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侯仁之与北京中轴线:84岁高龄实地调研,这是他最牵挂的地方

2019-10-15 00:59 北京晚报 TF011

侯仁之先生自青年时期来到北京读书,几十年一直生活居住在这里,并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上。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他在英国留学的博士论文就是《北京历史地理》。

93岁高龄的侯仁之参观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 TAKEFOTO供图

作者:高小龙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侯仁之亲自带领团队主编了《北京历史地图集》,通过75万字、460幅地图以及100余幅照片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北京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国际化大都市几千年的城市变迁。

除了研究发掘北京的历史文化,侯仁之对于北京更重要的贡献,是中轴线的研究以及保护。侯老生前经常对人讲,他一生都在研究北京,而北京城的中轴线是他最关注和牵挂的地方。

1984年,侯仁之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他了解到联合国总部下设的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一项“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公约”,旨在通过制定国际法规和加强合作,更有效地保护那些极为珍稀和脆弱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该组织还依照公约定期公布“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清单”。在他得知中国还未加入该组织后,在第二年全国政协开会之前,侯仁之联合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等三位委员,共同草拟提出了“第663号提案”,呼吁中国政府加入“公约”。1985年中国终于以缔约国身份加入该组织,并在1987年开启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路,中轴线上的故宫祡禁城以及长城等共六项文物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明、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侯老曾多次讲过,今天的北京城中轴线,是七百余年前刘秉忠设计大都城时就确定下来的,今天的后门桥就是起点。北京的中轴线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结晶。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定,元大都城就是依照此原则规划城市格局的。

道家提倡“师法自然”以及“上善若水”等理念,北京城中轴线南北布局就是考虑到这些自然条件。中轴线南北纵向的建筑都是向南开门,北侧不开后窗。这样设计既抵御了冬季时凛冽的北风,又能享受南方正午的骄阳。另外,元大都皇城西北是什刹海,运河水依皇城北部向东南直奔杭州通向大海,而海外和南方的货物直接可漕运到大都什刹海码头,在这里形成了繁荣的“后市”。

在侯老的众多著作中,中轴线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天安门广场看北京旧城的改造》、《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三个里程碑》等重要文章中,都谈到了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他还从国外买回了瑞典人奥斯伍尔德·喜仁龙所著的《北京的城垣和城门》,并组织人员翻译,委托北京市文物局所属燕山出版社出版,此书记载了北京内城和外城城墙历史状况,包含了中轴线上城楼、箭楼的测绘图,是研究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历史资料。

八十高龄实地调研中轴线

侯老研究北京中轴线,从来不是坐在家中冥思苦想,他十分注重实地调研踏勘。1995年冬季,笔者曾陪侯老从南至北调研中轴线。当年侯老已是84岁高龄的老人,为了寻找永定门外“南顶”的遗迹,老人翻越一米多高的铁道路基,跨越两条铁道线,在南顶村中向被他称为“老哥哥”、“老姐姐”的六七十岁的老住户们了解历史状况,最终在村中一道院墙上,找到了刻有“育”字的半块石匾,并了解到南顶娘娘庙的两座牌楼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拆除的。

回到北京大学家中,老人又在古籍《日下旧闻考》中查到,南顶碧霞元君庙“门外二坊,左曰广生、曰长养,右曰群育、曰藩滋”。随后侯老在《城市规划》发表了《从北京城市规划南北中轴线的延长看来自民间的“南顶”和“北顶”》,提出中轴线规划建设中要考虑到民众的传统信仰和情感取向。

侯老自1981年起,多年担任北京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师张镈、国家博物馆的设计师张开济、天安门广场的设计师赵冬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士元、建筑学家吴良镛等国内知名专家都是其中的委员,侯老召集这些老专家一起为北京的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献计献策。1992年,在修缮正阳门南侧正下通道时发掘出了较完整的正阳门石桥,侯老与年过古稀的几位委员,下到基坑底部查看古桥保存情况,亲手擦去古桥镇水神兽头上的土,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原址保护、待条件成熟时对社会展示的意见,这些措施保证了古桥未被拆毁,完好地埋入地下。

如今,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工作进展迅猛。天坛坛墙亮了出来,景山寿皇殿完成修缮布展对社会开放,先农坛恢复了“一亩三分地”,金黄的谷穗又摇曳在皇家坛庙中……

当笔者再次畅游中轴线回顾侯老开创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时,不禁感慨万千,特赋诗一首,摘录一段以抒情怀:

煌煌中轴,统领古都。南北贯通,城市脊骨。御路笔直,殿堂起伏。永定正阳,空中注目,左右两坛,扎稳马步。天桥杂艺,京城风俗。前门宝地,商贸为主。跨过前门,天翻地覆。左右殿堂,庄严肃穆……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已成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展现首都都市和文化风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物的修缮、腾退搬迁和环境整治,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这对中国“申遗第一人”、已故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1911-2013年)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一直是他的心之所系。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分享到

北京南中轴御路贯通,真正实现全程步行无“断点”

北京南中轴御路全线贯通,全程步行无“断点”

追忆中轴线古建修缮那些事:永定门镇物都有啥?后门桥下刻着北京城?

北京中轴线南段中央御道有望贯通 南锣“申请式退租”模式将研究推广

南中轴线起点永定门:位置独特风景好 北京城五镇之一也在这儿

北京市政协委员胡永芳:了解北京“脊梁”给中轴线打造数字博物馆

北京建设“文化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景山公园观德殿启动腾退修复

北京曾有两条中轴线?蔡奇为何三次调研?看完这篇文章就懂了

蔡奇今年第三次调研北京中轴线,要求扎实推进申遗保护工作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