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胡永芳:了解北京“脊梁”给中轴线打造数字博物馆
“我们去中轴线调研的时候,有当地居民问,保护中轴线是不是就要把当地老街坊赶走。还有的人就住在中轴线上,也不知道中轴线到底是哪里……”市政协委员、中央新影集团文创中心主任胡永芳说,随着中轴线保护和申遗的推进,非常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轴线,让中轴线保护和申遗工作成为全社会主动配合的自觉行为,因此她建议打造一个中轴线线上数字博物馆,在手机上就可以使用,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个“装在口袋里的博物馆”了解北京的“脊梁”。
资料图 王金辉 制图
《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体现了传统媒体的力量,而故宫淘宝店的火爆,故宫文创院公众号的强势影响则体现了新媒体的优势。胡永芳分析,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充分利用自媒体和社交软件,能够很好地扩大宣传效果。整合资源创新传播方式,中轴线的线上数字博物馆可以高效精准地传递中轴线申遗和保护工作中的政策导向、中轴线的文化普及具体工作安排等需要向社会传递的讯息。
胡永芳建议,这个中轴线的线上数字博物馆应该应用多种的视觉技术,如3D、VR、H5等,加强中轴线文化和社会大众的互动体验,在互动体验中加深中轴线文化知识和文化理念的传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通过中轴线的线上数字博物馆,市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了解中轴线的历史文化、现状及未来规划和保护工作。
胡永芳建议,建立中轴线线上数字博物馆,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中轴线的文物展、摄影展及各种与社会互动的文化活动,对激发普通市民对中轴线的自觉保护意识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传递保护中轴线北京市民人人有责、保护中轴线从我做起的理念,只有深入了解才会对相关政策自觉遵守和配合,只有通过了解才会热爱而珍惜,才会把自觉意识落实到具体生活实践中。
“在参与调研活动时我们发现,在中轴线沿线有相关具体地点的博物馆,如正阳门博物馆等,但缺乏一个中轴线文化整体的展示与详细说明,北京规划博物馆有关于中轴线的专题展板,又不够详尽,难以囊括全部内容。然而将中轴线所涉及的各个建筑及历史演进和沿革的相关资料汇聚在一起,建立一个实地的中轴线博物馆难度较大,耗时长,信息传播也很有限,因此可先建立一个中轴线的线上数字博物馆,时机成熟时再考虑是否有必要建立中轴线的实体博物馆。”胡永芳说,建立中轴线的线上数字博物馆,还便于将中轴线文化向国际社会传播,通过具体形象的展示与互动体验,让国际主流社会、国际专家及大量热爱中国文化的网民了解中轴线、热爱中轴线,从而支持中轴线的申遗工作,与线下的中轴线国际研讨会等大型活动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