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回应质疑: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背后到底是什么?
目前看来,前几集的排兵布阵都是之前的美食纪录片从未专门呈现过的内容。据总导演刘鸿彦表示,之所以做这样的结构,其实是有内在的思考、逻辑和表达体系的。
“大家都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仅仅是这个东西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这个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
总导演刘鸿彦认为,时代在变,每个人生活在其中,尤其是作为一个纪录片的工作者,时代的脉搏和气息一定要把握住。所以,这一季在创作前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寻找定位的过程。
延伸阅读
看了《舌尖3》“种草” 却不知身边藏着冶铁基地
一集《舌尖上的中国3》让章丘铁锅卖到断货,章丘铁匠也再次闻名全国。很多人都知道从近代开始章丘冶铁业和铁匠就很有名,但也许大家不知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章丘铁匠就“成名”了。在位于章丘的东平陵城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曾经发现大片冶铁业遗址,不仅技术先进,而且已经开始给别处代工铁器。一口铁锅接续起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走红也算厨具界的一股清流了。
东平陵城位于济南市东约35公里的章丘市龙山街道阎家村北,西距著名的城子崖遗址约2公里。史载这里是王莽的故乡,曹操还在这里当过济南国的国相。从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初次踏上这块神秘的土地至今,东平陵城的考古工作已历经80多年。多次领队前往东平陵城发掘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郑同修告诉记者,可以肯定的是,东平陵城始建于战国,为汉代济南郡、济南国、东平陵县治所,繁荣于两汉,至唐元和十年最终废弃,历经1000余年的历史沧桑。东平陵城是汉代中国北方的手工业基地,如今的东平陵城遗址也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古城址之一。西晋永嘉(公元307—312)后,济南郡治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因而可以说,东平陵城是名副其实的“老济南”。1977年,东平陵城就被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同修告诉记者,东平陵城真正的兴盛是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作为济南郡、济南国治所的时期。“东平陵城的重要作用不仅仅在于它是汉王朝在东方设立的重要诸侯国的都城,更重要的是它是汉代中国北方的手工业基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冶铁手工业。根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在全国有49处铁官,东平陵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全国设置十处工官,东平陵也在其中。东汉时期,全国‘有铁’之地有32处,东平陵也是其中之一。城内成片冶铁炉、大面积冶铁遗址的存在和大量铁器的发现,证实文献中的记载是准确的。1975年农田基本建设过程中,这里发现了一大批陶器、铁器、铜器、钱币,后来收集到的仅铁器就有近400件。此后的考古发掘又出土了众多铁器,包括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铁锅的铁釜,几乎包含了目前所见汉代铁器的所有种类。这些铁器数量多、器类全、铸造精良,大部分都保存较好,充分说明东平陵城在西汉时期,已不是生产某种铁器产品的一般冶铁业作坊,而是一处综合性的冶铁铸造业生产基地。”
你在朋友圈找代购 东平陵给别处代工铁器
东平陵的技术先进到什么程度呢?能给外地做代工。在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铁十里铺”的冶铁遗址区,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带有“大山二”“大四”等铭文的铁锄铸范。郑同修说,“大山”就是“泰山”,“大山二”就是泰山郡第二号冶铁作坊的简称。东平陵城在西汉中晚期为济南郡首府,为什么会出现泰山郡铁官标志的铸范?经过初步研究,考古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泰山郡铁官委托济南郡铁官工场加工定做的产品,这说明东平陵的冶铸技术在某些方面要比泰山郡先进。
另外,城内历年出土的大量铸造钱币的范具,如铸造“半两”、“五铢”的石范和各种钱币,反映了东平陵钱币铸造业的发展水平。在汉代,冶铁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生产诸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是当时的高技术行业,其成就不亚于四大发明。
参与东平陵城考古发掘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溯告诉记者,在当时出土的众多成品或半成品铁器之外,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工艺先进的冶铁炉,“双圈式结构比较独特,也更为合理,在全国属首次发现。另一个体现当时先进技术的是一把铁锄,很薄,已经炼成了钢,可见当时锻造技术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