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北京市民回忆年少时期在大运河抓鱼掏蟹的欢乐,和汛期里惊心动魄的洪水

2020-08-30 17:05 北京晚报 TF015

我生长在大运河边。

作者:韩文林


大运河,留在我少时记忆里的,不仅有抓鱼掏蟹的欢乐、夏晚坐听笛声的幽静,更有汛期里惊心动魄的洪水。

资料图,马文晓 摄

那时候,夏季,若赶上丰水期,雨汛便是沿河村庄的一道关——付出几个月的艰辛劳碌,眼瞅着一天天长起来的庄稼,大人们不免忧心,不知洪水何时会到。

暴雨来临,河水暴涨,先是淹没了河滩地——花生还没结果呢,转眼间连秧子都不见了;西瓜刚熟,一场雨就全泡在洪水里了,水性好的,手扶笸箩,下水,寻找自家瓜地的位置,潜水,多少摘下几个西瓜,再游回来。水性不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西瓜无收。

我生活的村子坐落在一个大沙堆上,村口恰是河堤的一个缺口,洪水涨起,浑浊的河水,冒着白沫,舔着河堤,放眼望去,一片汪洋。成片的玉米不见了,高粱只露个穗子,不多的几棵树,只露了树梢,一个个大漩涡,带着声响,裹着顺流而下的玉米秧,急急而过。

远处,村里唯一通向公路的木桥岌岌可危,浩大的河水上,漂着淹死的牲畜,还漂着完整的屋脊,屋脊像一艘艘失去控制的船,撞向木桥。桥终于承受不住了,先是晃动,接着在大人孩子的惊叫声里,消失在洪水中。

紧张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村庄,上上下下,男女老少。

青壮年,全上了河堤,白天黑夜,巡视加固。靠近河堤的树冠,被一个个砍下,拖到河堤边。在迎水面的河堤上,打竖桩,挂上,以减缓洪水的冲击。

家里的门板也被卸下,炕席也被揭下,送到河堤上,以备急用。

谁都知道,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雨夜。锣声响起,一声接一声,谁都知道,大堤告急了,青壮年争先恐后赶往河堤。平日狂吠的狗,此刻一齐闭嘴没了声音。雨点唰唰声里,只留下锣声,像要被敲打碎了一样,伴着声声呼叫……

天亮了,河水终于退去,村子内外一片狼藉。疲惫不堪的人们,面对凌乱的家,光秃秃的树干。“一支塔影认通州”,此刻却已经没有了平日的模样。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那夜的锣声,每逢雨季,总还仿佛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并且挥之不去……

庆幸,如今的通州,城市副中心抓紧建设中,大运河两岸花红柳绿,步道绵延,游人如织……这一切,构成了我的晚年记忆,全新的美好的记忆。

(原标题:记忆·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5

分享到

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设计征集新进展:选定3家设计团队

大运河畔“三庙一塔”南广场启动建设,通州将再现“古塔凌云”

2022年建成副中心“黄金水道”!通州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发布

大运河景观设计全球征集方案,打造城市副中心金名片

单项奖金30万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启动

昌平顺义为游客提供“温渝河—大运河”水岸休闲长廊精品旅游线路

北京市政协委员姚卫海:大运河沿线应成立联合非遗保护中心

大运河航运被写入《大遗址利用导则》 日前正在网上征求意见

大运河航运被写入《大遗址利用导则》,大遗址利用效果将定期“考试”

诵诗、唱戏、画水墨画,京杭艺术家大运河上办雅集

北京大运河将实现滨河绿道贯通,重点河道通航!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