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老旧小区有了新变化! “寂寞家中坐,避免上下楼”成过去式

2019-06-10 07:31 识政 TF017

今年春节前夕,西城区广外街道红居南街1号院首批老楼加装电梯竣工启用,居民郭凤祥老人兴奋地写下这首词表达喜悦之情。随着社区两栋老楼5部加装电梯的交付使用,90户200多位居民上下爬楼的日子成为历史。快捷便利的加装电梯,被居民称为“最幸福的过年礼物”。

春节前夕,红居南街1号院加装电梯交付使用

面对居住在老旧小区的老年人上下楼难,老楼加装电梯,成为迫切需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创新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如何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老大难”,突破资金、政策、民意等诸多症结,打通电梯加装“最后一公里”,成为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本市坚持“尊重居民意愿、政府支持引导、鼓励社会参与”原则,采取多种模式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去年3月,本市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明确要求要根据群众意愿,自下而上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上一轮未纳入整治范围的加装电梯,作为重要改造内容纳入到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清单中。

“我们要多办像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样暖人心的事。”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中多次提出要求。

突破症结

一部租赁式电梯打通资金关

老楼加装电梯,遇到的第一道坎儿,便是资金关。

有专业人士算过一笔账,一部老楼加装电梯从购买、加装施工到改移管线,成本约为60至120万元,平均到每户成本约为4至12万元。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解决资金困难,本市出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政策,每部补贴最高64万元,减轻了居民初次筹资的负担,也为社会资本的引入创造了条件。

丰台区张仪村丰仪家园加装电梯

2017年初,丰台区张仪村回迁小区丰仪家园,通过村集体出资加装模式,一举投入2800万元,43部电梯加装工程开工,解决了资金来源难题。但是,相比丰仪家园,其他老旧小区住户几经变化,不少产权单位并不愿出钱,启动资金仍不易解决。

蔡奇在海淀区毛纺北小区察看老楼加装电梯工程时强调,要鼓励引导专业公司进入,采用代建租用模式,既管建设也管运营,既减轻居民一次性负担,也解决了今后长期维护问题。

紧接着,海淀区大柳树5号院6单元,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趟出了一条“代建租用”的创新之路。大柳树5号院老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2016年8月,北下关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与北京怡智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养老服务试点协议,引入华龄安康公司进行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

大柳树 5号院“租赁式”电梯

区别于以往在电梯产权上的困扰,大柳树5号院加装电梯属于租赁性质,前期安装费用全部由电梯企业出资,投入使用后,由住户按月交纳租金获得电梯使用权限。租赁时长20年,企业回收投资成本,负责日常运营维护。收费基数为二层以上的15户,从低层至高层收费逐步递增,平均每月每户190元,一次趸交5年费用,平均需交1万余元。

“这一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免费安装、有偿使用’,极大减少了居民的一次性支出,可以激发居民安装积极性,还可解决电梯这种特种设备后期运营管理问题,确保安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郭聪利介绍。电梯通过验收后交付使用,期盼已久的老住户心愿成真、兴奋不已,不少无法忍受上下楼痛苦而搬离的老人也重新搬了回来。

莲花池西里6号院经过加装电梯等综合整治前

莲花池西里6号院经过加装电梯等综合整治后

在大柳树5号院试点经验的带动下,海淀区毛纺北小区、东城区东花市北里西区、丰台区莲花池西里等老旧小区居民也开始自筹自建加装电梯。在后期运维付费方式上,大兴区黄村西里社区以代建租用模式为基础,探索出“公交式”电梯模式,居民不需缴纳建设和维护费用,只需刷卡乘坐电梯,按每次0.2元收费,最大程度减少了居民费用支出。

由此,本市相继形成了产权单位或集体出资、代建租赁、业主自筹三种加装电梯模式,其中,代建租赁模式为本市首创经验,并在全市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推广效果,越来越多的居民花了小钱、享受到了大便利。

理顺矛盾

寻找民意最大公约数

解决了钱从哪来,更难的是协调全楼业主利益,求得大家的民意共识。

根据本市现行规定,加装电梯须“征得所在楼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具体到一个楼门的加装电梯,不少老旧小区都执行必须全部同意的原则。

今年5月,蔡奇以“四不两直”方式到西城区广外街道红莲中里社区检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时,恰逢6号楼正在加装电梯。遇到居民自治组织“睦邻坊”成员杨金兰,得知她家住一层依然带头签字同意加装电梯,并逐门逐户做居民思想工作,蔡奇为她点赞,说,社区治理需要居民广泛参与,要发挥好骨干的带头作用。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通过协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业主工作。

红莲中里社区6号楼正在进行加装电梯施工

6号楼已建成30多年,住户九成以上是老人。全楼54户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没有决定权的租户,有的是家中没有老人,还有家住一二层的居民,对加装电梯没有迫切需要,并且对加装电梯可能影响自家采光等存在若干疑虑,不愿意在协议书上签字。

为了过好民意这道关,红莲中里社区的“睦邻坊”可没少做业主们的工作。“睦邻坊”是以居民楼为单元的社区自治组织,由社区党员、老住户、社工、志愿者等组成。“加装电梯是好事儿。这件好事儿能落地,睦邻坊可立下了大功。”社区党委书记周瀛说。

“睦邻坊”成员上门对居民意见进行收集

“睦邻坊”成员们分头入户找房主反复做工作。最难的是一、二楼住户,用到电梯情况少,只要有一户不签字,加装电梯便无法施工。以1单元为例,4至6层住户全是75岁以上老人,不少老人连续几天都出不了门、晒不到太阳。骨干成员们便以情说理,经过一个月的入户沟通、协调协商和政策宣讲,最终全楼54户居民都同意加装电梯。

施工方向居民介绍电梯加装工程情况

聘请专人监督老楼加装电梯工程

除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少街道社区还通过牵线业主与施工方,及时化解底层住户对电梯施工、采光等问题的疑虑;聘请第三方公司监督老楼加装电梯工程,充分了解居民合理意愿与需求,积极化解居民矛盾,找到民意最大公约数,实现居民共商共治共赢,办好老楼加装电梯这项民心工程。

一声哨响

加装电梯驶上“绿色通道”

资金到位了,业主签字了,加装电梯进入实施阶段,便涉及到城管、司法、燃气、消防、质监、产权单位等多个部门,尚需跨过最后一道协调关。

去年,市委将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作为“1号改革课题”,向全市推广。蔡奇围绕这一改革,赴基层一线多次调研,强调“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来自基层的创造,目的就是要解决基层治理的难题、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

有了“吹哨报到”机制,老楼加装电梯等多年未能解决的民生问题一一破解。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便是用一声哨响,协调多个部门,为老楼加装电梯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牵头科室,如果在加装电梯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问题一‘吹哨’,城管、司法、电梯公司、城市运行中心、综治办等相关部门就会立刻报到,为居民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北下关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监所社区加装电梯。

去年,中监所社区加装电梯进场安装时,需要对一户居民空调室外机进行挪移,并需要打眼,施工遇到居民阻力。街道城管工作人员立刻“听哨”上门,做了五六次的解释工作,帮助住户进行空调移机,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居民正常生活影响。街道还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于无产权单位或者多产权单位的老旧小区,由街道“背书”,为居民签字盖章,省去了产权单位盖章繁琐耗时的麻烦。

工程占用绿地、施工路面破损、地下管线改移、改造后消防规范……加装电梯每向前推进一步,社区服务中心都通过“吹哨报到”机制,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随时随地解决问题,保障工程进度。正是有了这项工作机制,北下关街道加装电梯工作得以稳步快速推进。

天坛东里社区老楼加装电梯启用,社区老人们开心地乘坐电梯

识政君从市住建委了解到,今年全年,本市老楼加梯计划开工400部,完工200部以上,力争在8月份实现完成全年任务的90%。截至目前,两年多时间里,本市已完成加装电梯808部,累计开工超1000部。未来,本市将认真总结加装电梯成功经验,完善出台全市指导性政策,同时编制加装电梯图集和技术导则,指导规范全市加装电梯工作,让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变得宜居,让老人们不再“望楼兴叹”,让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感谢市住建委、东城区融媒体中心、西城区委宣传部、海淀区委宣传部、丰台区委宣传部、北京日报摄影部供图

 

来源:识政

撰文:杨旗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为什么老楼加装电梯大多采取半层停靠?加装电梯平层停靠遇到阻力

北京老楼加装电梯卡在哪里?虽有政策更要靠人努力

北京老楼加装电梯新政解读:不要求所有业主都必须签署同意书

北京一个老楼装电梯的好榜样:热心人带头挨家挨户沟通 将心比心焐热众邻里

上海加装电梯政策取消“一票否决”,可提取公积金用于电梯建设

北京市今年加装电梯398部,老楼加装电梯财政补贴政策明年持续

老楼加装178部电梯,6000名居民不再为爬楼发愁

怀柔对既有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试点改造 6部新电梯惠及74户居民

北京天通苑东三区迎来电梯施工队 居民连谢三声分享了成功经验

老楼免费加装电梯,一层业主索要百万赔偿,邻居怒了网友们啥反应

北京古城如意小区装上新电梯 居民:按一下就到家门口了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始运营,未来可刷身份证验票乘车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

看着都舒心!观音寺“三横一纵”道路旧貌换新颜

新发地连开6场对接会,一大波优质农产品装进市民菜篮子

北京又多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三季花海,四季常绿!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