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启动数字化存档,大水法远瀛观要“复活”了
记者今天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圆明园首次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启石刻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开展全面记录。未来,游客可以在网上浏览,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圆明园西洋楼内的远瀛观是乾隆时期一组欧式宫殿,全部用汉白玉建造,石质和雕花都十分精良;大水法紧靠远瀛观高台之南,是以石龛式为背景的一组喷泉,前下方的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十狗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犹如山洪暴发、震耳欲聋。
可惜的是,这两组建筑均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此后经过多次劫难,目前仅存残垣断壁。“文物也有生命周期,尤其裸露在户外的石刻文物,经常遭受风吹雨淋、暴晒,很容易风化受损。”圆明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圆明园管理处曾对远瀛观和大水法进行过加固保护工程。为了给这两处遗址留下历史影像,记录历史痕迹,圆明园管理处首次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数字化存档工作。工作团队将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按照“点面结合”的数字化方案,全面记录远瀛观、大水法遗址现状,有重点地提取远瀛观石柱、大水法喷泉拱门两处重要遗存信息。
据悉,数字化存档工作将用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三维激光扫描、全景拍摄、摄影测量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最终生成遗址图样数据,支持桌面端和移动端的访问,并提供系统维护服务。
“通过数字技术让远瀛观、大水法‘活’起来,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对圆明园远瀛观、大水法的全景拍摄和三维数据重建,不仅可以形成虚拟三维影像,还可以举办云上文物展览,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
据悉,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持续开展修复文物、库藏文物、回归文物对数字化扫描工作。瓷器、玉器、铜器以及石刻等118件数字化文物已在圆明园官方微信上展出。下一步,圆明园还将建立高水平的文物修复医院,持续推进文物修复工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叶晓彦 吴镝
流程编辑:TF019