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历时八年 用影像为43位文学艺术巨擘作传
2017年9月26日讯,从9月16日开始,国家博物馆南1、南4展厅迎来了如潮的观者,人们徜徉在鲁迅《自题小像》手稿、齐白石《松鹤旭日图》、张大千《华山云海图》等43位文学艺术巨匠的书画、出版物、手稿、照片之前,回望大师们的人生履历,感受他们对中华文化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这场“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是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其背后凝聚了摄制团队长达八年、奔波世界各地拍摄采访的努力与心血。而这项体量巨大、为大师作传的工程,却是由民间力量所策划推进的。《百年巨匠》的总策划、总制片人杨京岛在展览开幕后,就不断接到各种名家、好友打来电话祝贺,今天展览即将结束,杨京岛感叹:“现在越想越觉的做这个事情值。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我觉得我心血没白费。”
各界文艺名家鼎力支持
按照杨京岛最初的计划,《百年巨匠》只是拍摄美术界的大师,包括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等12人,共36集。没想到这一项工程自启动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的《百年巨匠》,已经囊括了美术篇、书法篇、文学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六大篇章,回顾了43位文学艺术大师的人生历程。
《百年巨匠》拍摄的43位文学艺术大师皆已作古,对他们的重新回顾与梳理,都要建立在后人的讲述、资料的收集整理、遗迹的寻访等工作之上,这让拍摄难度几何倍增加。令杨京岛感动的是,《百年巨匠》的拍摄得到了文学艺术各界的鼎力支持。
杨京岛说,《百年巨匠》的每一个篇章都有该领域当下重量级的艺术家担任顾问,比如“话剧篇”是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办的开机仪式,濮存昕担任顾问,蓝天野、郑榕、苏民、朱旭等老艺术家们都接受了采访,“蓝天野先生对我们的拍摄十分支持,只要我们有活动叫他,他都会出席,他说这些艺术巨匠们,有的他曾观摩过其演出,有的他曾导演过其作品,他同时又热爱书画,所以听到为这些巨匠以纪录片方式立传,就特别兴奋。”
“文学篇”则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担任顾问,莫言同时还参与了纪录片宣传片的撰稿和主题曲作词,莫言当时在研讨会上就表示,《百年巨匠》选择的大师都是他心目中的高山,这些巨匠、大师的个人命运始终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他们在书写个人痛苦的同时,也把民族的痛苦、人民的痛苦融入进去了。后来《百年巨匠》制作国际版,还邀请了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宣传片。
许多受访者已去世
《百年巨匠》的43位大师中,拍摄难度最大的是张大千。杨京岛对记者表示,张大千一生游历甚广,子女众多,人生也十分传奇,为了能够以最真实的面貌还原这位艺坛巨擘,摄制组花费了不少心思。
“张大千这一集我们做了两个版本,第一版做好已经播出了,有人找到我们问,怎么没有采访张葆罗?我们决定想方设法找到他。”杨京岛说的张葆罗,是张大千在美国定居的儿子,他从小跟随父亲,一路从中国游历印度、阿根廷、巴西,对张大千后半生十分熟悉。杨京岛辗转联系到张葆罗,专程赴美国与他见面。张葆罗所居之处位于美国加州一个叫卡梅尔的小镇,就是当年张大千与摄影家郎静山一起选址的“可以居”,由于此前张葆罗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杨京岛决定先不带摄制组,自己独自带了一个手持摄像机就去拜访张葆罗,并与他畅谈了大半天,“我们聊得非常开心,他对我说,你做的片子不是功利的,很感动,很支持”,杨京岛说。
后来《百年巨匠》在台北举办开机仪式,杨京岛又见到了一位重要的采访对象,“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儿子孙家勤。“他是张大千的学生,跟张大千去巴西住了几年,感情特别深。我们去台湾搞开机仪式,他晚上就来宾馆看我,拍摄过程中采访都掉眼泪,还邀请我们吃饭,我们在台北那四天他都在,结果片子还没出来,他心梗去世了,这让我觉得特别遗憾。”杨京岛还采访了张大千的弟子、著名画家晏济元,拍摄的时候他已经一百多岁了,无法讲话,只能由他儿子代为讲,没多久他也去世了。张大千这一集纪录片播出的时候,许多采访对象都已经过世了。
杨京岛透露,《百年巨匠》拍摄八年下来,期间采访过的三十多位讲述者都相继谢世,包括梅葆玖、苏民、邹佩珠、廖静文等等,这让他更加意识到拍摄《百年巨匠》纪录片这一工程带有抢救性质,使他觉得重任在肩。
此次拍摄的经历让杨京岛深思:“这43位伟大的艺术巨匠,每个人无论是人生经历,还是艺术成就,都让我们心存敬意。我们拍摄的过程,也是汲取学习他们艺术精神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