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验!他们在烈日下守护城市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昨天,北京平原大部分地区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局地超过40℃。今天,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平原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6℃左右。
然而,面对高温的“烤”验,有一群人依然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挥汗如雨地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今天上午,本报记者多路采访坚守在高温下的劳动者。
电力工人 穿上橡皮绝缘服 手套都能拧出汗
昨天下午2点,烈日当空,树叶被晒得打了卷儿。
昌平区北七家镇燕丹地区一处居民小区外,国网北京电力昌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的李可、刘强正在进行电力扩容改建作业。站在离地15米高的绝缘斗臂车上,李可、刘强相互配合着在万伏高压线上装上绝缘遮蔽装置,豆大的汗珠不断从两人额头涌出,顺着脸颊滚落,身上的工作服早已经被汗水浸湿。
李可和刘强正在进行的是带电作业,之所以没有采取常规停电的作业方式,是考虑到一旦停电将会对周边小区居民用电造成影响,“天气这么热,又发了高温预警,真要停了电居民家里什么电器都用不了,还是得尽量把对用户的影响降到最小。”昌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副班长吴建新说。
带电作业比常规作业危险更大,也更辛苦。为了确保安全,操作人员必须身着绝缘服,绝缘服是橡胶材质制成的,密不透风,穿在身上就好像穿了好几层雨衣,再戴上绝缘手套和绝缘帽,“就穿着这身衣服什么都不干都出汗,更别说上高车作业了。”
近两个小时,带电作业完毕。李可、刘强回到地面,脱下防护服,里边的衣服早已湿透,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连戴在最里层的手套都能拧出汗水,“我们辛苦点儿,不让用户家里受影响就行!”
天安门广场保洁员 包裹得只露出眼睛 不然半天就晒伤了
“这天儿热的,口罩一戴几乎喘不上气啊。”正午时分,北京环卫集团机扫公司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的保洁员李春花走进休息室,立刻摘下两层口罩,拿起一瓶冰镇矿泉水贴在脸颊上“降温”。
长衣长裤、帽子、手套、遮阳口罩……外出作业时的李春花把自己包裹得只露出一双眼睛,后背处的衣服早已湿透,“背上早起痱子了,可是没办法,不遮着点儿准晒脱皮。”李春花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天安门广场的垃圾落地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广场上没阴凉遮挡,长时间的户外作业要是不用长衣长裤裹严实了,用不了半天就得晒伤。而今年因为疫情原因,环卫工人们在作业时除了要佩戴往常的遮阳大口罩,里面还要戴上一个防护口罩,两层口罩,闷热更甚,“一动就出汗,一出汗口罩全贴在脸上了。”李春花说。
最近这段时间,槐花开得正盛,广场东西侧路上槐花掉了一地,不时就会被风吹进广场内,“落花的量虽然不大,但是如果清理不及时,人一踩或是车轮一轧,立刻就变成了绿色的一道,特别影响美观。”为了提高清扫效率,减轻环卫工人们的工作量,今年还用上了冬天扫雪用的“神器”肩背式小型吹风机,“用吹风机把角落里的花吹出来,再扫就方便多了。”
由于今年夏天游客比往年少,有一项作业任务反而加重了,就是除草。李春花告诉记者,广场上人少了,大理石地砖缝隙里的杂草长得特别快,几乎每天都要进行除草作业。为此,环卫工人们还用铁丝自制了小钩子。李春花说,用小钩子把杂草钩出来后,还要把周边的浮土清扫干净,这么大面积的广场,砖缝里的杂草必须一点儿一点儿去清理。
北京环卫集团机扫公司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温莹莹告诉记者,高温天气,为防止环卫工人师傅们户外作业中暑、晒伤,公司专门给大家配备了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清凉油等防暑降温药品,并且制定轮流作业班次,让环卫工人师傅们可以轮流休息。 本报记者 王天淇
公交“美容师” 一个夏天“热”瘦10斤
左手持面罩,右手拿焊枪,焊枪轻轻一点,“刺”地一声,飞溅起一片金色的焊花。钣金车间里,在维修工李磐的操作下,一辆公交车的破损处慢慢被“缝合”,焊缝均匀而平整。“这辆车后轮挡泥板有破损,灰尘、泥土都可能由此进入发动机舱,影响车辆正常运行,得尽快修复。”焊接工李磐说。他们主要承担着整车修理、事故车辆维修等工作,要保证这些车辆及时修复,有时一个焊接姿式要持续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有人一个夏天能瘦10斤。
公交集团车身保修厂承担着北京城区850余条公交运营线路,15600余部运营车辆的各级保养、车身修理以及抢修救援等任务,还需要处理公交中途坏车的抢修和拖车工作。他们被称为公交车“美容师”。
在一车间装配一组地沟里面,装配一组班组长孙伟正在车底忙活着,他的深蓝色工装已经湿透,排放机油的白色热烟和油点,不时向他喷溅。豆大的汗珠从孙伟闷得发红的脸上“吧嗒、吧嗒”往下掉。
“这辆车做二级保养,需要更换机油。今天还有一部自动变速箱故障车需要在地沟上维修,现在天热用车紧张,必须在下班前彻底修复、投入线路运营,所以保养车的维修进度必须加速。”孙伟介绍,为了尽量节约时间,制动器拆检、发动机检测、水箱冷却系统解体冲洗等作业都在穿插进行。
地沟上面,3名保修工人正在进行工位检修。发动机后舱空间相对狭窄,不能转身,只能半蹲半跪。发动机散发的热气、车底的热浪,双重夹击仿佛置身蒸笼。“发动机工作温度在60℃左右,外壳的温度超过100℃,排气管的温度更高,皮肤只要接触马上烫伤。”保修师傅孙植杨说,其他季节他们只戴一副手套,夏天必须戴两副手套,以免碰到烫伤手。20多分钟后,孙植杨更换完发动机水管,从后舱钻出时衣服像水洗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