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百万请明星?国务院提醒贫困地区直播带货,别为形式主义买单
“目前我们发现少数地区请名人大牌,最后算账下来,直播带货请名人花的费用和以后的效应不成正比,成反比,花了好几十万、上百万,最后直播带货的销售才小几十万”。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提醒贫困地区请名人直播带货要算清楚经济账,可谓切中时弊。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一段时间以来,直播带货成为新风口,突如其来的疫情更让这种线上卖货方式“火上加火”,参与售卖的产品前所未有丰富起来,各地土产山货都频频进入直播间,许多官员也一改严肃形象参与带货,拉动当地经济。然而,官员、农户等推介自家产品的业绩,肯定比不了某些网红主播、名人明星“1分钟超万支口红售罄”“全天直播销售额过亿”这样的销售神话。这也让许多地区包括一些贫困地区不惜花大价钱请来名人做直播。
然而,主播名气大、粉丝多、曾经的带货能力强,就意味着本次直播一定成功么?显然不是。从诸多案例看,赚吆喝不赚钱的很多,关注度未必能直接兑现成销售额,名人带货并不能“一招鲜吃遍天”。那些看来成功的直播,都是包括主播在内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直播间轻松一句“买它买它”的背后,有人负责选品、做到优质,有人负责杀价、力争全网最低,有人负责实时监控数据、保证库存……仅看表面一时热闹,便花上大价钱、匆忙请人,多半都会得不偿失。尤其是贫困地区,资源本就稀缺,却为花里胡哨的形式买单,实在让人痛惜。
话说回来,贫困地区利用直播宣传卖货,体现着积极主动求发展的思路,并无不可。但必须看到,直播带货的根本,还是卖产品、做生意,必须考虑收入支出,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在产品本身上做文章。直播带货成绩不够理想,不见得是主播名气不够、话语不俏皮,更大的可能还是产品亮点不突出、价格没优势、物流没跟上,又或干脆是直播带货形式本身潮涨潮落使然。一份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直播带货销售排行榜显示,7月份的整体带货成绩为80亿元,较上月下跌了40%,接近腰斩。如若直播带货此路不通,其实不妨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寻找其他更合适、更持久的发展策略,为当地民众造福。
再大的风也不能吹起一切,也会有止息那天。任何时候,多一些冷静理性,多深耕核心优势,才会有立身之本、发展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