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安伯胡同29号今何在?周作人来拜访蔡元培还发生这桩趣事
记者 雷环捷
2021-12-02 10:40

遂安伯胡同29号,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一些南洋华侨知识分子进行联谊社交的重要场所——南洋俱乐部。虽然这个俱乐部历经城市变迁已不复存在,但是寻找遂安伯胡同29号的过程,仍是一段有所收获和启示的发现之旅。


1910年前后的遂安伯胡同和遂安伯胡同29号照片收藏于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

南洋华侨精英曾聚于此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黄贤强教授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南洋俱乐部——新马华人在中国的第一俱乐部》,发表在新加坡著名中文报纸《联合早报》上面,考证了南洋俱乐部的概况和主要创办者。俱乐部在东城区遂安伯胡同29号拥有一个宽敞的庭院,还有一栋新建的三层中式主楼,内设24间客房。在普遍是平房的胡同里,俱乐部的设施条件堪称优越。

出资兴建者是马来亚华人富商谢昌林(1875年-1948年),但谢氏一直在南洋活动,没有踏足中国。这其中扮演关键性角色的是抗疫先驱伍连德(1879年-1960年),他利用人脉说服好友谢昌林予以赞助。俱乐部成立后委任了四位信托人,除了伍连德还有与伍氏同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学弟吴赉熙(1881年-1951年),另外两位是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职的林宗扬(1891年-1988年)和林可胜(1897年-1969年)。他们大多出身南洋富商家庭,拥有留洋医学专业背景。加上他们在北京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集中分布于遂安伯胡同29号周边,彼此交往极其方便,因此构成一个松散的南洋华侨知识分子精英群体。

南洋俱乐部主要招待来北京的南洋华侨华人,供他们落脚、联谊。一些与南洋有关联的人也会受到接待,在俱乐部内享受免费住宿,其中包括广东人、福建人,因为南洋华侨华人群体大多由闽、粤两省人“下南洋”而形成。来过遂安伯胡同29号的客人,就包括后来的中国现代妇产科泰斗林巧稚先生(福建厦门人)。

黄贤强教授文内所提及位置距离笔者的工作单位颇近,同事罗强幼时住在干面胡同,就读于遂安伯小学,在他的指引下,笔者按图索骥,踏上了寻找遂安伯胡同29号的寻访旅程。

遂安伯胡同29号今何在

翻阅近代北京地图可知,遂安伯胡同原先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连朝阳门南小街,西未通东单北大街,而是向西北与西石槽胡同相连,长约六百多米。今天我们已看不到该条胡同,只能看到本世纪初被改造后高楼与商场林立的金宝街,并向西延长,与东单北大街相通。站在金宝街上,马路南侧已经没有任何老房子,北侧的建国门派出所和金宝大厦之间尚存一些原胡同平房,仍可看到遂安伯胡同25号、33号、37号等门牌。

遂安伯胡同29号的位置是否就在残存的胡同平房之间呢?联系胡同门牌号的变更来看,答案是另有其址。如今胡同门牌编号是自东向西递增,路北为单号,路南为双号。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整顿了一大批路名,比如遂安伯胡同南边的无量大人胡同就改称红星胡同,而且改变了门牌编号规则,换发红色门牌。而新中国成立前后,胡同门牌是蓝色的,编号则是自东向西递增,先北后南,不分单双号。

《北京市街巷名称录》等资料也提供了有用的线索,遂安伯胡同的旧门牌起止范围为1号至77号。近代建筑家华南圭有一处宅院在遂安伯胡同27号,旧门牌为12号。原北京电车公司在遂安伯胡同21号,旧门牌为10号。照此类推,我们可以猜测,南洋俱乐部所在的遂安伯胡同29号大约在胡同西头,即今金宝大厦附近。

历史上那些名人邻居们

从民国初年到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数十年间,遂安伯胡同29号附近住过不少名人,留下许多风雨往事。南洋俱乐部的各界名人邻居们,有迹可循者如赵元任、袁克文、俞振飞、杨啸谷、许德珩、杨联陞等。1920年10月底,英国哲学家罗素访华时就与赵元任同住在遂安伯胡同2号,一直住到次年7月离开。

蔡元培故居在东堂子胡同西头,更早前蔡元培曾住在遂安伯胡同4号,而且还发生过一件趣事。1917年周作人来京,到马神庙北京大学欲拜访校长蔡元培而不得,叫了一辆人力车想去遂安伯胡同蔡先生家。因周氏是绍兴人,车夫听他用蹩脚官话说了几次也听不懂,后来似乎听懂了,于是起步出发。从老北大去遂安伯胡同应往东南走,车夫却往西北走,将周作人拉到了四根柏胡同。原来,车夫把周氏说的遂安伯错听成了四根柏,闹了个笑话。这桩乌龙,被周作人记载于《知堂回想录》之中。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风潮兴起,住在遂安伯胡同14号的许德珩夫妇就是抗日宣传先锋。1932年12月13日,大批军警来到遂安伯胡同,逮捕了许德珩,并查抄其家中大量的书籍、译稿、手稿等。得知这一消息,蔡元培、宋庆龄等人多方设法营救。被羁押8天后,许德珩终于得以保释出狱。他在致函给蔡元培时痛心地说:“此乃今日中国社会之整个的问题,非个人的问题也,诚以对外屈服,贪官污吏横行,而欲使人民都俯首降心不讲话,则中国只有灭亡而已。”黑暗压迫没有使许德珩屈服,他仍住在遂安伯胡同,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直至“七七事变”后举家南迁。

日寇侵占北平后,遂安伯胡同29号也不见往日的高朋满座和欢声笑语,1943年南洋俱乐部正式关闭,从此湮没于历史的云烟之中。

有关遂安伯胡同29号南洋俱乐部的更多细节散落在各类史料里面,今人很难为它拼凑出完整的图景,只能留待进一步的挖掘研究。但华人俱乐部在当今的新加坡依然存在,有名的怡和轩俱乐部、吾庐俱乐部等都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华人俱乐部,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照和想象。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原标题 寻找遂安伯胡同29号)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雷环捷

流程编辑 u011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记者 雷环捷
    2021-12-02 10:40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