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万之争”和“华万之争”看中国的企业家们
最近,明星企业万科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宝万之争”和“华万之争”,王石的内部讲话和万科的阵脚大乱,让公众看到了平时气定神闲的背后,是种种龃龉和不堪。十年前,王石在出版《道路与梦想》的时候,张五常还鼓吹“王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有五个世界之最,皆珠峰层面。给他一个诺贝尔奖吧!”
网络 何殊我
如果没有这些,不少人心目中,万科还是一家有伟大气韵的企业,王石也还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坚守与执念的公共人物,对资财的轻视,行走江湖的潇洒,让他享受着世人的膜拜。即便作女田朴珺的出现,不过让他的坊间形象多了几份香艳。这次危机的媒体传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近乎歇斯底里无力感满满的王石。
彼时的八四潮和九二派企业家,在大好的经济环境下,在万众祈盼成功的目光中,所到之处,此起彼伏的膜拜呼喊和俨然青年导师的峨冠博带,备极人间虚荣。
这个群体也着实可圈可点,旁人为他们著书立说,他们自己也大笔一挥著作等身。经济形势的走低,不少偶像开始露出泥胎草包的本色,倒也不耽误他们继续填充国人极度渴望成功的心理预期。但是稍微沾染点事情,马上就如泥菩萨过江了。比如王石,遭遇危机的万科,让他的昔日座上客们都开始指摘他的任性使气,和早年游学、登山、过度曝光的负面影响。
再联系到李彦宏和百度,不得不沉思,事情是怎么变糟的?被一路高歌鼓吹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家,似乎有着一个跳不出的怪圈?
前几天,参加亿欧公司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会,和朋友印象创始人栗浩洋的长谈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些新的认识。在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和管理心路的时候。我注意到的几个关键的地方,出身官二代的他,早年条件优渥,得以超越同龄人接触计算机各种新生事物。即使如此,在创业初期,杀入教育行业的时候,还是会遭遇野蛮竞争,地推人员肉搏上阵的情况是家常便饭。更主要的还是,融资环境不畅,跟竞争对手白刃格斗的同时还得努力公关银行、政府。后来企业做大,有了品牌加持,谋求上市的时候,遭遇波折,差一点三人成虎,好在后来终于上市,得以平步青云一次。再后来,紧随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天时地利,深谙人性需求,做成了一款堪称爆品的互联网产品。
与此同时,企业家个人的品牌包装也紧锣密鼓的开展着,各种展会、论坛、访谈的媒体曝光,电视职场栏目的坐而论道,让一个资深创业者的形象立体丰富了起来。听这位企业家聊天,会很惬意,除了分寸得体以外,就是他对媒体传播的把握精准,知道双方的痛点和兴趣点。所以,创业故事很吸引人,尤其是对一些想投身其中的人。
但是,面对另外一些问题的时候,情况就有一些微妙了。
每个人都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当我们聊及德鲁克提出的企业家精神的论题的时候,对方的“大爱”显然是难以呼应的。在传世经典《创新与企业精神》中,德鲁克分析了高科技工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断言八十年代“高科技产业同样符合康德拉季也夫的经济理论,所预测的一样,迄今为止,它们所创造的工作岗位,仍无法超过旧产业一直在丧失的工作岗位数。”如是观点,对今日中国有很深的借鉴意义。进而德鲁克关注企业家如何将创造力应用在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促进社会发展,具备创造力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核心层面。
我希望面前这位经历过十几年互联网大潮洗礼的资深创业者,能够有一些尖锐深刻的思考和鲜明的观点,既能够看到行业的利弊,也能给趋之若鹜的后继者们一些启示。但是我听到的是一段沉思之后的“做企业应该具备大爱精神”,继而则是对企业对员工的深沉的爱的讲述。这一回答,极具鸡汤气韵,仅仅只能看到一个人的感情表达,连托尔斯泰式的哲学都谈不上。
如此观之,至于其常讲不衰的便是早年间如何颠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进而能够“精准”切入互联网+社交领域开疆拓土,但是细究其理论,关于人的“充实的需求、饱和的需求、工具性需求……”不过是具体理论的技术层面应用而已。至于跟许多创业者一样热爱津津乐道的读书生活,他所给出的“商业书随便看,日常看的杂志多”回答略感分量不足,好在推荐的《金刚经》《第五项修炼》等可以扳回一分。再至于言谈中说到的如何利用所有时间阅读,如何在创业的低沉期进行心理建设,是和很多人的故事如出一辙的传奇化述说。
这些都不影响我评价这位企业家是一个有着真性情的人。
按照这位资深创业者的个人表达,再推算其时间分配,我们不得不说成功学崇拜是社会围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主要捕手。
我常常惊诧于中国经济社会环境的诡谲,在这方小说家称之为“创作乐土”的空间里,经常遭遇西方发展几百年才有的奇人奇事,比如我们市场经济本身发育的畸形,却能够产生出无数的社会奇迹,公关行业的发达就让人大跌眼镜。某家成立仅仅二十年的公关公司,今年跻身全球十大公关公司行列,我们用二十年时间走完了欧美二百年的公关道路,可见我们这个时代的荒谬与惊奇!这些,不是在促进企业家群体的养成,是在围猎。
随便检索一下互联网峰会、论坛,都是几百万的搜索量,如此浮躁的环境,又怎么让做企业的人有时间思考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网络推广的廉价,让机构、个人都有了相当便捷的传播出口,个人包装、企业包装跟以前比起来简直云泥之别。
活动、媒体曝光的泛滥,闪光灯前的人,往往都会迷失在光环之中,专心思考企业发展的精力肯定是要受损的。
而书店里面跟成功学、养生学书籍比肩的企业家群体的著作,在我看来这是社会对企业家群体围猎的另一种表现。恕我孤陋,我之所见企业家出书的,在西方,称得上经典的往往都是企业家身退之后的著作,此时,一生功过有了大致上的盘点,企业运转也与己无关,可以安心杜门撰稿,冷静下来的思考才是最有分量的。而国内无论是企业家热衷其中的,还是书商热衷于是的,能有多少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翻检其内容,内核还不如早年间流行的余世维等,大部分不过是鸡汤读物水准而已。写到这,不由得想起来前段时间汉能在股市一落千丈,李河君的书却还在书店登堂入室,真真是莫大的嘲讽。回首八九十年代叱咤风云的企业家群体,步鑫生、马胜利、李经纬、赵新先、褚时健、牟其中等等,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明星升起与陨落大部分是体制转轨的必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曾经寄希望于新型的企业家,能够与西方在精神上相通的企业家群体却迟迟不见,深挖下去,估计还是需要面对鲁迅等人当面不断追问的问题。
如果我们真的想让世界变得更好,如果我们能够让更多人分享市场经济发展的果实,如果我们希望让成功的雨露洒到更多的祈求者身上,闪光灯周围、论坛峰会的屋内屋外,踟蹰的人们,能够冷静下来,多多理性思索一下,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