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并非“一飞冲天”!航天人打赢“翻身仗”,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箭定乾坤,一发定全局。
12月27日20时45分,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标志中国航天正式开启“超级2020”。
举国沸腾的时刻,发射指挥大厅内,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场景令不少网友动容。事非亲历不知难,科学探索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胖五”亦不是“一飞冲天”。
时光回到2017年7月2日晚上,巨大的长征五号在塔架上静静矗立,媒体架起了摄像机,国人等候在电视机前。遗憾的是,火箭点火346秒时提前熄火,因发动机问题长征五号偏离轨道,坠入太平洋,连残骸都未留下。
彼时,监控大厅里鸦雀无声,长征五号火箭副总师王维彬感觉浑身麻木,“心像被撞了一下”。一时间,国内外关于“‘长五遥二’发射失利”的舆论席卷而来,“中国航天进入至暗时刻”的声音不绝于耳。
“枕戈饮胆九百天,万般磨砺难尽言。”如今,总师李东写诗一首纪念“胖五”发射成功,这又何尝不是所有航天工作人员打赢这场“翻身仗”的心路历程。
为了排查发射失利原因,研制团队迎难而上,实施技术和管理“双归零”。从2017的夏天到2019年末,30个月、908天,上万名工作人员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爬起。
这些日子里,有人牺牲了和家人的团聚时光,告别平静生活;有人夜以继日工作,导致身体“和老人一样差”;而更令人崩溃的是,第二次归零后,“大改”的发动机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试车时刻,氧涡轮泵再次出现裂纹……
然而,苦痛与压抑打不倒中国航天人,两年间,400多个重大关键环节的梳理、600多次各类技术研讨会、1000多项计算仿真和地面试验后,终见箭起海之南。
“胖五”从至暗走向光明的过程,亦是中国航天精神的缩影。
犹记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自此奠定中国航天事业。在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时,前人勒紧裤腰带、潜心搞研发,给艰苦年代打了一剂强心针。
此后,中国日渐崛起,沿着前辈们的脚步,中国航天人坚持创新、探索未知。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载人飞船、从长征一号到进入“大火箭时代”……
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航天事业的实践成为大国梦最为生动有力的篇章,而中国航天人不畏艰苦、自力更生的基因更成为了一种中国精神。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即将到来的2020年,嫦娥工程将实施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月面取样返回;空间站天和一号核心舱和火星探测器也将发射升空,这些航天任务都离不开“胖五”的支撑。我们坚信,在中国航天精神的感召下,中国航天事业必将继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原标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航天凭什么走出“至暗时刻”)
来源:北京日报·长安观察(作者:郑宇飞)
编辑: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