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的牢骚越来越多了,心病就是缺亲情
回家没洗手,儿媳妇就不让我碰孙子;老伴打电话聊天,也不做家务活;都好几周了,孩子为什么不来看看我……
王金辉 制图
老人们的牢骚越来越多了。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7月,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接到咨询电话五千余人次,其中面临心理困扰的老年咨询者达1500个左右,面对他们日益凸显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应对?相关专家建议:亲情是疏解老人心理问题的良药,要宽容、沟通,尤其是儿女要常回家看看……
案例1
“不洗手就不让我碰孙子!”
“一上了岁数,记性也差了,出门总遇上麻烦,怎么办呀!”最近,75岁的丁老爷子可犯了愁,天天在家里絮絮叨叨的。
丁老爷子说,头半年在家里憋着,一个多月也出不了一次门,可难受坏了。现在,终于可以出门转悠了,但却不开心了。为啥?记性差呀!就连戴个口罩这点儿小事,总是记不住。
“大爷,您得回家戴口罩,不戴口罩进不去。”前几天,忘记戴口罩的丁老爷子就被挡在了超市门口。
“超市工作人员劝的对呀,可我总是记不住,只好回家取口罩。”丁老爷子说,“本来心里就烦,没想到回家又生了一肚子气。一进门,小孙子乐乐喊着爷爷,就扑到了我怀里,我特高兴。可儿媳妇跑过来就把乐乐从怀里抱走了。”
“您从外面回来得注意点儿卫生。”听了儿媳妇的话,丁老爷子气得回到自己屋里,把桌子上的书和茶几上的电视机遥控器都扔到了地上。
从那天起,丁老爷子心里就有了疙瘩。一来二去,老人觉得自己要“疯了”。
应对
量身定制 老人更需要提示
“您这是年纪大了,记性差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急。”心理咨询老师解答了丁老爷子的疑问后,马上联系了他的家人商量,并给老人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
“出门备口罩,回家要洗手……”在丁老爷子的手机里设置了详细的提示功能。自从有了这个提醒,丁老爷子再也没落过东西,连唠叨的毛病都好了。“老人最需要的是亲情,提醒要委婉,他们才能慢慢地接受。否则,很容易引发老年性抑郁等心理疾病。”心理咨询专家提示。
案例2
“天天打电话家都不管了!”
“天天就知道给你那个舞伴打电话,家里什么都不管?”忍了两个多月的吴大妈终于发火了,年过六旬的她吼道:“日子过不下去,咱们离婚!”“你说你这是想啥呢?我不就是打个电话聊会儿天,至于这么小心眼嘛!”看到老伴发了火,老张赶紧撂下电话。
说起老两口拌嘴,在这多半年来可不是头一回了。吴大妈回忆:除了到小区附近的空地上跳广场舞,退休后的老张没别的爱好。她又不爱出门。这样,老伴儿也乐得做个甩手掌柜子。但前一段广场舞不能跳了。待在家里的老张无所事事,每天就和舞伴打电话。这下,吴大妈不高兴了。
三言两语,倍感委屈的吴大妈忍不住了,和老张越吵越厉害。
应对
沟通宽容 相伴是良药
“少来夫妻老来伴,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为这个家做点儿什么?要相濡以沫,才能互相理解。”接到吴大妈求助电话的心理专家,边打电话边劝导老张和吴大妈。听了专家的建议,老张尝试着做一些家务。才几天,老两口的共同语言多了。老张乐着说,“还别说,一做才发现老伴每天真挺辛苦。”
“儿女不在身边,缺少了生活调剂和发泄的渠道,成为老年人婚姻触礁的原因之一。所以老夫妻之间,要经常沟通。”专家说。
案例3
“孩子这么久都不来看我!”
最近,刚刚搬到大女儿家住的赵大妈有了烦心事:疫情一来,小女儿是不是忙了。我这从她那搬到大女儿家后,快一个月都见不到她,连个电话都没有。
78岁的赵大妈反而得了心病,情绪也越来越烦躁焦虑。晚上失眠,白天坐立不安的老人,还经常把电话打到小女儿的单位,“这么长时间都没回来看我,你不知道我这心里有多担心?”
看着一天天消瘦的老人,一家人也急得没有办法,只能找心理专家求助。
应对
消除焦虑 要常回家看看
老年心理问题专家解释:老人与小孩有很多类似的心理和行为。他们依赖性都比较强。长期与小女儿一起生活的赵大妈,突然离开了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情绪。这种状态如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引发老年抑郁等心理疾病。
由此,面对老人的疑问,家人要耐心地解释,消除老人的忧虑,让她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与他们长期生活,或最亲近的人要经常回家看看老人,最起码要常打打电话。
原标题:1500个老年心理电话咨询 老年人的心病就是缺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