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化

百余件乾隆朝君臣书画亮相故宫文华殿 有一半以上是首次面世

2019-04-30 09:10 北京晚报 TF011

今日,“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在文华殿拉开帷幕,展期两个月,至6月30日结束。

《是一是二图》

本次展览遴选院藏乾隆朝君臣书画100余件,有90%保留着清宫文物原貌,又有一半以上是首次面世。比如,充满哲辩之思的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就在展览中亮相。作品表现的是乾隆皇帝鉴赏古物的情景。画面中的乾隆身穿汉人服饰,端坐在罗汉床上观赏皇家收藏,若有所思。身后的屏风悬挂一副与皇帝容颜一致的画像,形成了“画中画”的视觉效果。

据介绍,清代乾隆一朝,开疆拓土,国盛民安,是备受称道的乾隆盛世。清高宗乾隆帝,自幼接受满、汉、蒙、藏多元文化教育,崇尚汉族文化,注重文化修养,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通。不仅如此,他性尚风雅,对文人士大夫饱含闲情逸致的文翰墨缘颇为推崇,在治国理政之余,即“几暇怡情”,以翰墨为事,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乾隆帝对书画的喜好,为宫廷书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绘画方面,他所倡导的“四王”山水画、常州派花鸟画以及人物画都有突出的成就。书法方面,宫廷书法仍然以传统的帖学为主导,形成庞大的馆阁书势。朝中宗室、词臣亦辅佐乾隆帝左右,奉敕、应制、唱和进行书画创作,彰显社会承平、文化昌盛。

整个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乾隆宸翰、宗室书画、词臣书画、君臣唱和,旨在以乾隆帝及围绕在他身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宗室、词臣的书画为主线,展现乾隆帝“几暇怡情”的风雅情怀。

展览期间,还配合推出《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展览图录。此套图录收录包含此次展览及相关文物在内的上百件文物藏品,每件作品均配有基本信息及详细说明,重点作品又配有高清局部大图,内容丰富,设计匠心,印装精美。力争向广大书画爱好者展示乾隆朝君臣书画的整体风貌和艺术成就。

本次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可免费参观。

【重要展品】

1.清人画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像轴

此图纸本,设色,无作者款印。图绘乾隆帝身着汉人服饰,一腿半趺坐于床榻之上,右手执笔,左手持纸卷,脸扭向右侧,一幅文士装扮。其身后点缀室内环境的山水画屏风上,悬挂一幅同样容颜的半身画像。此幅构图是仿清宫旧藏的一开宋代人物册页,乾隆帝很欣赏此类新颖别致的构图,谕令丁观鹏等宫廷画家共创作了5幅与之相类似的图画,并且将宋代人物册页中的文士换成了他的形象。以这种画中画的形式表现皇帝的肖像,在西洋画中是没有的,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仅乾隆帝一人。

2.乾隆帝 临三希文翰卷

此卷纸本,行书,为乾隆帝临摹“三希”之作,《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乾隆帝接受过严格的书法训练,即位后仍保持着对书法的浓厚兴趣,一生临池不辍。乾隆十一年(1746),在收齐了三位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后,他将其贮存于紫禁城养心殿的西暖阁中,并命名为“三希堂”,亲自题写“三希堂”匾额,并撰写《三希堂记》以示郑重。乾隆帝对“三希”高度评价,称其为“希代墨宝之冠”,寄予了无限的情怀,不仅在上面多次题跋,而且心摹手追,“合临不下数十本”。通过对“三希”的临摹,乾隆帝表达了自己对魏晋风度的追慕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守护书法正统、追求完美的宣示。

3.清拓 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全名《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十二卷。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帝特谕儒臣梁诗正、蒋溥、嵇璜、汪由敦等人据《石渠宝笈》选编,收内府所藏魏晋以来名迹编次摹勒上石,由宋璋、二格等人镌刻。帖石现藏北海公园阅古楼。

4.允禧 盘山十六景图册

此册纸本,设色,本幅16开。允禧(1711-1758),清代宗室,康熙帝二十一子,乾隆帝的叔叔,自幼便淡泊名利,无心政治,专心于笔墨丹青文人雅事。画页皆为细笔青绿作品,绘画内容涉及盘山的诸多地点,如静寄山庄、千相寺、万松寺、天成寺等,每张画中景物刻画细致详实,房屋多为灰瓦屋顶,唯有静寄山庄画页中有黄琉璃瓦屋顶,可知是乾隆帝的盘山行宫。每开画页均有对题,诗页除了有允禧书乾隆御制诗外,还有允禧书唱和诗,为允禧应制所作。

5.张照 书乾隆御制读昌黎集诗轴

此轴绢本,行书。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历官三朝,为乾隆“五词臣”之一。工书法,书名甚著,为海内共推。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编纂者之一。刻有《天瓶斋帖》。该作书《读昌黎集》诗一首,为乾隆帝即位前诗作,收入《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书法结体师米芾,笔势挺拔俊迈,书风沉雄浑厚,为张照行书代表风貌。诗塘为乾隆御笔《题张照书旧作口号》一首,载《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四,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此时张照已去世三十余载。乾隆帝对张照书法有极高评价,认为“张照书过于董其昌,非虚誉也。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6.董邦达 三希堂记意图轴

此轴纸本,设色。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工书善画,是乾隆一朝被《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最多的画家,曾参与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西清古鉴》诸书。此轴上端,乾隆帝章草书《三希堂记》。画心有董邦达水墨画王羲之掣笔事,画以水墨为主,略有淡设色,笔墨清朗,人物生动,另有词臣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汪由敦、裘曰修奉敕和诗恭跋。

7.乾隆帝 临宋人西园雅集图卷

此卷纸本,墨笔。画以“宋人西园雅集图”为底本进行临仿,描绘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李公麟、晁补之、秦观、李之仪、张耒、刘泾、蔡肇、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应王诜之邀,于西园雅集的场景。引首乾隆御题“仿佛其人”,画心亦有多段御题,皆书自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卷尾乾隆帝自识:“乾隆丁卯清和月下浣之五日,仿宋人西园雅集图于圆明园之画禅室并书记。”钤“乾隆宸翰”“几暇怡情”印,另有董邦达款:“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董邦达奉敕恭补树石。”知乃君臣合绘之作。

8.乾隆帝 盘山千尺雪图卷

此卷纸本,墨笔。盘山千尺雪,乃乾隆帝命仿苏州寒山千尺雪建于静寄山庄(今天津蓟县盘山南麓)。此卷为乾隆帝写盘山千尺雪景,引首自题“对此清泠”,本幅御笔“热河千尺雪歌”和“盘山千尺雪图”两段,并于图中记复命董邦达、钱维城、张宗苍分绘西苑、热河、寒山千尺雪。尾纸有乾隆帝晚年题咏避暑山庄千尺雪诗十首,足见对“千尺雪”的喜爱。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乐琪 值班丁肇文

分享到

米芾不仅爱好书画成为大家,更把自己从衣冠、身份中解放出来

中国美术馆展出苏轼、徐悲鸿、毕加索、达利等大师900件精品画作

永乐拍卖30个专场直播带货、线上拍卖!吴冠中《山村》单价最高

中国古代书画展:近10米长《辋川图卷》等宋元真迹将首次全部打开展出

大雪节气的橘极甜极鲜,品南橘北枳,勿忘这几个故事

张大千于非闇徐燕荪不打不相识 轰动一时的“画家讼案”究竟怎么回事

说起莲花只能想起《爱莲说》?小暑将至,谈谈莲“如何品如何吃”

古人如何避暑?千百年后从消夏古诗画中仍能感受到那份闲情逸致

冬日“励志”植物松梅竹 “岁寒三友”组合原是这样来的?

到北京琉璃厂逛逛荣宝斋看看黄永玉画作 最后移步此处才算圆满

趣味书印中的“体育运动”:注意锻炼身体才能有长久艺术人生

九位历史文化遗存负责人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

原创戏剧《新西厢》中西结合,重解“中国古代爱情”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现不佳,《金刚川》上映10天票房过7亿

2021北京风景年票正式发行 新年票出游新增4家知名景区

多部纪录片献映,还原7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往事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