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旧照

新中国第一所大型医院成立,毛泽东为其题写院名,周恩来出席交接仪式

2019-06-28 16:24 旧京图说 TF017

现如今,咱北京有一百多家三级医院,社区医院普及程度那就更高了,咱老百姓的健康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可是在刚建国那会儿,情况可不一样,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医疗卫生事业同样亟待发展。要么怎么老话儿说:有什么别有病呐。

这话一方面是大家都希望自己和亲朋好友身体健康,硬硬朗朗的;另一方面呢,也是在早年间,缺医少药,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不方便,这话也是一种无奈。老百姓看病不方便这件事儿,在1952年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因为这一年,友谊医院成立了。

1953年,苏联红十字医院工地上的模型。冯文冈摄

1953年,苏联专家在工地现场。

工人们正在医院内部喷漆。

工人正在苏联红十字医院工地安装路灯。

正在建设中的苏联红十字医院,也就是友谊医院的前身。

北京友谊医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大型医院。几十年来,历代友谊人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希望,践行着仁爱博精的友谊精神,书写着大医风范,也见证着新中国医学成长的巨变。

1952年6月19日,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友谊医院前身)正式成立

1954年的北京友谊医院

刚刚落成的苏联红十字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曾数次更名。提起该院初建的历史,作为医院首任中方院长的朱仲丽曾回忆说,友谊医院的名称最早是由斯大林倡议的“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斯大林对我国提供支援时,提出要在鸭绿江一带建一个野战医院,毛主席和周总理认为这个医院还是应该建在首都北京,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接手了此项工作。

1954年,时任北京市长彭真与苏联驻华大使为友谊医院新址剪彩

1951年,由前苏联政府和苏联红十字会援助的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进入筹备阶段。1952年6月19日,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在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甘水桥23号院(现113号)正式成立。医院在当时卫生部所在地后面一条街上的皮肤病研究所小礼堂开设了门诊和病床。

候诊室

病房

1957年,周总理参加中苏两国关于友谊医院的交接仪式

当时朱仲丽正在卫生部妇幼保健处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周总理亲自找她谈话,认为她在苏联莫斯科医科大学进修班学习过医学,又了解苏联的情况,适合担任这个新成立的医院中方院长一职,直接接受市委、卫生部的领导。就这样,刚满35岁的她上任了。

1963年,毛主席接见当时友谊医院的部分医学专家

1954年2月,苏联红十字医院新院落成并举行了仪式,这座苏式建筑坐落在今天的西城区永安路上。彭真出席了仪式并剪彩,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院名“苏联红十字医院”,刘少奇同志为医院题字“中苏友好万岁”,朱德同志也写下了“学习苏联先进的医务经验,发展医药修生事业,为增进人民的健康而努力!”的题词。

毛主席给友谊医院的题词——“减少人民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图片来源:友谊医院)

建院5年后,前苏联专家对医院的培养任务完成,开始撤出。1957年3月,前苏联政府将医院正式移交我国,周总理在百忙忙之中参加了移交仪式。为纪念前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医院更名为“北京中苏友谊医院”。1958年,医院在主楼东西两侧新建了儿科楼和妇产院在主楼东西两侧新建了儿科楼和妇产科楼,儿科楼还设计了儿童活动的场所。

建院初期,中苏双方的领导班子经常一起开会,探讨医院工作

化验室里也有苏联工作人员。

苏联医生在给病人拔火罐

苏联专家在调试新的X光机

文革中,医院一度改名为“北京反修医院”。1970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为了发展同世界人民的友好,医院定名为“北京友谊医院”。铭记着友谊,也记录着历史,友谊医院名称的数次更迭,反映了时代的脉络,也体现了理念的转变。今天,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忆,更表达了无国界医学交流的愿望。

50年代,苏联专家对我国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指导

政府的支持,领导的关怀,以及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使得友谊医院从成立之初就站在了国内医学领域的制高点上。建院初期,苏联红十字医院苏方有正、副院长各一名,院内共配有20多个翻译,每个科都有,便于交流和沟通。

我国医护人员正在观摩苏联专家进行手术,这在当时是十分珍贵的机会

医院药房,还有一位苏联女药剂师。

从建院到1957年3月移交时,苏联共派援华专家120余名,各科医生都齐全,连营养科都有。医院全部的医疗设备,包括完备的理疗、水疗设备、X光治疗机和血管缝合器械等均由苏联红十宁字会提供,而从前苏联引进的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制度,很快使医院跻身全国一流水平。

X光在当时的医院里算是“高大上”的设备,苏联专家对我国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导交流

这些苏联老专家技术水平非常高,对病人也很好。他们不单来为中国人民治病,也培养中国的医生,如外科医生孙衍庆、杨天豪,神经内科医生朱镛连,妇科医生陈景娥,眼科医生宋琛,放射科医生兰宝森,皮科医生曹仁烈,内科医生邢舒,儿科医生沈钟英,传染科医生徐勤志,理疗科医生郝福安等一大批一流专家都是当时培养的。

不论是临床还是实验室,中苏两国的医护人员都能随时随地的交流。苏联专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护人才

周总理经常来医院视察、接见苏联专家。这一时期,正值学习前苏联医学经验的高潮,医院大部分医生俄语笔译、口译水平都很高。在当时,通过学习运用巴甫洛夫学说,医院引入保护性医疗理念,在医疗过程中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保护病人身心不受任何不良刺激,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当时友谊医院是北京市乃至全国少有的,拥有术后康复技术和专门训练室的医院

不仅如此,当时的苏联专家还把防止交叉感染制度和全面治疗制度都移植了过来。防止交叉感染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与门诊病人不能接触,须通过接诊室理发、洗澡、更衣后方可收住病房。探视者有专用通行路线,须穿探视衣方可进入病房。全面治疗制度则强调除对病人实行全面的综合治疗之外,还要对所有住院病人的口腔、眼、妇科、肠寄生虫等方面进行常规检查,发现疾病立即治疗。

在后勤保障方面,友谊医院在当时也是国内一流

严格的诊疗制度也是当时的一大特色。在当时的友谊医院,医生每天向院长报告入院的病人病情、诊断等,院长查阅签字后才能送往病案室。如果医生提交的病历不规范,就会受到院长批评。全院病人由值班医生总负责,要详细记录出入院人数、危重病人人数等情况。医院非常关注病人的饮食,注意病人特殊的饮食禁忌。这项工作由营养科医生、中方大夫及值班大夫共同负责。

您瞧,友谊医院的候诊大厅条件还真不错

护士手捧一个刚出生的宝宝

每天的晨会,院领导、医生、护士、相关职能部门都会听取值班大夫的报告,并由院长进行点评,对危重病人予以特别关注。早会后,院长亲自查房,对重症病人进行治疗,并做出进一步详细部署。仁者爱人,医者无私,医院里医患亲密无间。

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友谊医院见证了中苏两国医疗领域的全面合作

医生到病房查房时,如果看到病人在睡觉,就会马上把皮鞋脱了,光着脚走到病人身边,检查病情和睡眠。当看到病人的睡眠状况良好后,再轻轻的走出病房。当时的友谊医院在全国闻名遐迩,前来参观学习的医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病人也与日俱增。

友谊医院的护士们对每一位住院患者都是精心护理,希望他们早日康复。

友谊医院外科学习利用针麻来进行麻醉。

回溯往事,友谊医院的光芒中闪烁着很多人的名字,他们用坚忍的爱心和杰出的成绩,为“仁爱博精”的院训做出了最好的注解、为国家的医学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北京友谊医院的诞生,铭记着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历史,承载了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希望。经过友谊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一所科室齐全、各具特色、设备先进、服务优良、中西医结合,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促进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

正阳文库出版的《两代摄影师,一座北京城》记录了北京城多年来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貌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就包括京城的几家知名医院——北大医院、同仁医院和协和医院

以下三组图片,时间都是1961年和2011年拍摄的。其中,第一组图片是北京第一附属医院,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北大医院”;第二组图片是同仁医院;第三组是协和医院。这三组图片的老照片都是赵树强先生提供的,而新照片则是刘锦标先生在同一机位拍摄的。时隔半个世纪,这几所医院也同样经历了不少风雨。它们和友谊等医院一起,始终保障着京城百姓的身体健康。

1961年的北大医院,赵树强先生供图

2011年的北大医院,刘锦标先生拍摄

1961年的同仁医院,赵树强先生供图

2011年的同仁医院,刘锦标先生拍摄

1961年的协和医院,赵树强先生供图

2011年的协和医院,刘锦标先生拍摄

来源:旧京图说

文:正阳书局

图:正阳书局、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友谊医院“智慧护理”:来院就诊机器人“带路”,出院随访蜡笔小新来电

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综合门诊”正式开诊,服务60岁以上患者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副中心有了首家三甲综合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试开诊 微信“摇一摇”就可院区内实时导航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12月22日试开诊 附推荐路线及挂号方式

180余张珍贵照片,46万字原刊报道,1870年代外国人怎么看中国?

八臂哪吒与明朝改建北京城有关?施爱东:传说的产生不会早于1940年代

端午节是防疫节,老北京为了与疾病作斗争也是拼了

AI技术修复上色的老北京火了,从影片内容看可能有这个错误

“崇效寺的牡丹,花之寺的海棠” 一日看遍旧京花

将火车车厢作为临时隔离营,自制口罩,北京曾有位战“疫”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