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将建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试点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营养厨房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转会诊网络,推动各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全覆盖。今天上午,本市召开妇幼健康工作会。记者了解到,今年本市将开展妇幼急危重症远程协同体系建设,搭建临床远程转会诊及教育培训平台;同时将大力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便民服务,提高婚前保健、孕前保健覆盖范围;完善0-6岁儿童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五类残疾筛查和诊断服务网络,促进与残联信息对接,提高早诊早治率。此外,今年本市还将建立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试点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营养厨房。
户籍人口严重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1.69/10万。婴儿死亡率2.0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69‰,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48%,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98.92%。剖宫产率为42.67%,比2011年的48.37%下降11.78%。通过增补叶酸,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由2011年的1.01‰降至0.67‰。户籍人口严重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约70%以上的严重出生缺陷避免出生。0-1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筛查率从2011年的57.43%提高至93.46%。宫颈癌、乳腺癌早诊率分别提高至95%、80%,治疗率接近100%。
据介绍,朝阳、海淀、通州、顺义、平谷、怀柔、平谷、密云等区积极推进妇幼保健院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改善服务条件。去年,全市281家机构通过基层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估,覆盖率达86%,东城、西城、门头沟、大兴区提前实现全覆盖。
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更加完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进一步强化,已经实现了免费发放“婚育健康服务包”;房山、大兴、怀柔、密云等区实现婚前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便民服务;新增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形成新生儿疾病筛查6+1的新格局。35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0-6岁儿童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五类残疾筛查。本市创建了24家示范孕妇学校,120余家助产机构启动孕产期心理保健工作。通过妊娠风险评估,对孕妇进行分级分类服务。
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转会诊网络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转会诊网络。发挥11家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作用,侧重市级救治中心对基层带教、查房、培训、演练等,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助产能力提升。探索建立助产服务能力全市一致性操作考核模式,开展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提升同质化服务水平。针对影响孕产妇安全的重要因素,促进院前急救及急诊科、妇产科、输血科、麻醉科、ICU等实施联动。围绕早产、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死亡主要因素,重点加强危重新生儿救治团队建设与操作演练,落实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启动助产机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
2019年,本市将推动各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完善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开展北京市妇幼急危重症远程协同体系建设,搭建临床远程转会诊及教育培训平台。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综合施策。联合妇儿工委、民政等部门,大力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便民服务,促进实现通过“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机制,提高婚前保健、孕前保健覆盖范围。从规范服务及惠民利民的角度出发,落实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机构备案,加强产前诊断机构对产前筛查机构的业务指导,实现区域产前筛查机构科学、均衡发展。完善0-6岁儿童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五类残疾筛查和诊断服务网络,促进与残联信息对接,提高早诊早治率。
针对社会广泛关切的儿童肥胖、近视、心理等问题,今年本市将建立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试点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营养厨房、儿童康复中心及儿童口腔保健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开展儿童营养门诊建设。针对青春期、更年期等重点环节,开展青少年保健适宜技术推广,开发更年期保健服务包。利用母乳喂养周、出生缺陷防治日、世界早产儿日、世界避孕日,进行大规模宣传,今年还将开展“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北京在行动”等主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