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这些设计为京城留住动物朋友 昆虫住“旅馆” 柿子当礼物

2019-12-17 13:57 北京晚报 TF003

“昆虫旅馆、本杰士堆、人工巢箱……”北五环外,今年重装开业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内,伍谷正认真记录着为招引野生动物而做的专门设计。伍谷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以下简称“央美建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过去的几个月,她所在的央美建院十七工作室完成了一组关于绿地与小型野生动物的城市观察。

南二环,拥有67年历史的陶然亭公园内,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站在一处人工溪流边,“不管是新公园还是老公园,都越来越多地在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随着北京近年来的“留白增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趋势向好,野生动物与人类正逐步实现在这个城市里和谐共处。

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的昆虫旅馆和人工巢箱

旅馆巢箱 给动物建家园

入冬以后的北京很冷,城北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内,处处是运动的身影。可伍谷关注的不是运动场,而是相对冷清的大树、灌木和草丛。

今年,央美建院推出多篇由学生们完成的城市观察报告。伍谷一直都对野生动物颇感兴趣,因此选择了野生动物方向。

改建后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是一个新鲜的例子。一进公园大门,伍谷就注意到了昆虫旅馆。这种以树皮、干草、竹竿等构成的设计,乍一看如同普通的公园装饰物,实际上却可以为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筑巢的条件。各种形态的昆虫旅馆,在公园内随处可见,有的还做成了猫头鹰的形状。伍谷说:“一看就是用心设计过的。”

在一处看似普通的草坪,伍谷还发现了本杰士堆——远看,这只是一堆杂乱堆放的树枝,其实是精心的设置——利用公园清理工作中的树枝、树叶等废料,做成圆堆的形状,可以为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提供庇护所。而且树叶会慢慢腐烂,到来年春夏天,树枝上又会爬满攀缘植物,吸引来更多生物,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与昆虫旅馆和本杰士堆相比,人工巢箱就相对显眼得多。公园里的人工巢箱各式各样、错落有致,看起来是为了吸引不同栖息习惯的鸟类。伍谷细细打量之后告诉记者:“猛禽喜欢高处的巢箱,野鸭喜欢低处的。”

报告指导教师侯晓蕾告诉记者,城市本就不只是人类的住所,还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希望学生们通过观察,能有切身感受,“作为城市设计者,将来在设计为人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城市的生态系统,努力为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提供更适合它们生存的绿地和设施。”

人造溪流 创造宜居环境

李理讲解陶然亭公园人造溪流

伍谷评价自己对野生动物只是兴趣,还达不到了解。而在野生动物专家李理看来,北京市公园绿地近年来的变化,与伍谷这样的年轻人逐步走上工作岗位密切相关,“以前公园是想做好,但不知道怎么做。现在更多学林、学农、学生物、学园林设计的年轻人开始参与进来,公园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

李理特意将观察城市野生动物的地点,选在了历史较久的陶然亭公园。“老公园和新公园不一样,尤其市区里的公园与郊野公园又不一样。”李理表示,老公园已经不太需要专门做动物招引工作,因为几十年来,野生动物已经适应了老公园内的绿地湖泊、亭台楼阁,找到了栖身之所。

而且,市区老公园休闲意味更浓,尤其在早间,晨练的老年人非常多,需要为他们留一些硬化的地面。“你看这个土坡,大爷大妈们就不会上去,他们集中在平地上健身。”

李理带着记者走近公园内的一块湖边坡地,这里远离健身人群,脚步声瞬间惊扰起一群飞鸟,“鸟类学会了与人类共处,他们知道这边没什么人来。”

陶然亭公园活跃着的野生动物以鸟类为主,还有少量的黄鼠狼、刺猬等小型哺乳动物。在冬季能看到的鸟类,有绿头鸭、燕雀、喜鹊、斑鸠、金翅雀、白头鹎、猫头鹰、鸳鸯等等。“你是不是想不到有这么多?”

李理还有一个身份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科普志愿者,他常年与公园管理者接触,看到了细致入微的变化。“这个人造的溪流就是最近新做的。”李理在公园北侧一处景观停下脚步,这是一种从招引动物到留下动物,为它们创造宜居环境的改变。公园内已经有深水区、浅水区,但是缺乏小溪流,于是就人工搭建了一处。

人造溪流有死水区,适合蜻蜓、青蛙产卵;也有活水区,适合鹡鸰等小鸟。跟以往的理念不同,溪流采用了非硬化的渗水材料铺设,还特意种植了香蒲、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现在时间还不长,等过几年再来看,这里就会积聚一些淤泥,形成一种适合动物的宜居环境。我们叫拟态,模拟动物生存的自然生态。一处溪流,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小鱼小虾、爬行动物、野生鸟类,丰富多彩。”

类似的设置,在陶然亭公园,在玉渊潭、紫竹院、北海公园……都越来越多。市民在这些公园看见的鸟类,大部分都是野生的,它们因为找到了舒适的家,留在了北京。“大家可以观察,毛色亮、身材瘦,都是野生鸟类。”

相互理解 实现和谐共处

陶然亭公园的鸳鸯 李理摄

“北京人懂鸟、爱鸟,尤其是喜鹊、燕子这些吉祥鸟,要遇到有人侵扰它们,大爷们真跟你急。大妈还知道,喂鸟要用鸟食。花生米不适合喂鸟,那是喂小松鼠的。”边走边看边聊,不时能遇到拿相机拍鸟的市民和提着笼子遛鸟的大爷。李理坦言,虽然整体上北京人对鸟类很友好,但总有些人有不文明行为,“现在公园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先进,下一步要提高的就是游园市民的素质了。”

前些年,曾有长耳鸮(一种喜欢在北京越冬的猫头鹰)从北京消失的传闻。“那就是因为很多拍鸟的人,喜欢踹树打扰它们,就想拍一张长耳鸮睁眼的照片。”李理还发现,近些年,用钢珠弹弓打鸟的人在变多,“就算打不到,也会造成惊吓。”

此外,还有屡禁不止的随意放生。李理透露,这些外来物种甚至学会了适应北京寒冷的冬季,一旦放生,很容易繁殖壮大。“尤其是巴西龟、鳄龟,千万别放了,水里的鱼虾和本地乌龟,它们都吃。”

陶然亭公园东门内,结冰的湖面与公园围墙的距离只有不足50米,有鸟类在湖边觅食。过去,公园都会用爬犁清扫草坪上的落叶,清走松树边的树皮。现在,这些东西都会被保留下来,“动物们越冬用得上。这就体现了人类对动物行为的理解。”

而动物,也有理解甚至利用人类行为的一面。比如停留在东门附近的乌鸦,冬季来临,食物变少,乌鸦会在地面捡拾坚果。如果自己敲不开,乌鸦会叼着坚果,飞跃公园围墙,将坚果扔到公园外的路面上,然后飞回树梢,静静观察车水马龙。待来往车辆把坚果压裂,乌鸦再趁车流散开,去取食果仁。“有兴趣的市民可以观察,在城市道路、盘山公路、高速公路边,都会看到这些等着人类‘帮忙’的乌鸦。”

李理解释,乌鸦和喜鹊,本身就是杂食性鸟类,会食用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是一种城市清道夫。这是它们的生存之道,人类完全可以和它们共享这个城市,共同生存、和谐相处。

快离开陶然亭公园时,李理抬头,把树上鲜红的柿子指给记者看。“过去,是要摘走的,现在不摘了。”柿子是公园特意留给野生动物们的“新年礼物”。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孙毅 文并摄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猫为啥喜欢吃老鼠?动物世界很有趣,只是人类听不懂它们的语言

在动物博物馆过个 “奇妙夜” 专家给孩子们讲解动物知识

昆虫小动物齐聚北京丰台南宫 上演“小动物奇妙夜”

北京大兴香海园小居民自发喂鸭护鹅,和谐相处为小区景观湖添景

如何让逝去的动物变成标本? 他就是让动物焕然“重生”的人

30箱小鸟遭人猎捕准备销往餐馆,幸亏北京民警路过发现及时解救

张敢作品展“我喜爱的世界”:画作真实朴素 笔下动物来源多样

奇葩!瑞士举行“牛角补贴”公投 农民称系为保护家畜尊严

成都旋转真马游戏项目已暂停:网友称太残忍 专家众说纷纭

北京密云出现“蓝尾”蜥蜴!城市建设不忘为野生动物留白

可以吸狗的警匪喜剧片《汪星卧底》上映 讲述人犬协作的特工故事

北京美术馆东街这些居民遭遇用水难题,洗衣服光接水就要俩钟头

北京3000多栋老旧楼房获新生!怎么改居民“点菜”

市区一床难求、郊区却“吃不饱”,养老院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地铁“猎狼”人:斩断一只只“咸猪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发现网约车司机非“京籍”可打热线举报,别让管理规定成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