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国子监“校长”需面面观:主持政令参加教学 文学家韩愈也担任过

2018-09-03 09:34 北京晚报 TF011

祭酒,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主管官,相当于今日的大学校长。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创立太学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国子监,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大学校长”传授学业,培养人才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敬一亭,是国子监祭酒(类似于校长)的办公场所。

秦汉时,凡侍中、尚书、博士、郎等官等,皆有“仆射” 作为他们的领御人。博士仆射,即众博士之长官。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咸阳宫置酒庆祝。博士70人前来祝贺,代表众博士致颂词的是博士仆射周青臣。应当说明,博士最初只是议朝政、掌典籍或礼仪的官员,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国家教授职能的学官,还是汉武帝设立太学以后。汉武帝创办太学后,有严格的招生制度,并对学习内容、考试办法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仕途出路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太学的教师均由博士担任,太常再从这些博士中选出一位德高望重者为博士仆射,总领太学。

东汉时,博士仆射改称为博士祭酒。祭酒,原指年高望重者。古代大宴会或大祭享时,推此人先举酒洒地以祭神,后用此称作“领事” 之号,正如沈约《宋书》所说:“祭酒者,一位之元长也”,后逐渐成为官名。此后,历朝历代,对于太学和国子监的设置不同,但都是朝廷最高学府。同样,博士仆射、博士祭酒、国子祭酒,也是名异而实同,均为朝廷最高学府的主管官。祭酒之名,在唐宋时曾有几次改动;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国子监曾一度改称司成倌,国子监祭酒改称大司成,但很快于咸亨初年又恢复原称。宋初又曾一度将国子监改称为判监事,但神宗后又恢复原称。

古代时期的仆射,祭酒,大多数是由学识渊博、精通经义而又德高望重者充任。如唐代著名经学家孔颖达以及文学大家韩愈,北宋时期的硕儒胡瑗、孙奭,元代著名教育家许衡,清初诗人吴伟业等人,都曾任过国子祭酒。他们有的是从博士升迁上来的,如唐代孔颖达,由于通晓经义,著述甚多,由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然后被任为国子祭酒;有的是因为博学多识,卓有声望而被荐举为仆射、祭酒的,如西晋裴,因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被任为国子祭酒;有的朝代,仆射、祭酒,往往由大学士、尚书甚至宰相兼任。如萧齐时,宰相王俭就兼任国子祭酒。元朝许衡,以集贤馆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他们是朝廷高官,又是学识渊博的学者。

博士仆射、国子祭酒的官位品秩,各朝告代都不一致。两汉的太学校长,秩禄仅六百石,只相当一个县令。官位虽不高,却由于学识渊博而受到普遍的尊敬。一般来说,当了博士极易升迁,如西汉晁错、师丹等由博士升至御史,公孙弘、匡衡、孔光由博士升至丞相,作为博士之长的仆射、祭酒,就更可想而知了。西晋国子学创立以后,祭酒的地位有很大提高。南朝陈时,国子祭酒跃为正三品官,与金紫禄大夫、尚书、中书监令同品位。刘宋、隋唐、元时,祭酒为从三品。宋、明时为从四品,清朝国子监祭酒满汉各一人,均为从四品官。

仆射、祭酒,作为学校之长,不仅主持学校政令,而且也亲自参加教学。《明史·选举志》载:明代国子监讲授,每月除朔望二日为例假外,每日分晨、午两课举行,晨课在晨间,由祭酒主讲。到时祭酒、司业坐堂上,属官(即教职员)自监丞、博士、助教、学正等以次序立,诸生揖毕,由祭酒讲授经义;然后诸生质问经史,由祭酒解答。

不少仆射、祭酒学问高深而又教学有方,很受学生欢迎。如宋代国子祭酒孙奭,据《宋史·儒林传》载,孙奭讲经,解析微指,人人惊服;明代国子祭酒李时勉,讲授有方,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连朝廷王公大臣也慕名到国子监听他讲经。

古代时期,不少仆射、祭酒,在繁忙的行政教学中抽空撰文著书,有的还为学生撰写教课书和重要参考书。如梁朝国子祭酒萧子云,曾为《千字文》作注,作为蒙童课本。唐孔颖达,奉诏与颜师古、王德韶等编撰《五经正义》。韩愈不仅写了不少优秀的文学、哲学作品,还写了著名的《师说》、《进学解》等有关教育的文章。

在这些仆射、祭酒中,不少人在教书育人时留下了不少佳话。唐代韩愈任国子祭酒时,重视教学质量,爱惜人才。当时国子监有位直讲(即博士),善讲《礼记》,但其容貌丑陋,豪族子弟的学官们不许他共食。韩愈知道后,让那位直讲与他同桌用餐。身为国子祭酒的韩愈的这一举动,使其他学官再也不敢贱视这个直讲了。

有些仆射、祭酒,为了严肃校纪,首先从自己做起。如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在他的带动下,二位国子司业(国子监副主管官,相当于大学副校长)王嘉会、龚教,虽年事已高,须发皓白,仍终日危坐,堂上肃然。 有的仆射、祭酒,对学生十分关心爱护,如李时勉,见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李时勉“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

由于这些仆射、祭酒的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工作作风,赢得了朝野的尊敬。如韩愈,凡经他传授学业的人,都以韩门弟子自称,以此为荣。许衡死时,他家乡的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不远数千里祭哭墓下;宋讷死后,朝廷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途令有司官祭奠;明代吕柟死后,其家乡人为悼念他而罢市三日,一些学校和学者还设牌位祭奠,当朝皇帝明世宗还为他辍朝一日,赐祭葬。

 

 

来源:北京晚报 李丹

分享到

又是一年开学季,元代国子学的前世今生耐人寻味

国子监街东段整治完工,曾经的商业街恢复古朴静谧

国子监街东段完成整治提升,恢复了原有静谧、古朴的历史风貌

民国时外国人眼里的国子监里长啥样?他把这座建筑当工艺品

走到国子监门前,为何他“看到”了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

4部门联合对“煤棚子”出手了 北京国子监街集中拆除14处违建

“虽未谋面 闻名已久” 中外记者走进孔庙和国子监体验中华文化

《正阳门下小女人》的老北京回忆:曾经二环里能一毛二分钱吃到撑

古代“大学”国子监:举办“开学礼” 每日礼仪活动师生均参加

从孔庙国子监看中国文化传统:汉武帝后历代皇帝都要祭孔

安定门内除了五道营还有哪必去?国子监和雍和宫也得瞧一瞧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