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寺北街明代以前曾有关帝庙 双榆树三街曾是纳兰性德读书之地
近期,北京日报社联合市城管委、首都文明办、团市委等单位开展了“周末大扫除”、“我家街巷最好看·随手拍”、“北京最美街巷”推选等活动。11月27日,经过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10条“北京最美街巷”及10条“入围奖”街巷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成为北京街巷治理成果和胡同生活的新名片。这10条“最美街巷”多为历史悠久的老街,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藏有说不完的故事……
作者:户力平
10条“北京最美街巷”及10条“入围奖”街巷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成为北京街巷治理成果和胡同生活的新名片
西总布胡同:明代设置总铺衙署
西总布胡同位于东城区中部,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单北大街,元代已形成,明朝称“总铺胡同”,属明时坊,因总铺衙署设于此而得名。“总铺”即军巡铺,为古代巡视地方盗贼、烟火驻防之所。清乾隆时改称“总部胡同”,属镶白旗,宣统时以朝阳门南小街为界,分称东、西总布胡同,不久后改称“瑞金路八条”,后恢复原称。
西总布胡同27号院原是清朝重臣李鸿章宅邸,他去世时,即在此处办理后事。光绪皇帝下旨在此建立专祠,名为“表忠祠”,是清代北京唯一一座汉人官吏祠堂。9号院曾是李宗仁的住宅,他从海外归国定居后即住此处,直至逝世。
东四四条:曾是清代铸币厂所在地
东四四条位于东城区东北部,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明代属思诚坊,称“四条胡同”,清代属正白旗,地名沿用。1949年后称“东四四条”,其后短暂改名为“红日路四条”,后恢复原称。
“东四”为“东四牌楼”的简称。从元朝开始,东四一带就是大都城内繁华的商业区,时称“旧枢密院角市”,俗称“十字街”,明代在此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东四牌楼”毁于大火,后曾照原样重修。1954年该牌楼拆除,而“东四”作为地名被沿用。“四条”即东四牌楼东北部,自南向北排列的第四条胡同。据《燕都丛考》载:“《顺天府志》宝泉局东作厂在四条胡同。”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北京设置宝源局,隶属工部,为钱币铸造机构。清代沿袭明制,仍设宝泉局,下属东、西、南、北四作厂,其东作厂位于东四四条胡同内(今83号),目前是北京唯一遗存的清代铸币厂旧址。
史家胡同:清末为赴美留学生考场
史家胡同位于东城区中部,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西南大街,明代属黄华坊,清代属镶白旗,曾短暂改名为“瑞金路十八条”,后恢复原名。据传该胡同因明末名将史可法祠堂建于此而得名,但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有“史家胡同”之名,由此推断,该胡同或因最初为姓史大户人家在此首居而得名。
清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制定了《遣派留学生办法大纲》,规定赴美学生以学习实业为主:“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随后在史家胡同设考场,录取赴美留学生。先后在此举办过三次“公派留学生”录取考试,有千余人应试,考试内容有平面几何、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化学、法语、世界地理、英国史等十余科。
达智桥胡同:康有为在此准备“公车上书”
达智桥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偏南,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校场五条。明末是一条宽只有五六米的河沟,由西向东流淌,与从宣武门向南流的河沟汇合,并在两沟汇合处建有一座小石桥。清初时这里曾驻扎蒙古旗兵,故当时的人们将附近的石桥称为“鞑子桥”。后来河沟被填平,石桥消失,遂成街巷,称“鞑子桥胡同”。1912年后雅化为“达智桥”,至1965年北京重整地名时,定名为“达智桥胡同”。
康有为
达智桥胡同有松筠庵,初为明嘉靖时重臣杨继盛故居,名为“松筠庵”。杨继盛为河北容城人,号椒山,因历数奸臣严嵩“五奸十大罪”,触怒严嵩,受尽酷刑,押赴刑场而死。为褒扬杨继盛之义举,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将其故居改为祠堂。光绪二十一年四月(1895年5月),康有为联合在京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于此召开会议,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史称“公车上书”。
杨梅竹斜街:东口曾有清末最大商场
杨梅竹斜街位于西城区前门外西南侧,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因该街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明代称“斜街”。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中标注为“杨媒斜街”。据说雍正年间街中居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光绪年间谐音并雅化为“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25号曾是清代乾隆帝赐给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宅邸,而61号曾是酉西会馆,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此创作了小说《边城》。斜街东口的青云阁堪称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首,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鲁迅、梁实秋等名人多次涉足于此,讨袁名将蔡锷将军也在此结识了名妓小凤仙,二人多次在附近的普珍园小酌。此外,京城老字号“戴月轩”创办人戴斌、著名京剧武生杨小楼、评剧名家新凤霞等人也曾居于此。
三里屯西街:因西距北京城三里得名
三里屯西街位于朝阳区西部,太古里南区和北区之间。三里屯因西距北京城三里而得名,元代为大都城东之郊野,只有零星的聚落,多为荒地及乱葬岗子,明清时属顺天府大兴县。清代康熙以后,此地多为八旗封地,但已形成较大村落。1949年前后属东郊区,1958年为朝阳区,同年始建住宅区,因地处三里屯村北侧,称“北三里屯”。上世纪六十年代改称“东丰硕里”。1977年更名为“三里屯”,此后村落逐渐消失。
六十年代初在三里屯地域内建北使馆区,逐渐发展成为驻华外交人员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地域内有10条纵向、12条横向街巷。近十几年来,逐渐成为北京夜生活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双榆树三街:曾是纳兰性德读书之地
双榆树位于海淀区东南部,西起中关村大街,东至科学院南路,因双榆树区域自北向南的第三条街巷得名。据《东升地名掌故》载,双榆树曾称“桑榆墅”。
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重臣明珠在此修建一座别墅,占地百余亩,园中有庭舍、回廊、小楼和许多果木,尤以桑树、榆树为多,故名“桑榆墅”。该别墅实为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读书之地。纳兰性德,字容若,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年)被赐进士出身。他特别喜欢这里的景致,常在此读书、创作,并与文士、好友谈论学问,吟诗唱赋,但他年仅31岁便去世了。多年后,桑榆墅的景致逐渐消失,成为村落,地名由“桑榆墅”谐音为“双榆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建成居民区“双榆树小区”,并辟有多条街巷。
纳兰性德,字容若,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
镇国寺北街:明代以前曾有关帝庙
镇国寺北街位于丰台区中部偏北,西起京开路,东至嘉园路,因临近历史上的镇国寺村得名。
据《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载:“镇国寺为关帝庙,村以寺得名。此地有谚语说‘小旱不过五月十三,大旱不过六月二十四(阴历)’,这两天关帝庙开庙烧香,是日下雨,称磨刀雨,俗说是关帝东吴赴会的日子。镇国寺庙宇今已无存,明代已建成村庄。”民国时已成为京城南部较大的村落,村民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多年前村落消失,建成多个小区及街巷,其中一条因地处区域北侧而称“镇国寺北街”。
时代庐峰南侧街巷:长安街边绿色长廊
时代庐峰小区位于石景山区东南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城建四公司修理厂,九十年代末被开发建设住宅区,称“时代庐峰”,但建设用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没有与这四个字相同或类似的任何旧有地名、建筑和称谓,其名疑为开发商所命名的,并无历史渊源。
该小区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背街小巷,全长286米,为预留道路。一年前开始对该巷进行整治提升改造,被打造成长安街边景色优美的绿色休闲走廊。
熊家胡同:通州最古老的胡同之一
熊家胡同位于通州区西北部,西起南大街,东至莲花寺,北临马家胡同,明代已成形,是通州最古老的胡同之一。
辽金时期,熊家胡同及周边区域是一片乱葬岗子,野草丛生,坟茔重叠,行人绝迹。元代已成聚落,明代形成多条街巷,时有马家胡同、紫竹庵胡同、白将军胡同等。据传明初有从事漕运的熊姓大户在莲花寺西侧圈地建房,多年后形成一条不到百米的小巷,因熊姓大户首居,故称“熊家胡同”。清代聚落不断扩大,街巷随之延长,而今已长达200余米,居民以回族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