次严格封闭管理,院内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等更加上心。为了确保生活供应,每天敬老院从房山、通州两个蔬菜供应基地直采直供,保证新鲜安全。

“快包粽子了吧?”“对,正准备呢,您爱吃什么馅儿?”“江米小枣!”临近端午,敬老院也开始给老人准备粽子,“让大家开心过节。”工作人员表示。

首厚社区

开通热线 缓解老人不良情绪

虽然封闭式管理成为“新常态”,但有一个新问题不能忽视:老人需要一条倾诉通道。

西二环的首厚大家友谊养老社区负责人吴静睿说,大约两周前,养老社区新开通了一条住户热线,由公司总部组建专门团队接听。热线电话备受欢迎,有的老人甚至一打就是两个小时。热线负责人程华介绍,大部分电话都是老人倾诉或咨询,也有小部分电话是反映问题。比如一位老人打电话反映烧茄子里面没放蒜末儿,不好吃。虽然是件小事,但工作人员很重视、马上就改。“封闭状态下,老人的心态还是多少会受到影响。”

“接诉即办”,程华介绍,老人打完热线电话24小时内,问题就反馈到养老社区。三到七天内,接听人员还要回访,保证件件有落实。

“憋了这么久,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程华表示,有的老人向工作人员表达了想出去玩、出去购物的需求。有的老人则委托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政策能放宽一些。“有的老人提出,能不能让检测证明合格的家属来探视?还有的提出,去医院看病回来能不能别隔离14天,7天行不行?”他表示,有的要求尽管不现实,但老人说出来了,多少就会缓解一些不良情绪。

对于老人心理的波动,养老社区会成立专门的服务小组进行分析。“在这种状态下,老人往往就会拿着‘放大镜’去看自己身边的问题。”程华说,特殊时期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什刹海街道

不用囤菜 居家老人每天微信点单

什刹海街道上门送菜。

“A套餐10份,B套餐7份。”早上7点一上班,金瀛便民服务中心的“菜小二”王镭燕和同事宋刚、李有根就赶着将头天晚上的订单整理打印、分拣包装。一会儿,“蔬菜包”小队就要出发,去兴华、后海、四环、柳荫街等社区送菜上门。

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郭云介绍,疫情期间,什刹海街道的空巢、独居、失能、特困老人面临“出门难”、“买菜难”等问题。对此,什刹海区域养老联合体推出“蔬菜包”服务,由辖区内的金瀛便民服务中心为大家提供订菜送菜服务。前一天晚上,居民可以通过“便民买菜群”在微信上点单。每款套餐侧重不同,有蔬菜包、水果包、主食包不等。次日一早,“蔬菜包”小队就整理、打包,送到市民服务中心的“蔬菜包”集中点。工作人员整理、核对无误后,通知各社区社工或志愿者领取并送菜到户。

“前几天受新发地疫情影响,确实有人囤菜,一看单子就知道,比平时多订了很多。”送菜小队就挨个儿跟老人解释不用囤,“我们每天进货量都在1000斤以上,全着呢。夏天,买多了菜容易坏。”

据统计,自今年疫情以来,什刹海区域联合体成员单位开展了蔬果、主食、肉蛋和生活用品等配送服务近万次,共约8.6吨。为570多位独居老人送去爱心水饺8000多个,为18位三无老人配送免费“爱心营养餐”近7000套,开展上门送医送药服务约300次。

专家说

精细化服务

更能舒缓心结

“虽然经过了100多天的历练,但现在还远没到可以松懈的时候。”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福祉学院杨根来教授表示,养老院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非常必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养老工作者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杨根来说,相比春节前后,老年人和家属看待疫情的态度已更加理性。现在的核酸检测、防控升级等措施,都是对生命负责的举措。他建议家属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多和老人交流,多关爱老人。对于空巢独居老人,社区或志愿者应多予以关注,帮助他们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对于养老工作者而言,特殊时期,养老服务更要细致化、个性化,对不同的老人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精细化服务是舒缓心结的金钥匙。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更要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可以安心抗疫。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金可 王琪鹏

流程编辑:TF020

分享到

北京养老机构发现病例应在10分钟内报告信息

北京社区养老驿站恢复服务,养老机构放宽探视,人数次数不再限制

养老机构重回严格管理状态,老人有些不适应,还好院方有“高招”

北京养老服务机构恢复执行二级疫情防控标准

北京养老机构:家属探访须预约,养老服务机构相关人员筛查并检测核酸

北京市养老机构探视条件再放宽:不再限制人数和次数

北京养老机构放宽探视条件,家属探视不再限制人数和次数

失望!养老服务机构失信名单首次公布,这13家养老机构上榜

北京市首次公布严重失信养老服务机构,这13家上榜

五星养老院什么样?养老机构评级办法征求意见,“挂星”需哪些条件?

北京养老机构今起预约探视,严格执行“七进八不进”

北京美术馆东街这些居民遭遇用水难题,洗衣服光接水就要俩钟头

北京3000多栋老旧楼房获新生!怎么改居民“点菜”

市区一床难求、郊区却“吃不饱”,养老院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地铁“猎狼”人:斩断一只只“咸猪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发现网约车司机非“京籍”可打热线举报,别让管理规定成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